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愤中写下的名诗

2022-05-30杨兴文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4期
关键词:致橡树舒婷北岛

杨兴文

唯有坚持能接近初心

辛辛苦苦地度过3年知青生活,龚佩瑜返回厦门上班,工厂的火炉温度很高,干活的时候令人汗流浹背。但艰苦的环境没有影响她的创作热情,她坚持写了上百首诗。龚佩瑜已经投出很多稿子,都不见发表,在沮丧中她将所有诗稿装进麻袋,打算放弃写作梦。

1977年3月27日,在沁人心脾的夜来香的滋润下,龚佩瑜与诗人蔡其矫在鼓浪屿散步。提到自己以前遇到的女子,蔡其矫感叹,有的女子漂亮没有头脑,有的女子有头脑却不漂亮,有的女子既漂亮又能干可惜不温柔,遇到十全十美的女子太难了。听到蔡其矫的抱怨,龚佩瑜禁不住很生气,既要漂亮,又要温柔,还要才华横溢,蔡其矫看待女子的眼光,为什么那样挑剔?龚佩瑜觉得这是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作祟。

与蔡其矫分别后,龚佩瑜闷闷不乐地回到住处,认为女子也该有自己的想法,对理想中的伴侣有要求。龚佩瑜在气愤中提起笔,写出36行抒情诗《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第二天龚佩瑜将《橡树》送给蔡其矫看,蔡其矫把《橡树》带到北京,拿给诗人艾青看。艾青非常喜欢,把《橡树》抄录在本子上。艾青在史家胡同居住,诗人北岛几乎每天都要前来做客,偶然在本子上看见《橡树》一诗,赶快写信给作者龚佩瑜征求意见,是否同意将《橡树》刊登在他创办的某刊物上。收到北岛的来信,龚佩瑜很激动,同意将《橡树》在某刊物上刊登。龚佩瑜给自己取笔名龚舒婷,北岛提议把姓氏龚字去掉,只留下“舒婷”二字;又接受了艾青的建议,把标题《橡树》改成《致橡树》。不久,《致橡树》刊登在某刊物上。

看见《致橡树》一诗,《诗刊》编辑部主任邵燕祥爱不释手,快速在1979年第4期《诗刊》上正式转载,立即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此后该诗还被收入大学语文教科书中。

《致橡树》让舒婷成名,成为专业作家。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

猜你喜欢

致橡树舒婷北岛
舒婷《致橡树》(节选)
睡吧,山谷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舒婷的鼓浪屿
致橡树
有限景点 无限景致 回味新西兰北岛的自然美
高中语文中《致橡树》文本细读兼论当代意义
北岛:摇诗橹漂泊异域,荡文舟回归故土
诗人舒婷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