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行住一体化护理床设计探究

2022-05-30王晓娜孙赫王泽阳

艺术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一体化老年人护理

王晓娜 孙赫 王泽阳

摘要:文章针对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从老年人出行和护理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以避免老人在被动护理的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伤害为原则,对老年人护理床进行改进研究,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该方案以方便老年人出行与活动为目的,最大限度地照顾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床;老年人;出行;护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H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4

1 老龄化产业现状及护理床概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形成,建设养老院成为一种潮流。养老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养老院,遵循“托管”的运作理念,控制老年人的生活;二是养老机构,其理念是“辅助生活”,倡导老年人有条件地依赖他人,体面地受到帮助。

1.1 老龄化产业现状

护理院作为兼具传统养老院与新型养老机构特征的新兴产业,逐渐被大众认可。但护理院所需配套护理用具的生产,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中护理床的市场空间巨大,护理床品牌目前处于迅速扩张的状态。国内现有30多个护理床品牌,包括养光、达尔梦达、邦恩、君缘、中臣、迈德斯特、骇德、乐康等。但多模仿国外产品的外形,且推广性差,存在较多缺陷。因此,本文对护理床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加以改进,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国内有关老龄化产品的研究着重从体系入手,以整体的研究设计角度解决个体面临的问题,实现体系化的发展,但研究与生产尚显滞后。

国内的研究学者提出万应的设计理念,利用万应的设计原则和需求理论设计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万应的设计原则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相似,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和行为需要。同时,情感设计的关键部分体现在保健环境的设计上,提高老年生活的舒适度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度[1]。为了丰富孤寡老人的独居生活,精神慰藉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各类老年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目前市场支持力度依然不够。老年人在生活中最注重康养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但市场上很难找到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护理床产品差距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全面性、心理性等方面。生产护理产品的厂家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对企业来说,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市场空间和潜力很大,开发针对老年人需求的护理床产品极为重要。

1.2 护理床概述

市场上的护理床普遍为正常家用床造型,有床头床尾加以限制,左右都有护栏,底部设有滑动轮,床头放置支架供输液使用,床体可由床尾摇柄调整,颜色多为纯白色,底部结构以支撑功能为主,床底以放置用户个人物品为主要功能。床体尺寸遵循独有的设计要求,某些护理床设有便孔以备其他需求。

市场上常见的护理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依据动力驱动的不同,分为电动护理床与手动护理床;二是依据床体翻折次数的不同,分为两折、三折、四折、侧翻类护理床;三是依据其特殊功能的不同,分为家居床与多功能床。

2 全设计分析

2.1 全设计概述

全设计(Universal Design),即“最普遍的设计”。全设计也称通用设计,是指设计的产品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建筑空间环境,均适合所有人使用,这里的所有人包括上述使用群体。因此,全设计以人为本,着重考虑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是面向所有人的设计[2]。

2.2 全设计再应用分析

基于全设计的概念,何种产品要用到全设计有待考究。在以往的全设计理论中,全设计代表极强的针对性。体现在应用的范围上,针对不同的设计物对应的使用人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体现在功能的定义上,针对该问题设计的产品对其使用功能具有极强的选择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设计已不再新颖,笔者认为,全设计对设计方向的指導仍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广义上,所有的设计都是全设计,都要考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迪特拉姆斯提出的好的设计必备的内容。只有为人设计,才能被称为设计。但在狭义上,所有的设计都不是全设计,几乎每一种设计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任何设计都会首先确认定位和使用人群,由此可知,并没有能为所有人提供便利的设计。

因此,笔者对老年人的医用护理床进行研究,探讨符合全设计具体需求的举措,以全设计为设计理念,考虑到使用医用护理床的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实现护理床使用功能与附加功能的结合。

运用全设计的设计原则,护理床的目标人群定位具有特殊性。依据前文分析得出研究对象为老年群体,全设计应用与老年群体的结合,即将广义上的全设计与狭义的目标群体相结合,以老年群体为对象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居住在护理院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要完善产品的功能,以满足老年群体在各种情况下的护理需求。

