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2022-05-30宋林远
宋林远
摘要:1942年5月毛泽东所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科学地总结中国文艺创作经验和批判的继承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阐明了文艺的来源、性质和方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文艺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探析毛泽东文艺思想内涵与理论旨趣,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1.063
在1942年5月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针对当时革命文艺中所存在的问题,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标志。《讲话》是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中国的文艺发展在革命中现状与问题,做出的独创性的精辟论述。研究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绕不开《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文艺工作中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我国现代文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讲话》发表八十周年的今天,中国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重新探析《讲话》中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缘起
1.1现实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在十月革命成功的背景下得到了印证,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就包括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引起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文艺的思想,使得知识分子们对中国的文字和文学进行了改革和革命,其核心思想就是“反传统、反儒教、反文言”,目的是为了要从根本上,打破统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牢笼,给国人带来思想的解放,改变中国命运,让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之林。
李大钊在1918年前后所创作的《俄罗斯文学与革命》,就是一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论述19世纪到十月革命这一期间内俄国文学的著作,并在1919年发表了《什么是新文学》,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新文学的指导思想、建设途径等一系列问题。茅盾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发表了有关文艺的论文,主張文学是时代的反映,要创造无产阶级的新文学艺术。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写下了《文学的阶级性》《革命文学》等大量文论著作,用唯物史观来回答新文学在发展中所遇到诸多问题,包括了文学的人性、阶级性,文学与政治、革命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学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以及关于文学的创作。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大批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开启了延安革命根据地文艺事业的新发展时期。到1942年初,这支文艺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在文艺战线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理论水平、艺术趣味各有差异,随着抗日斗争的发展,文艺运动的深入,在文艺观点上就出现了分歧;其次,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内曾出现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在革命队伍的内部,产生了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同样,这些错误的思潮,也存在于文艺的战线中,从而影响着革命文艺队伍的团结。《讲话》发表的目的在于澄清这一时期延安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者当中所存在的模糊认识,解决文艺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文艺战线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
1.2理论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一本专门对文艺理论进行论述的著作。但是他们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运用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并在文学艺术的批评实践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首先,文艺的创作离不开人,文艺的欣赏离不开人,同样文艺作品的表现对象主要也是人。关于人的本质,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对人的本性与价值的思考,形成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马克思对这一思想传统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将人的实践劳动,理解为改造外部世界的对象性的活动,在唯物史观视域下,这种实践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通过实践劳动这一中介,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不像动物那样完全受制于自然界来生存,人还可以进行劳动、创造、艺术活动等,这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人的劳动中创造了美,创造了文学艺术,而艺术活动正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的最集中的体现。文艺因而起源于劳动,这为理解马克思的文艺思想提供了一切最基本的关键点。之后的1845年,马克思在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又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对于人的解释只能从社会与实践中去理解,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这种社会的与实践的本性就从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上升为社会活动,因此人对文艺作品的赏析和判断,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艺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地根本出发点。
其次,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构成存在,划分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部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着包括政治和法律制度与社会意识形式的上层建筑。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意识形态通常是某个特定的阶级、民族或群体所共享地一套观念系统,具有鲜明地阶级属性。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也具有或显或隐的阶级属性,它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工具,不过反过来也可以成为被统治阶级进行革命的手段。马克思的艺术意识形态论,从根本上判定了艺术所具有的政治性,揭穿了艺术超阶级超历史的幻象。马克思对文艺的意识形态的揭示,为毛泽东在中国的革命时期分析考察文艺中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宏观的解释框架和理论坐标系。
2唯物史观视域下《讲话》的内涵
2.1唯物史观视域下文艺的来源
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深入阐明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他说:“人们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的观念形态,这是对文艺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分析。
