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遵凌:提升选题价值 发现更多“钥匙”

2022-05-30

设计 2022年1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钥匙艺术设计

采访人:李杰 李叶

受访者:祝遵凌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祝遵凌,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育教指委委员,江苏省彩色植物多角度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大数据与园林植物应用技术”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环境设计)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负责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园林植物数字化应用与生态设计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0余项,植物景观设计服务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建国70周年纪念章,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

《设计》 祝遵凌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

祝遵凌:南京林业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始于1986年,开创我国林业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先河。目前,设计学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3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公共艺术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综合实力在全国农林院校和江苏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拥有设计学硕士、艺术硕士(MFA)、工程硕士授予权,面向海外招收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学院现有7个系(教研室)及相对应的本科专业方向与学科研究方向,建有7个研究所(院、中心)、5个研究生工作室、1个国际设计工作坊。现有教职员工 88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博士、博士后及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5人。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企业等委托项目360余项,授权专利400余项。发表CSSCI、SSCI、SCI、EI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其中江苏省重点教材3部。牵头建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行业联盟1个,与 40 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合作关系,在企业建成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大学生实训基地30多个,其中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

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为人才培养导向,再次全面深化和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旧城社区景观更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实验课程。近五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3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9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等,每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400多项。学院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艺术设计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或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互派教师和留学生。

心怀国之大者,敢担当,善作为,勇开拓。南京林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开国内林业类高校之先,已成为我国设计学学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杉柏其间,薪火相传,庠序新篇。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景观艺术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3个专业方向。遵循“绿色引领、创新创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心系国家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大计,根植绿色沃土,聚焦和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不断探索生态设计智慧,引领绿色人居环境设计链共同发展,主动融入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践行独具南林特色的设计之道。

专业锐意创新,汇聚名师,开放包容,为国铸器。环境设计现有专业教师40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外籍教师和外籍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产业教授3人、兼职(特聘)教授10余人。在荷蘭瓦赫宁根大学、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设有环境设计研究工作室,与国内30余所顶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机构共建创新设计实践基地。

《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祝遵凌:“放眼看,牵手走”,深化拓展学科内涵与外延。

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开始,国际上不少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已组建各类学科交叉团体和平台,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认为,学科交叉落实到具体做法,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人为划界限。多年来,我校环境设计专业,深度学习国内外同类高校的前沿做法,锐意进取,探索学科交叉的路径,依托我们学校的林业工程、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植物学、材料学等国家一流学科和优势重点学科,围绕着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中的生态、环保、低碳、集约、体验、康养、数字化、智能化、微观环境等重要问题,积极开展团队合作。

具体来说,以科研和社会服务做的最好或者有特色的学者,如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资深教授等为核心,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以课题研究和联合研发为抓手,组建跨专业研究团队,形成了“绿色生态、科艺融合、跨界创新”的研究特色。

在师资建设方面,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也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协同的特点。在博士教师队伍中,有1/3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包括生态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目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成果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声誉,已连续多年在权威评价机构的专业榜单排名中位列前茅。

同时,我们与国内农林兄弟院校牵手,群策群力,共同成立了中国农林高校艺术设计联盟,持续开展一系列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活动,搭建了一个研究资源更广阔的平台,让环境设计专业能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另外,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我们牵头成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园林植物数字化应用与生态设计国家创新联盟,联盟内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设计应用。同时在学院牵头成立了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逐步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省经济建设的特色交叉研究群体。

学院像这样的大平台和小团队还有不少,已形成了浓厚的学科交叉研究氛围。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从组织层面有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土壤,更好地将学风建设融入其中,拓展了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融通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产业的边界,打造了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十四五”期间,环境设计专业将继续发挥本专业与交叉学科相融,力求“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寻求新亮点。

《设计》:学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怎样的属地特色?毕业设计如何与办学特色相结合?

祝遵凌:“是艺术人,更是美丽中国建设人”,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能力。

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产学研的实质还是让知识变成驱动力,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造福一方。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环境设计专业正当大有可为之时,在森林、湿地、公园、城镇和乡村,都能看到我们师生忙碌的身影,通过产学研的融合,学院服务建成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优质工程等。我们时常把课堂转移到田野中、村庄里、百姓家,感受自然之美和倾听百姓之需,这样才能让设计和生活更好地对话。

近年来,江苏的城乡建设发展很快,面向江苏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产学研并举是必由之路。目前,我们已与国内外顶尖设计集团、绿色科技型企业、环保型机构等共建了多个联合培养、科研基地和实践平台,促进教育、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少企业也有着优秀的研发团队,和他们共事,对我们师生来说,一方面是学习和挑战并存,也对我们的教学体系有反向的思考和优化,双方正在培育更多的学科交叉增长点,希望能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和原始创新,这对于产学研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关键的。

近五年,我们围绕着“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在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及硕士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喜人的成绩,这是对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肯定。

