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30徐红蕾张杰刘卓昕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

徐红蕾 张杰 刘卓昕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插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形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动态插画跟随时代应运而生。在传统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内容传播的效果较弱,传播媒介主要是纸质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互动性较差,传播受众面小,且对受众的情感反馈关注较少,因此单向性的文化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动态插画成为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一种新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动态插画在数字化传播中的优缺点,探索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设计原则及在互联网文化宣传与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动态插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更好地在文化传播中发展、应用。

关键词:动态插画;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观者审美的日益多元化,动态插画成为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一种新方式。相对于静态插画而言,动态插画具有更大的信息承载量和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以数字媒体为传播平台,动态插画的表现形式也更适合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同时,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上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态插画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传播载体,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动态插画是一种视觉化的沟通符号,在视觉呈现时,动态的视觉图形信息比单纯的文字信息的传播效果更好,同时能帮助观者筛选和整合红色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增强观者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将复杂的文字信息变得简单与直观。视觉冲击力强的动态视觉元素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并产生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认同。动态插画能运用动态的视觉语言,通过简化阅读任务,清晰、直观、有效地传达重要的文化信息。动态的视觉语言可以使不同群体轻松地解读和接受红色文化信息,同时预留想象的空间。

动态插画在传统静态插画的基础上,赋予了某些元素动态化。因此,动态插画既具备动画的观赏效果,又具备静态插画的吸引力,这些特点使其在设计与信息传播上具备图形设计和动画创作的双重优势。其多元化的视觉形态不仅可以充分激发观者的视听感知力,还能多角度地传播文化信息,进而有效增强文化信息传播的效果,优化观者获取文化信息的体验[1]。

静态的插画会受画面范围的限制,所传达的信息容量较有限,但动态插画在形式上能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视觉形式的表达上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能清晰直观地传达更多文化信息。同时,运动的物体能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观者在画面中停留更多的时间,以向其传递更多的视觉文化信息,给予其更新鲜的视觉刺激,满足其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动态插画能更直观地表达情感,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这是静态插画难以做到的。其在结合动画的动态感的同时,增强了观者获取红色文化信息的趣味性,使观者拥有了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

在数字时代,动态插画在数字媒体上通常会以GIF的格式呈现,与动画相比,其优势在于内存占用较小,成像清晰且应用广泛,能在数字媒介上迅速传播。同时,不需要观者采取点击播放等系列操作,能最大限度简化观者接收文化信息的过程,进而广泛传播文化。动态插画作为新的传播载体,优势在于传播内容的信息量大、准确度高、表现形式多样化、传达方式多元化等,因此其在當今数字时代能更好地运用到红色文化传播中。

2 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设计原则

动态插画设计在文化传播中运用的核心目的不仅是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还要增强公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按照动态插画的设计流程,在最初的设计框架上,应构建清晰明确的设计思路;在设计的插画图像上,应尽量做到准确简洁、形象生动,确定统一的设计风格,以增强整体的视觉效果,最后运用图形语言讲述红色文化故事。

2.1 清晰简练的设计构架

设计动态图像之前,应构建清晰明确的设计思路。由于人们不易理解复杂且模糊的图文信息,因此需要分析、整理、归纳所要传达的信息,去繁就简,以最简练的图形传达最准确的含义。观者在观看动态插图时,很容易被过多的内容淹没,尤其是在设计者想要借助动态插画传达特定的感受和更多的视觉信息的时候,多余的色彩和内容很容易弱化它们,因此应围绕核心的红色元素展开设计。具体来说,在红色文化动态插画设计中,想要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就须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琐碎的元素,呈现简练和整体的效果。

设计者首先须明确想要向人们传达的信息。红色文化传播以影响观者的社会行为和情感态度为目的,因此应清晰、准确地通过画面主题传播红色文化。同时,考虑到人们接收信息的媒介及习惯的视觉观看规律,设计者创制图像时,应明确以红色文化宣传为目标,站在观者的视角,收集、选择、整理红色文化信息,反复思考内容框架的构建,制定清晰严谨的设计创制思路。人们一贯的阅读习惯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人们的视觉规律,依据视线移动的规律,把重要的信息放置在版面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并且以相关的视觉图形语言进行互动、指引,这样在文化信息传达上效果更显著。

2.2 形象生动的图形语言

在红色文化传播中,文字信息往往较繁杂,图形语言能有效削弱文化信息的复杂性,并增强趣味性和交互性,使抽象的文化信息更好地进行大众化传播。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数字时代,缺少亮点的信息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淹没,红色文化信息若想引起人们的关注,就须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抓取他们的眼球。观者对图形设计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这种单一的功能层面,更多地表现在审美需求层面。

在目不暇接的视觉形式中,一成不变的视觉样式会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只有满足获取信息的基础功能远远不够,还应满足当代观者对审美的需求。因此设计者须创制一种新的视觉样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形语言吸引观者的注意。

