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躁稳心

2022-05-30吕传彬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4期
关键词:鸡子小利事变

吕传彬

静可观变,恒能制动

古人有言:“事缓则圆,事急则败。”又云,“心急则暗,心静则明。”

固然,各人所遭遇的事故境况,错综复杂,有些事真是急如星火,犹如暴雨狂风,排山倒海而来,难免产生急躁、急迫、急忙、急促、急乱之态。这是很难控制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天生性格浮躁的人,一遇到火燒眉毛的事时,更如热锅里的蚂蚁,乱爬乱撞,手足无措。

性情急躁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常会流露出不耐烦、不合群甚至不守秩序,凡事都讲求快成,把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驱策着他必须猛冲猛撞。旁人如果没有同步配合,会使他更加躁急,甚至勃然大怒。

因此,辨别一个人性急与否很容易,这种人凡事期望过高,要求甚急,总想说风就有雨,一蹴即成功,于是走路匆匆忙忙,吃饭狼吞虎咽,讲话又快又急,事情说办就办,生活紧凑乏味,坐立局促不宁,与人争强斗胜,又容易被事激怒,不屑与人闲聊,开口就想骂人。像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成为孤家寡人,友朋敬而远之,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世说新语·忿狷》载:“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这就是性情躁急的人所表现的德行,遇事稍不顺心遂意,就会不耐烦,发脾气,而愈生气就愈心急,愈心急就愈暴躁,结果总会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没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

前贤有语:“求快由于心急,心急导致气浮,气浮必然粗率,粗率往往偾事。”这是因果相加。闽南有谚语说“吃紧弄破碗”,急着想吃,匆忙之间便把碗打破了,反而吃不成,也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意思,跟“心急水不沸”的俗语含义相似,都是劝人不要心急躁进,躁进反而误事。

实际上,躁急并不见得就有效率,相反,着急容易出错,急促定有疏陋,急性不得人缘,急躁会有危机。有一句成语“韦弦之佩”,源自《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是制熟的皮革,柔软而有韧性;弦是绷紧的弓弦,紧张而有弹性。两人自知自己的性格,躁急迂缓,过与不及,均非良习,为了随时警惕自己,因此用“韦弦之佩”以自勉。古人尚能如此留意性格的缓急,我们怎能任意让急态偾事,不知自制呢?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大凡心细则圆,性急则乱,如果采用超越式、跳跃式、跨沟翻墙等速成方式,并非仁人君子的作风。那么如何去躁?十二个字: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如何稳心?八个字:随缘,随性,随心,随遇。

《论语·子路篇》有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非但不能心急躁进,而且不可急功近利。对于去躁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谭旭运说得好:“要接受现实,认真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太贪心,一次只做一件事,告诉自己需要时间,没办法一蹴而就。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些脚踏实地、坚持初心的人,终会获得时间的馈赠。”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鸡子小利事变
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 with CH2Br2 and CCl2Br2:The role of the polarization effects
进城记
鸡子不认得鸭子
好事变“坏”事
鸡子黄功效及临床应用探讨*
为友放贷收回扣为了小利丢前程
急躁的人
《谈骨气》:一篇地道的证明文——与毋小利老师商榷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浅谈鸡子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