俗话说“文好题一半”,我们一直坚持做毕业设计的选题导控,松散型和随机性选题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少,要求教师团队主动梳理出农林领域、国家城乡建设及社会热点中关于环境设计的各类问题,鼓励更多师生去做具有前瞻性、能落地、反思性的和有社会意义的选题,这样难度虽然提高了,但选题价值也上去了,才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钥匙”。同时,鼓励师生调整人员结构,凝聚力量,组成毕业设计小组和跨学科团队,相关实验室和配套场所也全面开放,为毕业设计提供更好的空间保障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设计》:毕業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祝遵凌:“提出真问题”,实验打造金刚钻。

我们的毕业设计不仅有概念性的作品,还有实践项目作品和研究性的作品等。之所以把研究性和实验性选题纳入,是对设计中沉迷于风格和形式的一种回应,注重引导学生围绕着“真问题”进行讨论,尽量在毕业设计中做出多角度和多维度的研究,努力探索学科理论的多向整合,意在发现多种解答问题的路径,这种实验特征是设计创新的“芯片”。

在教学中大纲的制定中,要求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程作业,也会设置专题教学课时。尝试经典理论融入当代问题,看能否有新的发现,增加知识本体和探索未知之间的活性,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带有研究和发展性。

我们的课程作业以真实基地为背景,与竞赛挂钩,“以教促赛”,在教师的悉心辅导下,鼓励学生将优秀的作品用于参加省部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部分作品在后期将继续深化为毕业设计选题,从而将教学、学科竞赛及实践三位一体进行结合,在每年全国重量级的学科竞赛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好的竞赛成绩。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祝遵凌:“疫情无情,人有情”,做有温度和有情感的设计。

今年毕业设计主题聚焦基于疫情持续下,我们的环境设计能做些什么?希望在这样的一个主题轮廓下,通过设计介入人们的生活来舒缓情绪压力,设计的社会性也在于此。这对师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也是师生心系家国,胸怀报国之志的体现。

例如在康养环境的设计中,学生引入共生共享理念,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研究来为老龄群体营造舒适健康的环境,探索疫情下康养环境发展道路。在旧城街巷环境更新中,学生把握疫情期间“既害怕接触又渴望情感交流”这一心理,在视线关系等设计方面做出了积极思考。当然,这只是本届毕业设计作品中的缩影,有很多好的作品,在我们的毕业设计线上展中可以看到。

一般来说,线下展览能够让观众更加贴近作品,现场的真实体验性较好,但受众面会受到局限。而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则是架起了一座“云桥”,网络平台辐射面更广,传播性更强,受众面更多元,也是宣传专业办学成果和接受全社会检阅的宝贵契机,增强了艺术、设计与社会联系的广度,是开放、交流和融合的体现。两种展示形式都有各自优势和侧重,比如我们在做线上展览策划时,会考虑现今的移动智能设备和技术在播放时能给大家提供的最佳体验感、操作行为、如何提升浏览效率等。线下布展会侧重场地布局、流线设计、视线距离、灯光和空间体验等问题。

我认为,今后毕业设计展的趋势,更多将会采用两种形式同步展出,方便市民有更多机会感受设计的魅力,让全民都能参与到设计之中,设计理念能够站位更高,更接地气,成果能够为社会所用,让设计之光得以彰显。

我相信,开放和交流始终是主旋律,我们也因此会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收获更多的宝贵建议,推动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设计》:您认为学生们在设计中应该如何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如何树立起基于文化自信的设计自信?

祝遵凌:“既当大国手,也要当世界选手”,做国之松柏。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设计求解的过程具备复杂性和多面性,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采用的方法也是多样和立体的。一方面,本土化要求学生学习西方经典设计和方法,加以分析、吸收和利用,将其转化为解决本土问题的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对于本土文化中的传统设计智慧进行转译和传承,在面对世界性设计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进行展示和共享,让世界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设计精神。

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传统设计课程模块,包括传统建筑、传统园林、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类等,课程注重传统设计的讲授、研究与创新转化,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让学生接受中国文化之浸润,领悟到精髓,实现文化自觉。当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主动去探索民族设计密码,通过传统智慧的启发和指引,在当下设计出好的作品,文化自信必然高涨,设计自信的种子也必将生根发芽。

《设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对教学、科研和产业提出哪些要求?如何看待毕业设计未来的改革需求?

祝遵凌:“锲而不舍,上下求索”,为学生发展谋划深远。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或多或少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选题不够新颖、研究方法单一化、与导师缺乏沟通等。这些问题最终使得培养目标与实际还存在一些距离。

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对我们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加强产学研的融合,但其核心还是要审视设计教育模式能否与时俱进。我认为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培养目标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培养方法是否多元化?对于林科院校的设计学的人才培养方向,须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号召,面向绿色生态领域和服务地区经济与环境建设,形成林科院校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和特色优势。主动对接服务农林业,打破设计专业的壁垒,汲取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精髓,实现“科学嫁接”,引导我们的毕业生同时成为林业领域的“设计特长生”,今后的发展前景也将更为广阔。这也是与美术类、设计类、综合类院校差异化培养人才的一种体现。

毕业设计未来改革需求的核心,是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全面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当前,如何让毕业设计走出象牙塔,与社会更加广泛互动,发挥设计的作用,吸取更多养分和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毕业程序,需要集思广益,探索更好的机制。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何作为,有什么嘱托?

