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因难寻:或许心病是祸根
2022-05-30刘姿含
刘姿含
现代生活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病号,身体有十分明显的症状,头痛得厉害,或者经常感到心慌心悸,或者是消化系统有问题,但到医院查来查去,总是找不到确切的病因,不得已只能长期“游荡”于各大医院的各个科室。其实,这类特殊病人很大一部分是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的躯体表现,只要能及时确诊,病情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奇怪病人:每天吃15碗饭
43岁的陈女士近三年几乎成了“饭桶”。陈女士三年前曾做过一次尿道手术,之后一直有少量出血,陈女士心情紧张,经常出现头昏、失眠,四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出行只能靠轮椅。在一次头昏、无力时,偶然吃了一碗米饭,顿时感到症状减轻。从此,陈女士就靠此“秘方”自行治疗,平均每天吃十五碗米饭,每次外出时要带上一大桶自米饭,一觉头昏就抓一把放在嘴中,体重骤增三十多斤。如果头昏时没米饭吃,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发麻等症状,胃酸也从鼻子里涌出来。家人带她到全国求医,花了十多万元,可就是查不出病因,也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病情不见好转。
陈女士患的不是消化疾病,因为她进行了多次检查,排除了任何器质性病变。像陈女士这种心理障碍是重度抑郁症的躯体生理功能障碍,这类情形近年来相当常见,约占内科门诊总数的三成。目前所说的亚健康或疲劳综合征者多为抑郁症患者,心内科可能有三分之一病人有抑郁症。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甚至是专业的医生都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心理门诊是极其反感的。
抑郁的躯体症状难察觉
躯体症状与抑郁症的复杂联系有时难以被医护人员察觉,导致疾病不能及时诊断。由于躯体症状常常是一些患者主要的或唯一的“感觉”,许多非心理科医生往往没有考虑到潜在情感障碍的可能性。有躯体症状的抑郁患者,30%是在经过5年以上的多科诊疗后才得到正确诊断。患者面对医生时,更倾向于报告自己的躯体症状而不是情绪症状;而患者主要陈述躯体症状时,仅有两成的患者被医生诊断患有心理障碍。其实抑郁患者的躯体症状是有其实特殊表现的。
有些人对心理诊断存在误解,认为看心理医生就等于自己有精神病,因而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躯体化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有事情,人们往往会从自身找原因,于是就会产生懊悔、自责等情感反应。这些负性心理也许会出现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当人们生病时,身边的亲人、朋友肯定会非常关心,这无形中就会使病人产生心理暗示“如果我生病了,人们就会对我好”,进而导致他们最终产生各种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问题的躯体化是这样一种医学现象:患者自觉有很严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腰痛等,但相应的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病理改变,或发现的病理改变不足以解释患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躯体化问题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例如在美国,最常见的躯体化症状是腰痛。疲乏也是抑郁症的常见躯体症状。抑郁症的躯体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症状。
疲劳乏力约占86%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于进行生活、工作等日常活动,不愿见人,这也是抑郁发作时很常见的症状,有时与精神运动迟滞相伴随。
睡眠紊乱约占79%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也是许多患者的主诉。可以表现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睡眠感缺失等。其中以早段失眠即入睡困难最为常见,患者往往卧床1~2小时以上才能入睡,严重时甚至连续数天彻夜不眠。中段睡眠表现为睡眠浅、多梦易醒。末段失眠即早醒,是抑郁状态最具有特征性的睡眠障碍,患者可较平时提前1~2个小时醒来,再难入睡。睡眠感缺失的患者是明明有比较充分的睡眠时间,且在旁人看来睡得也很沉,但患者第二天却感到睡眠很少甚至彻夜未眠。在抑郁病情较轻时出现上述睡眠紊乱,口服一些常用的催眠药物,对改善睡眠会有一定帮助。如果病情加重,单纯催眠药物对改善睡眠的作用十分有限。
头痛、颈肩痛、胸前痛 是抑郁患者躯体症状主诉中比较多见的几种疼痛。疼痛与心理障碍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国外有研究发现,59%的患者有关节或四肢痛,其中合并有情感障碍者占34%;41%的患者有背痛症状,其中合并情感障碍者占40%;36%的患者有头痛症状,其中合并情感障碍者占40%。总之,在主诉有各类疼痛症状的患者,三分之一以上可能存在情感障碍。心血管、呼吸症状心慌心悸、胸闷气短、胸前区痛、憋气乃至呼吸困难,是抑郁患者常见的主诉,又以心慌心悸最为常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脉影像学等检查多无阳性发现,或仅有轻微的与其主观体验严重度明显不相符的发现。
食欲紊乱和消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为70%左右,腹泻29%。轻者食不甘味,但进食量不一定出现明显减少,此时患者体重改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明显;重者完全丧失进食的欲望,体重明显下降,甚至导致营养不良。不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则可见食欲亢進和体重增加。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抑郁患者可出现尿频、尿痛的症状。明显超出了泌尿系统感染等躯体症状。
服药及心理治疗就能康复
抑郁病人的躯体化症状并不只是单一的,可以有多项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有研究发现,每增加一种躯体症状,患者患有情感或焦虑障碍的可能性就增加2~3倍。在没有躯体症状或仅有一项躯体症状主诉的就诊者,被确诊患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只占2%;而在有9种或以上躯体症状的患者中,符合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占到60%以上。这类病情只要确诊,治疗就相对简单,只要服药再加心理治疗一般很快就能康复。
典型病例
40多岁某公司经理陈某,自2004年底出现心悸心慌症状,严重时伴有胸闷气短、胸前区难受不适,以及颈背部肌肉紧张、咽喉通气不畅等。患者担心自己患了心脏病,即到心内科就诊,心电图等一般检查却未发现异常。此后,患者的心悸等躯体症状时轻时重,但始终没有完全消失。为寻找“病因”,患者先后到数家大型综合医院或心血管专科医院就诊,接受了几乎所有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是各项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患者偶然机会到心理科咨询,才知道自己两年来很少有高兴、愉快的时候,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兴趣很低,有时甚至失去任何兴趣,经常感到乏力、精力差,处理工作时感觉反应迟钝。虽然自己一直坚持工作,但常常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在对患者详细讲解所患病情的性质、治疗原则后,患者接受了系统的抗抑郁治疗,三个星期后躯体和情绪症状均有明显减轻。
最头疼的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清楚,误诊率高
很多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心理疾病,他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由于多数患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人开始都在综合性医院就诊,再加上有些病人早期的抑郁情绪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误诊。等病情明显再到心理卫生医院就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了。
目前,心理干预在临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难以找出病因的疾病,要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临床医生要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这对确诊病情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