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2022-05-30王定平
王定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教学目标集中、教学活动丰富、阅读学习指向性等深度阅读教学特征,所以语文教师要把握好深度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立足语言、思维和感悟,在阅读教学时注重提取文本信息、激活阅读经验、体验与整合、理解与建构、反思与运用等阅读教学策略。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浅层化、碎片化的教学问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
(一)教学目标集中
深度学习强调学科教学目标的集中性,关注学生参与学科教学实质,有深度地开展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每堂课中有所受益。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首先教学时间有所限制,其次学生的阅读兴趣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设定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有必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切入点设定集中性较强的教学目标。笔者建议教师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细化教学目标逐步引导学生达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整篇文本的内涵、中心思想。
(二)教学活动丰富且有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称之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教”的活动,教师应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并将其作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应用性阅读活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使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第二层面为“学”的活动,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受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参与是否有意义,深度學习理念下的“学”在于有结构、在于完整,而有结构与完整则指的是语文学科素养的整体内容。
(三)教学方式灵活有指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设定的教学方式有必要基于主体的身心发展、主体的喜闻乐见进行设置,以激发主体的阅读兴趣、参与意识及进取精神。此外,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应侧重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差异,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展开交互,使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方式选择性较多,如合作探究、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方式选择教师可基于教学目标(此教学目标即教学指向)灵活地选择符合受教育主体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绿色蝈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为学生留有一部分时间(2~4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法布尔所描述的蝉与其他书籍文本中所描述的蝉。也可以基于“法布尔‘一生一部昆虫记值得吗”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遵循对话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以生为本原则等。为更好地诠释笔者所提出的四项原则,笔者在此以《醉翁亭记》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开展有效交互,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学生则需要向老师提问无法释义的词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将教学需求与学习需求合理整合。同时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如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文本脉络,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如“太守沉醉的理由是因为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守与民同乐”。
三、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侧重点
(一)立足语言
立足语言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走进深度阅读,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积累语感,还应聚焦语言的应用,即写作。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出是对输入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且在输出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阅读的深度学习。
(二)立足思维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中“立足思维”进行细分,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与培养,虽然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学生并不能实现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所以形象思维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内涵的关键。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点和争议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与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立足感悟
感悟是学生内化知识经验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传承文化的基础环节。所以教师有必要重视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利用感悟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利用感悟使学生成为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提取文本信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提取课文中的价值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继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但这一环节重在教师的引导,在初期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中心思想,鼓励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及作者想要向读者传达怎样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在中期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本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句,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现有的知识基础品鉴关键词汇和语句。在后期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深度阅读的方式自主提取文本中的信息,赋予深度学习一定的自主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深度学习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经验
激活经验与提取文本信息的后期阶段相近,但提取文本信息的后期阶段仅隶属于激活经验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应侧重于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与知识经验,笔者建议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利用核心问题,赋予其生活化,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框架。
(三)体验整合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單纯地从阅读角度看,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体验是读者实现阅读理解的基础。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体验整合强调学生将感知体验与知识经验相结合,并将所体验到的哲理、感悟整合至自己已有的经验中,简单来说就是在激活经验的基础上,受教育者能够将所激活的经验完整地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参与知识框架持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
(四)理解建构
理解是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学生能够从多层次深刻整体地理解本文中的信息,并通过激活经验与体验整合两个环节“自主”地将其建构至个人知识体系中。所以,此环节中学生的“自主性”是重点,传统阅读课堂教学的理解建构大多为教师为学生整理出框架,教师为学生板书知识。而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课堂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为辅助者,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框架不仅符合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对文本信息与新的知识、经验的印象也更深刻。
(五)反思运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过程环节即反思与运用,其中阅读反思主要是指学生反思自己所掌握的新知、所感悟的情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一种归纳、总结。而阅读运用则是指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新知、方法进行其他学习活动,如基于本节课程所学习的生词开展遣词造句活动,或基于本节课程所掌握的写景、写人等表达手法开展其他写作题目的写作等。
本文基于深度学习角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原则、实践运用及侧重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要想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并学会自主开展深度学习,教师应将深度学习作为切入点,将深度阅读作为重要抓手,将阅读教学有效性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开展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蒙.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路径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19(12):162.
[2]吴神.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深度学习的追寻[J].读写算 (教师版),2017(36):125.
[3]陆红兵.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J].语文教学通讯,2011(3):54-56.
[4]李银芬,胡志红.让“深度学习”走入语文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