3 老年人需求市场分析

3.1 老年人产品市场调研

调查过程:某护理院实地考察

调查内容:

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如下。

(1)老人自主活动困难,护理人员为老人日常活动提供帮助;

(2)当老人无法下床时,护理人员帮助其下床,慢慢地把他们移到轮椅上;

(3)护理人员偶尔推老人出门晒太阳;

(4)护理人员会陪同老人娱乐;

(5)护理人员会帮助老人进行日常洗浴、卫生清理等活动。

移动轮椅的过程如下。

首先,老人躺在床边,护理人员慢慢地扶起老人,调整老人的姿势。

其次,护理人员把老人的腿挪到床下,将轮椅和床对接,踩住刹车。

再次,固定完成后,护理人员用手搂住老人的腋下,把老人扶起来。

最后,护理人员将老人放在轮椅上,把轮椅扶好[3]。

依据实际调查,在护理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下。

(1)失能老人无法自理,自主活动困难,护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2)下肢存在病痛的老人无法自由出行;

(3)部分老人自尊心较强,抗拒全方位护理。

3.2 老年人需求理论模型

通过具体市场调研及工作人员的汇报,收集和汇总信息。采用CRITIC法和熵权法这两种方法计算整体信息中影响因素的权重,将计算过后的数据与实际问题结合,构建老年人需求理论模型。

在文中运用CRITIC法和熵权法计算所得数据中影响因素的权重。CRITIC法偏向指标间的对比冲突,通过数据的波动来表达权重的高低,数值波动越大,涵盖的内容越广,冲突性越强,权重越高。熵权法则是运用数值的相对重要性大小进行权重计算,利用信息熵计算不同指标所占权重。单独运用CRITIC法解决指标间离散性不足的问题,而熵权法侧重于指标的相对值,将两者结合,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单一算法不足的问题[4]。运用熵权法计算老年人需求的影响因素(见表1)。运用CRITCI法对老年人的2级需求因素进行计算,将两者结合起来计算,得出总权重(见表2)。

通过老年人需求影响因素所占权重与老年人2级需求因素所占权重数据,以影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建立针对老年人需求的认知理论模型(见图1)。

4 设计实践

4.1 设计理论应用

全设计具有平等使用、弹性使用的特性,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使用,而不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不适配的情况。针对老年群体进行特定的全面化设计,面对特殊情况可以改变尺寸、功能,以匹配不同的需求,同时预留与其他医疗器械的匹配机制,在紧急条件下承担救护功能。针对老年群体设计护理床,首先要考虑老年人的形体数据,同时对人体修正量进行数据分析,保证护理床尺寸合适。

围绕老年人认知理论模型,结合老年人对护理产品的诉求,着重解决其他适老化产品缺少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老年人心理障碍。以老年人认知理论模型为设计应遵循的必然要求。生理上充分保护老年人,为失能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护理;心理上顾及老年人的自尊心,使下肢不便的老人也能够自由出行与活动。

功能设计则要考虑到简单化和直觉性,控制系统要简洁,操作过程要简单,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忽略使用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使其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无须教程就能实现无差别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能使老年人在某些能力丧失的情况下感觉到操作方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考虑到针对所有老年群体进行的设计必须具备容纳错误的原则,预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规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在预判错误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使用者正确操作。

通过设计上述功能,实现全设计与护理床的结合。

4.2 设计功能分析

医用护理床目标群体以老年群体为主,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结合市场调研结果,确立护理床主要功能为侧边翻折轮椅功能,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防止老年人受到二次伤害。

