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模式下的长笛教学探索

2022-05-30万俪婷

艺术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思政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将课程思政与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要求艺术类专业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文章认为,在高校课程思政模式下,高校长笛演奏专业课程从授课形式到课程内容都需要教師积极探索专业优势,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推动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共同发展。

关键词:长笛教学;高校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美育

中图分类号:J621.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3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而音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力手段。在“音乐育人 思政为先”的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发挥了专业课教师作为思政主力军的作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融合。而这对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与教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笛演奏与教学课程倡导基于表演实践学习演奏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开展教学工作,还需要深度挖掘和思考,结合思政原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艺术审美水平的提升,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1 立足专业特色,积极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多种授课形式

如今,无论是业余音乐普及教育还是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长笛专业课都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器乐课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国家高度重视美育教育,艺术课程也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要求所有专业课程都要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这要求高校长笛教学顺应时代需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思考专业发展路径。

1.1 新形势下的专业个别课教学

高校长笛专业课是在“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课教学基础上因材施教,按照每位学生入校时的专业水平,以院系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石,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学业指导,同时也能基于学生每次的课堂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进度。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学术积累、思想意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专业课“一对一”的有利条件,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多角度地关心指导学生。例如,对大一新生的课程设计应以巩固基础为主,帮助他们规划专业学习生涯,尽快适应音乐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于已具备一定专业演奏能力的高年级学生而言,除了应增加曲目难度以外,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就业指导或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的建议。

1.2 多类型小组课的尝试

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的基础上,长笛重奏课以及与其他专业一起的室内乐课也是长笛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形式。这既是对木管重奏课及管弦乐团排练课的衔接与补充,又是长笛专业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管乐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独奏能力,还应具备参与重奏、乐队管乐声部演奏的能力,专业课教师要将思政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多种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参与集体课的积极性,探索更开放、轻松、自主的合作学习方式,这能为探索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创新路径提供助力。

多人小组课可以按专业水平自由组合,在集体的演奏训练中,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演奏的声音与其他人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旋律,遇到演奏方面的困难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探讨解决方法。此时,课堂的主导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式多样的排练课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对重奏曲目的磨合、训练,最终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合作演奏的艺术之美,从而更深入地体会音乐情感与内涵。同时,学生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强化其对专业的执着与热忱,深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2 挖掘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内容多元化,突出思政主题

在西方音乐史的不同时期,都有流传至今的经典长笛作品,其中世界著名长笛学派的代表性教程及作品已被编入我国各高校音乐专业中长笛教学的教学大纲,成为主流长笛教学教材。比如德奥长笛学派、法国长笛学派的曲目。同时,近年来日韩两国长笛水平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以本土作品及演奏家全方位支撑的亚洲长笛学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长笛作品和演奏家。中国长笛作品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逐渐由其他音乐作品改编成长笛作品转变成专门为长笛量身定做相关的作品,创作手法逐步向国际化、多元化发展,同时还保留了民族音乐的特征,具有中国旋律风格的长笛作品开始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

2.1 学习西方经典曲目,提升审美能力

相比其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只有西方古典音乐反映了千百年来西方思想的变化历程。甚至可以说,西方古典音乐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如了解其伦理、道德及心理等方面[2]。目前人类已知的所有音乐类型中,古典音乐是人类投入最多心力,发展形式最丰富多元的一门艺术。迄今为止,这门艺术积累了超过400年的创作和演出历史,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种族、语言的人们都将才能投注在这一领域。因此,今天的古典音乐不仅有强大的动能,还有极强的包容性,已经成为世界公共文化财富。

长笛是西洋管乐器,是西方古典音乐大家庭中一位重要的器乐成员,因此,整个长笛演奏教学体系以西方经典长笛教材及曲目作为主要研习内容。特别是1847年德国长笛演奏家、乐器制作家、作曲家特奥尔巴德·波姆(Theobald noehm)研制出新型指键系统“波姆体系”长笛之后,现代管弦乐队中所使用的长笛都开始采用“波姆体系”。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不同时期长笛作品的演奏技法、风格特征及艺术表现,学生可以在熟练掌握演奏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鉴赏音乐之美、艺术之美,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曲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古典音乐恒久的美学价值,学会用历史的、国际的、开放的视角对待自己的专业学习,并基于自身的发展作出理想的职业规划。

