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薪陷阱

2022-05-30原水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4期
关键词:催债阿来定位器

原水

明知故犯是对自己的欺骗

一天,在家无所事事的阿来刷手机时,偶然在一个社交软件上,刷到了一条招聘信息:只需要每几个月出趟差找个人,轻轻松松月入过万。正愁没有收入的阿来眼前一亮,按照招聘信息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上了信息发布者陈某。陈某告诉阿来,自己人在国外,不方便找人讨债,就是想让人偶尔去帮忙找一下债务人,在债务人车上安装GPS定位器,其他事情不用干。阿来非常心动:装个GPS,发发定位,每个月就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这钱可太容易赚了。

决定“接活”,阿来叫上了朋友大庆一起干。刚开始,大庆有些担心,不知道在别人车上偷装GPS的后果是什么。阿来劝道:“不偷不抢的,也不使用暴力手段,肯定没有违法。”听他这么一说,大庆也就放心了。其实,阿来之前就找人咨询过,在没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在别人车辆上安装GPS定位器是违法的,轻者会被行政拘留,重者会被判刑。但急于赚大钱的阿来,心存侥幸,决定铤而走险。就这样,阿来、大庆加入了陈某的“专业催债”团伙。为逃避侦查,陈某要求团伙成员日常联系都使用匿名聊天软件。

2021年9月,陈某指使阿来、大庆到浙江省某县找寻债务人王某,并将王某的车辆等相关信息发送给了二人。阿来、大庆迅速行动,通过踩点确认了王某身份。然后,二人花318元从网上购买了一个GPS定位器。2021年9月4日,二人偷偷地将GPS安装在王某的车上,并在手机上下载了连接定位器的APP,注册登录账号、密码后发送给陈某。

之后几天,阿来、大庆二人继续留在当地,通过APP获取王某的车辆行驶轨迹等信息,并对王某日常生活进行跟踪偷拍并汇报给陈某。此时,获取了王某行蹤信息后,陈某又将信息透露给其他人,让其他人去向王某催债。就在其他人跟王某接触的过程中,王某得知车上被偷装了GPS,于是报了警。此时,阿来已经收取了陈某支付的酬劳23600元,李大庆收取了19600元。不久,二人被当地警方抓获。

警方很快查明,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某,为了牟取暴利,想到了做“专业催债”的生意。随后,他在境外网站发布“专业催债”广告,通过电话、快递等方式匿名接单,每单业务约定报酬为收取债务金额的二到五成不等。接单后,陈某再通过某社交软件用“高薪”招徕他人加入,并由招徕的人在国内实施找人、跟踪、催债等任务。阿来、大庆就是这样被“高薪”诱惑,加入了陈某的“专业催债”团伙。

法官审理认为,阿来、大庆受他人指使,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车辆所有人或使用人同意在其车辆上非法安装GPS定位器,并将其行踪轨迹提供给他人,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属情节严重,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2022年5月,法院做出判决,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阿来有期徒刑1年2个月,判处大庆有期徒刑10个月。

“高薪”广告将两个年轻人诱进了陷阱。

(图/刘刚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催债阿来定位器
定位器故障分析及控制措施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催债与还钱
攀爬在生与死之间——论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
新时代节俭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催债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