例如,床体折叠抬升转化为轮椅。侧床板底部有抬升装置,在用户有出行需求时,可借由他人的帮助,平移到侧边床板。确定老年人安全后,操作控制面板,单边靠背抬升达70°,同时底部支撑板下降至80°,接触底部支撑部件与之连接,漏出脚踏板,随后抬升装置启动,臀部床板升高,脱离床架,床板护栏移动至脱离臀部床板侧,轮椅正式转换完成。

回归主体时,轮椅移动到支撑槽处,降低整体高度,支撑杆落入支撑槽,随后底部支撑板抬升,靠背下降,与床板平齐,脱离部件处开启电磁,回归完成。

4.3 设计造型分析

以护理床外形为出发点,引申出形态要素、色彩要素、材质要素、结构要素、安全要素这五大要素,从这五大要素中提取护理床外形所需的基本点进行设计,分析各要素不同情况下会产生的效果,随后对不同效果产生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模块化分割功能与整体因素考虑,选择最能体现产品功能的点。

护理床外形以几何形态为主,给人留下简约、标准的第一印象。色彩则选择富有活力的冷色调,而非暖色调,因为老人更需要刺激,以激发其生命力。材质选择ABS塑料与铝合金、锌合金等金属的搭配,ABS塑料具有天然的优势。结构上,以机械结构附加其他附属连动结构,安全因素是所有护理床都必须重视且基本相同的地方[5](见图2)。

床板折叠后,启用抬升结构,将轮椅抬升,随后滑动脱离主体机构,形成单独的轮椅(见图3)。主体床位处护栏拆卸转移轮椅右侧,提供安全保障。机体固定之后,轮椅可正常出行。轮式则采用小型医用病床轮子,考虑到护理院的环境,要减少护理床成本及不必要的消耗。

4.4 设计结构分析

护理床结构由底部床架、床头、床尾及屈腿抬背栏杆机构组成,床架分为固定床架与可移动床架部分。

护理床抬背机构采用四杆机构,整个机构由线性推杆、滚子、抬背连杆及部分床板组成。通过线性推杆的相对运动改变机构的长度,通过长度的变化使抬背连杆绕滚轮转动,使背部床板以中间床板的铰点为转动轴转动,实现背部床板的旋轉运动。机构的原动件为1,自由度为1,具有确定的运动。

床体总长210 cm,宽110 cm,床板距地面52 cm,轮椅宽55 cm,高128 cm,靠背长65 cm,坐垫距地面60 cm。轮椅在计算尺寸时须考虑功能修正量,考虑到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作出修正。在测量护手高度时,须考虑坐垫修正量、衣物修正量,以2 cm为普遍修正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过渡,为应对各种相关的问题,护理床相关设计的修正量存在±4 mm。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人体在卧床时调节姿态,最舒适度的角度如下:背部调节至53°适宜放松背部,65°是人体脊柱自然放松具有最舒适度的角度,70°~80°则适合读书放松身心[6];向下屈腿的最佳角度为48°,有利于腿部肌肉的舒缓、血液的流通,防止腿部的疾病;转化成轮椅时,最佳角度为85°,这与底部踏板的设置距离有关。

5 结语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对老年护理有需求的人不断增加。没有创新功能的护理用具已经不能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产品的心理预期不断提升,渴望更加智能化的产品,即对产品功能全面性的需求。本文对医用护理床进行了改良设计研究,从功能、造型等要素入手,深化了使用功能。但具体来说,医用护理床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产品的情感化、人机交互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今后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韦希.基于适老性无障碍设计的康养环境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

[2] 樊孟维.基于“全设计”理念的第三卫生间设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103-107.

[3] 侯冰.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4] 杨冬梅,刘佳鑫,张健楠,等.面向居家辅助康复产品的设计评价方法[J].机械设计,2022,39(1):154-160.

[5] 王寓栋,于娜.老年护理床设计的优化研究[J].专论与综述,2019(4):22-23.

[6] 张文.失能老人家用护理床情感化设计[D].衡阳:南华大学,2020.

作者简介:王晓娜(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

孙赫(199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王泽阳(199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一体化老年人护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