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防治高血压病

2022-05-30李珮琳

家庭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医治高血压病病患者

李珮琳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核心内容,其“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十分适用于高血压病的防治与管理。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中药、中医适宜技术等,有助于减少和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在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上起到显著的作用。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以上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据统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提道:在我国,脑卒中在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当中占据最主要地位。因此降低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中医治未病,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为基本原则,采取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法,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十分适用于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患病率,预防并发症,提高其临床疗效。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中医将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认为其病变脏腑在肝、脾、肾,病机为机体阴阳失调,病因为肝阳上亢、脾失健运、肾精不足等,病性为本虚标实,即脏腑功能失调、虚损,导致风、火、痰、瘀上犯清窍,而生本病。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核心及高血压病防治措施

分而论之,“未病先防”指的是增强机体自身的正气,抵御外邪,避免邪气侵袭;“欲病救萌”,指当疾病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就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既病防变”指疾病发生后,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其加重;“瘥后防复”指大病之后要调节好饮食、劳逸、房事等,防止疾病复发。

在机体还处于健康状态时,就采取合适的中医措施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这就是中医“治未病”干预高血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个体身体状况的信息,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然后采用合适的中医中药技术,增强个体健康状况,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如经常习练八段锦,可以显著改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脏腑功能。

其次,对将要患病或已经患病的个体,积极采取合适的中医药措施,预防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可从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针灸、贴耳穴等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人手,对高血压病的前期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病前期患者发展成为真正高血压病患者的概率。

最后,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管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追踪高血压病人群、举办健康讲座、定期随访、运用中医药及适宜技术等对高血压病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中医汉未病理念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指导作用

中医治未病理念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延缓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将高血压病相关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高血压病人群,这与中医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的理论十分契合。

1.未病先防。相当于西医的一级预防,指人体处于健康无病的状态时,就要遵循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要求,注重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发生。这主要是指针对血压正常的人群,或存在如饮酒、盐摄入过量、精神刺激等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但尚未发展成高血压的人群的预防。此阶段以病因为重点,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2.欲病救萌。相当于西医的高血压病二级预防。指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很接近疾病状态,甚至已经出现了某些特征性征兆。此时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3.既病防变。指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而且要“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由于人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素问·玉机真脏论》)。因此要根据其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以控制其病理传变。通常,健康成人每年应规律测量血压,35岁以上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均应进行血压监测。一旦确诊高血压病,应及早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与传变。同时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其他因素,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分层,尽早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4.瘥后防复。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后加强预防,防止疾病再次发生,相当于西医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为其指导思想。临床上,一些患者虽然血压控制良好、且并发症趋于稳定状态,但邪气仍未散尽、正气尚未完全恢复,因此还需通过药物、饮食、中医适宜技术等继续调理,以改善预后。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防治高血压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因此防治高血压病的重点,在于调整和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从源头上改善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将高血压病分成肝火旺盛型、阴虚风动型、脾虚湿盛型、气血不足型等不同的证型,并针对性的分别采用清肝泻火、滋阴潜阳、健脾祛湿、补益气血等治则。同时,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方药选择上,谨遵配伍严谨、用药精准的原则。除了针对性的降压外,还着重于调理机体的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且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干预优势,可以对多个脏腑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较少。

近年来,中医菲药物干預措施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包括中医适宜技术、生活方式干预两部分。

中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针刺、艾灸、推拿、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等,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的目的。将其运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于高血压病环境因素的病因干预。主要有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质量、合理运动、保持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功法,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用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服务保健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需要。

猜你喜欢

医治高血压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