2.3 整体统一的设计风格

在数字媒体时代,设计风格变得多元化,整体统一的设计风格能更好地传达文化信息。在设计动态插画时,应结合红色文化信息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动态插画风格。整体统一是设计的前提,任何元素都应符合整体的需求,不能离开整体去谈论细节。整体的形式和张力能更好地传达视觉信息,使整幅动态插画更具艺术感染力。色彩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其运用应是强化或突出某个重要元素,起到信息传递、设计交互的作用,整体色彩感觉应一致,配色风格也应一致,视觉元素之间应保持和谐,尺寸布局应合理。

2.4 具备故事的叙事性

动态插画的魅力在于其故事性,赋予画面情节,观者通过观看动态插画,可以联想到一个红色文化故事,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观者的兴趣。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需要深挖红色文化中的关键元素,并借助VR、AR等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红色历史和文化的可视化呈现,并以更亲民的叙事方式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2]。动态插画的叙事性设计也是传递红色精神的一种方式,可以带给观者行为认知和思想精神上的改变。

动态图形设计的基础主要分为图形元素和故事场景两大模块,在设计创作时,色彩、构图、氛围等都影响着叙事的完整性,一些细节问题很容易被忽略,需要注意重要转折点,可以根据红色文化故事中的情节走向,一步步完善细节,进而创设深入人心且能很好地传递红色精神的红色动态插画。

3 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动态插画以其丰富的趣味性、情感的交互性、极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流行于各种数字媒介中。以下主要分析动态插画在互联网宣传与数字阅读领域的应用,以确认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实际应用的有效性。

3.1 在互联网文化宣传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大多通过革命旧址、纪念馆、书籍、影视作品等形式展现。进入数字时代后,移动终端和社交平台基本实现了普及,加上5G、VR、AR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红色文化实现创新传播奠定了基础[2]。动态插画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内存占用小等优势,成为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上宣传推广的最佳选择。

动态插画在互联网上以其快速的传播能力,使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得以广泛、有效地传播,同时为红色文化宣传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的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平台充分运用动态插画的特征,对红色文化各部分内容进行视觉化设计,强化动态插画与主题文字之间的信息,使观者能迅速地抓取文化信息,最终实现快速传播红色文化的目标。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须深挖红色文化中的关键元素,并借助动态插画等数字化技术,实现红色历史和文化的可视化呈现,并以更亲民的叙事方式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观者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红色文化的宣传效果[2]。

动态插画作为一种从静态插画演变而来的能在网络媒体上快速传播的文化载体,将其运用于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中,能更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同时,动态插画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能使观者获得更深层次的红色文化体验。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网站等是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这些新媒体平台展开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宣传,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

3.2 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阅读可以容纳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同时,其因储存的信息量大、便于携带而受到欢迎。与传统静态插画相比,在数字化阅读中,插画动态化的表现更有利于增强观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观者的视听感官需求。动态插画在各类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成为插画艺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首先,动态插画在数字阅读中能展现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从而促进红色文化传播;其次,动态插画满足了观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趣味,使文字信息不再繁杂枯燥,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通过视觉图形语言,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同时能充分地表现红色文化的主题思想,增强审美趣味性;最后,可以增加沟通互动环节,将动态插画与交互设计相结合,从原本被动地接收插图信息到主动地欣赏,使观者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互动的乐趣,满足观者想要互动沟通的需求。动态插画具有的趣味性能激发观者的兴趣,也能使数字阅读变得不再乏味[3],对接受红色文化传播的观者来说,会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数字媒体时代,移动端媒体的普及和系列电子设备的诞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极为简便。单一静态的视觉语言已无法满足观者对视觉形式与视觉感受的追求,人们观看数字媒体时不再满足单一的获取文化信息这个功能需求。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观者对动态视觉表现形式提出的新要求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观者使用电子设备就能在互联网上观看各种各樣的红色文化相关信息,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在视觉上能得到满足,还可以在听觉、触觉上实现感官上的愉悦,提升观者的阅读兴趣。这也使动态插画在数字阅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动态插画的传播优势十分显著,一张GIF图配上核心的文字,就能实现传播的目标。

动态插画的文化传播效率更高,不需要创制一段完整的文化传播视频,一张GIF动图同样能达到传播的效果,还能节省创制的成本。动态插画配以文字叙述,比视频更便于观看,同时能更快速地传播红色文化。因此,动态插画在数字阅读中能更好地发挥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4 结语

分析动态插画在传播中的优势,探索动态插画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旨在为红色文化插画的动态化设计发展提供参考,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提供借鉴,力求在数字时代实现红色文化信息传播的最优化。

动态插画更符合当今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能提升观者阅读红色文化信息的兴趣,避免阅读乏味,能更好地传递文化视觉信息。并且动态插画增加了所能传播的信息量,使观者在有限的画面内接收到更多的视觉文化信息。因此,动态插画因其在数字化传播中的优势,在互联网上能更快、更广、更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在数字时代,运用动态插画的特性,能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从而着力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兰.动态图形设计在信息传播中的创意途径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22):52-56.

[2] 李静芳.插画的动态化设计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

[3] 陈志莹,杨月.基于数字媒体传播的插画动态化的趣味性探索[J].包装工程,2017,38(8):218-222.

作者简介:徐红蕾(197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张杰(1995—),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刘卓昕(1997—),男,山西长治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