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好不好在于是否会养脾胃

2022-05-30王秀芳

家庭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阳明经经气小腹

王秀芳

中医认为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皮肤差、粗糙、面色不好等都是气血不足、不能达表而造成的。中医的“脾”脏并非单一的人体脏器,还是一个功能单位,其总体功能囊括了胃、胰腺、大肠、小肠,以及西医中脾的功能,负责统血与运化。由此看来,皮肤差跟脾胃健康大有关系。

脾胃健康与皮肤关系

1.脾虚皮肤营养少:有斑点、面色晦暗

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运输主要由脾承担,人体各部位所需要的营养均离不开脾的运转。脾胃健康即完成上述功能职能,确保人体营养的均衡吸收;如果脾虚,就难以将食品里的营养物质成功转成血液、精气达表至人体皮肤。皮肤由于无法获得充足营养而面容晦暗、生出斑点。因此,脾虚即可导致皮肤出现松弛、弹性不足等问题。

2.脾虚皮肤早衰老:长斑、皱纹早生

一般女性年龄到了35岁之后,阳明经的经气即已衰退,开始产生一系列衰老症状:头发脱落、面色萎黄、长斑、皱纹早生等。

阳明经是将脾胃脏腑连接起来的经络,经气衰退,表明脾胃的功能也随之衰退。阳明经大致囊括了人们的全部面部,因此,其经气衰退自然不利于面部的皮肤。

3.脾虚皮肤代谢慢:色斑、萎黄

脾虚不利于脾胃对人体脏腑血液的统一管理。如果脾胃功能不正常,就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及補充营养,导致深藏其中的垃圾与毒素难以及时排出,妨碍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皮肤就会接连出现萎黄、色斑、长痘之类问题。

中医常说脾胃不健,百病丛生。脾虚除了引发皮肤问题外,还可能引发其他状况。以下5种情形尤其要多加小心: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②虚胖,特别是小肚子较为明显;③舌苔厚白,干扰进餐;④大便粘腻无法成形;⑤女性患者月经淋漓不尽。

若有以上症状,就表明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要对脾胃多加调理了。

怎样科学调理脾胃

1.滋养脾胃前,先养好心情

好脾胃离不开好情绪的滋养,情志养生从一定程度上说有利于滋养脾胃。人们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当情绪不佳、心情压抑时,人们往往没有胃口吃饭;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人们常常很有胃口。

相关研究表明,大约70%的胃病患者,病情与患者情绪存在明显关系。胃功能失调患者,患抑郁症之类疾病的概率超出了常人的3~4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绪,尽可能多地笑一笑,让脾胃更加健康。

2.五谷饮食健胃养脾

一方面应常摄取五谷杂粮,另一方面要节制饮食,注意多样化饮食,多吃应时的新鲜果蔬。在五行里,黄色食物对应着脾,所以,夏天可以多吃马铃薯、南瓜、玉米、黄豆、香蕉等食物,以利于脾胃健康。

3.活动手臂,可调脾胃

胃气的升降,是指食物通过胃部加工之后,需向下运行到小肠做深入的消化与吸收,然后由脾气把消化与吸引后的食物精华向上送到肺部,再往其他器官输送。

八段锦里记录了单举手臂调理脾胃的方法,利用脾胃的有序升降,营养物质被输送到整个身体。动作步骤如下。①站好,双腿膝盖略弯曲,双手掌心朝上,捧于小腹前。②左手翻掌,朝上举,右手翻掌往右胯侧下按。③双掌一上一下撑开,并且双腿站直,将身体充分拉伸。④每次保持2秒,然后双手复原,合并在小腹前,身体放松。④一系列动作结束之后,再换右手做一次,反复30次。

注意事项 (1)手臂上举过程中应缓慢吸气,小腹微收,在手臂下落过程中应缓慢呼气,小腹略松。(2)脾胃调养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人们只要保持均衡饮食,闲暇时常常举一举手臂,多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即可。

猜你喜欢

阳明经经气小腹
人体经脉养生律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睡前的养生秘笈
按摩小腹治前列腺炎
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从经典中浅谈针刺治疗中左手与经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