在艺术创作必须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他又指出这种反映并不是机械的镜像复制,源于生活的文艺所表现出来的美高于生活美,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更高”是要求文学艺术高于实际社会生活的整体程度;“更强烈”是指文学艺术应该比现实的社会生活更有突出的渲染效果;“更有集中性”是指文学艺术应当是实际生活的精华与浓缩;“更典型”是指文艺作品,应当比实际生活更能充分地显示出生活当中的普遍性的规律与深刻的本质;“更理想”是指文学艺术的作品中,包含着创作者的美好的生活愿景与崇高的价值追求;“更带普遍性”是指文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文艺要具有代表性,反映出生活的规律和本质。主张文学艺术以生动具体的而又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在“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统一中,超越偶然的、细节的真实,而反映出社会历史的本质与规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文艺作品的主旨是以這“六个更”的艺术作品来激励和教育人民群众的。“文艺高于生活”深刻的阐明了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既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也为鉴赏和评价文艺作品提供了美学原则。
2.2唯物史观视域下文艺的性质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也就解决了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文艺的性质。马克思将文学艺术的性质定位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之内,意识形态有多种形式,而文艺是其中之一。
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文化归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内,揭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其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社会的反映,并将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二元框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变为三分框架(经济—政治—文化),毛泽东尤其重视政治在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互为关联的中介作用。文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文化的范畴,毛泽东对文艺性质的分析,对于理解文艺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2.3唯物史观视域下文艺的方向
毛泽东关于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的论述,是基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思想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但在他们的著作中,主张在文艺的领域内,创作者应歌颂历史的创造者,真实地描绘出工人、农民、革命战士等形象:对于创作者的成就和作品的优劣,也应该以人民的评判为标准,“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家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文艺方向的问题,也就是文艺创作方向和服务方向,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把这一问题上升到了原则的高度,其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的文艺工作者立场,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发展方向及创作者的态度。毛泽东明确地回答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在《讲话》发表前,文艺界对于文艺服务的对象,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在当时存在的诸多类型的文艺中,比如有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主义的文艺作品,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文艺作品,甚至还有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汉奸文艺作品。而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文艺,其服务方向必然与上述几种都不相同,这样的新文艺应当明确地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毛泽东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来观察和解决文艺的问题,这就解决了“五四”以来所谓“大众化”的口号缺乏具体阶级分析的问题,解决了进步的文艺工作者所苦恼的文艺运动圈子窄小的问题,为他们所设想的文艺的“大众化”“普罗化”“平民化”所开辟了一条真正可遵循的宽阔的道路,第一次使得中国的文学艺术不再是上层贵族与知识阶层的专属品,而是成为广大的劳动者自己的创造活动,并为民众服务。关于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扎根于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生活,学习人民的语言,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连通在一起。文艺工作者表现社会生活,是为了改变社会生活,通过具有变革精神的作品,发挥文艺的革命性的功能和作用,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其次,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文艺,必然不是为了少数政治集团所服务的,它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政治服务的,只有人民民主的政治才能使新文艺的倾向性与真实性达到和谐地统一。
最后,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来学习和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分析负责的社会现状,来把握文艺表现对象的面貌和心理,从而使得文艺作品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这样两个密切联系着的基本问题,体现了文艺发展方向的宗旨和手段、目标和途径的辩证统一。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如果作家或艺术家没有宗旨和手段也就没有目标和途径,那么他的作品是盲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文艺作品是空洞的,是无法实现的。
3《讲话》的历史意义
第一,《讲话》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文艺理论,并在中国革命及其文艺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全面而又深刻地阐述了我国革命文艺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形成了鲜明的有着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话》从实际出发,来探求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独特规律,总结了中国文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五四”以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要求的文艺方针和理论原则。
第二,《讲话》开启了文艺为劳动大众服务的历史新局面。《讲话》“给革命文艺指示了新方向,这个讲话是中国革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关于文艺的思想、理论数不胜数,但是享受文艺的服务一直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而广大劳动人民则被排斥在了艺术主体之外。《讲话》发表后,延安文艺界掀起了学《讲话》的热潮,在提高思想的基础上,文艺家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开始了广泛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讲话》在我国文艺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的文艺历程。
第三,《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在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据我国的文艺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要实现我国的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把握《讲话》中的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让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
4结语
《讲话》对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经验做出了科学的总结,毛泽东自觉地、熟练地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对艺术规律进行了深刻系统的揭示。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典范,不仅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今天文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周扬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