2.2 演奏中国旋律,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学习和演奏中国长笛作品成为高校长笛专业必修的课程内容。从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我国第一首长笛独奏曲《幽思》,到著名作曲家戴宏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笛独奏曲《在内蒙古草原上》,再到作曲家黄虎威先生创作的长笛独奏曲《阳光灿烂照天山》,还有作曲家黄安伦创作的融合西方复调结构与中国民族音乐的长笛独奏曲《舞诗》,以及青年作曲家毛宇轩、马昕睿为2022年“华夏杯”长笛比赛而作的现代长笛作品《子夜声浪》和《伊甸园》,无不用代表中国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歌唱祖国、赞美人民的音乐画卷。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举办的广州国际长笛大赛(原尼柯莱国际长笛大赛)上,半决赛指定演奏曲目是我国长笛演奏家、作曲家张小平先生为此次大赛特约创作的《古道掠影》。

在国际赛事上,各国选手共同演奏这首对祖国西域风光充满赞美之情的优秀中国长笛作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音乐风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不断深耕厚植、潜心创作,越来越多中国长笛作品纷纷涌现,将长笛丰富多变的演奏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学习中国长笛作品,能深入理解音乐内涵,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各族人民勤劳团结的民族精神。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3 积极实践创新,增强学校与社会联结,共建思政育人格局

舞台实践是培养艺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样也是长笛演奏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无论是教学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还是各类活动主题演出,排练、参演的过程都有助于学生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全面感受表演艺术的魅力。特别是演奏中国长笛作品时,乐曲所包含的历史背景、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等音乐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思政教育作用。

例如,学生参加学校交响乐团中国红色经典作品音乐会,在排练《长征组歌》片段时,师生一起重温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机会。因此,舞台实践与思政结合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在师生反复打磨、排练演出节目期间,师生间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台素养和对表演的掌控能力。

此外,积极尝试将学生的舞台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出校园,把优质的长笛独奏、重奏节目带到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地方展开慰问演出,用艺术的人文关怀温暖人心。这样的表演不仅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思想境界,观众的心灵也能得到艺术的抚慰,形成双向的积极影响。参加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公益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服务社会的热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价值。

4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与新媒介,全方位构建德育和美育空间

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逐渐进入高校教学课堂。基于此,长笛教学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其专业视野,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

4.1 充分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动

高校搭建的网络云课堂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特别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具备随时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减少疫情防控对教学的影响。音乐技能课教师可以将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教学微课放入云课堂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学习。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即时在线网课平台为无法到校的学生授课,在平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基本能够还原面授“一对一”个别课的学习效果。当然,线上课也存在一些弊端,无法满足器乐教学的个性化要求,如音色变化、力度变化、乐感的表达等都很难通过电子设备精确传达。另外,以目前的网络技术条件,还无法顺利开展小组排练课。因此,音乐技能课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注意扬长避短,实现线下线上教学优势互补。

4.2 理性利用公共网络平台资源,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无论是学术期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还是长笛演奏家的个人视频号;无论是国内学术专家的讲座,还是国外音乐大师的表演,大家都能基于网络随时分享各类学习资源。一方面,在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库里,专业课教师需要运用思政理念,从艺术与学术角度筛选适合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优质内容推荐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服务。学生可利用碎片化阅读时间进行课外补充学习,在无形中积累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还需要结合思政要求,以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宣传方式,并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例如,依托微信等新媒体或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的受众同时“在场”,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3]。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平台展示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录制演奏视频、自制微课。这些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演奏技能,还能让其学习到一定的数媒编辑技能。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学子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具体体现。

5 结语

教育关乎祖国未来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求学时期是塑造青年一代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发挥高校音乐专业的育人目的,最大化发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作用,需要专业课教师深入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挖掘课程内容的德育美育价值,促使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应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积极深入开展教学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高校音乐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学术修为,还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立足于音乐美育特色,创新开展思政与音乐融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追求音乐艺术的道路上,牢记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D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020-05-28.

[2] 王国东.面向青少年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的研究:以南京市S小学六年级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3-4.

[3] 胡涌.让思政教育插上艺术翅膀:以“博学绽放”研究生思政教育特色实践音乐会为例[J].中国音乐,2020(1):192.

作者简介:万俪婷(197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长笛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思政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