祝遵凌:“天地澄明,山高水阔”,做綠水青山的守护者和人居典范的设计者。

“绿色铸魂,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仍不容乐观,环境设计人要自觉承担社会发展重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绳,远离高能耗设计,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作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绿色设计为人们描绘和营造生态家园。

“艺术理想,科学精神”。

拥有大格局,方成大境界。科学精神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更是求解设计问题的一盏明灯,经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已深刻理解到要做一个设计家,离不开科学思维的指引,设计之中蕴含着艺术和科学因子,并行不悖,让设计插上科学的翅膀才能飞的更高。

“自强不息,坚持创新”。

处于疫情期间的毕业季,我看到很多同学反而沉淀下来,自觉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使校园学堂真正成为心灵可以安放之处。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始终保持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坚持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向前辈榜样学习,学习他们将学术做在祖国大地上,学习他们将毕生用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始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深融在一起,矢志不移!一路向前!

最后,我衷心祝福所有毕业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愿你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将青春融入祖国山河,为建设美丽中国、弘扬中国好设计而共同努力!

“新蒲”铁路主题公园改造设计

本次设计针对浦口火车站及其周边环境,结合基地的景观现状,研究如何通过合理规划,保持基地的景观特色,整合文化和生态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充分利用场地优势,辐射到以浦口火车站为中心的河边,推动整个地区的振兴。结合遗址整体现状,研究如何保持原有历史文脉,结合文化生态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充分利用遗址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实现旧浦口沿河地区的振兴。

本次方案的设计主题与灵感源自浦口火车站中“浦”字的同音字——“蒲”,将设计主体——一座串联整块场地的观光栈桥设计为一朵生长中的蒲公英的形状来暗示主题:浦口火车站历经百年沧桑,从曾经沟通南北的热闹非凡,到现在门可罗雀的萧条,虽然它作为交通站点的工业价值日渐沉寂,但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故事、文化、情感、城市的记忆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着时代的风吹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吴志伟

指导老师:祝遵凌

指导老师评语:设计通过巧妙的创意思维将历史、文化、生态三个维度有机联系,通过概念创意讲述一个设计的故事,形成了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传递出作为“和平之城”南京所特有的城市风格。

追新·寻忆—南京市浦口火车站旧址工业遗址改造设计

南京市浦口火车站遗址改造设计主要从历史风貌保护、景观功能更新再造等方面进行设计。本案结合当代城市发展中的景观人性化设计进行思考,基于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依据场地内的工业特征和环境概况对场地空间进行划分,更新场地功能,在保证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把原有的场地遗址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张怡萱

指导老师:曹磊

指导老师评语:设计结合南京的城市发展,从青年的视角出发去诠释一座城市局地空间的历史演变,通过艺术、生态、科学的方式,将火车站遗址转变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景观生态空间。

瀚海绿意—湖南瀚洋环保(长沙危废处置)中心生态提升改造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空间内重要的资源用地,本次景观改造围绕生态恢复展开,对其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消除污染、实现土地资源的重生与利用,将其改造成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郊野公园,使其与周围的山、水、田、村、林融为一体。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营造生态景观,将这个人人避而远之的“恶臭”棕地转变为自我净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基地。通过多生境营造、生态演替、水系统优化的生态策略,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化”理念。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许霄霄

指导老师:金晓雯

指导老师评语:方案整体设计完整,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恢复的思路正确。对植物的选择方面有局限性,对植物资料和数据的梳理需要提高,怎样使用植物的组合呼应生态演替的过程不太充分。结合做生态修复的目的,对分期分阶段的设计可以更快一些。

精灵的秘密花园——泰州长岛枫叶岛景观设计

本设计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西南角的长岛枫叶岛,在充分分析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秉持“生态修复”理念,提出了“精灵的秘密花园”主题,旨在打造“鸟与人”和谐共生的城市湿地公园。本设计主要使用弧线的设计手法,在原场地道路系统不清晰的情况下,重新组织了路网和景观节点,增加“月湖”、“观鸟”、“红桥”、“科普”等特色节点,打造一个集生态、游憩、科普为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此外,设计着意营造原生态的氛围,力求将泰州本土文化融入该场地,并且考虑到凤城河游线节点因素,为周边居民和外来游客打造自然优美、舒适的室外游憩环境。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段小瑜 石贝 吴启 张雯瑄 赵亦平 严佳豪 周任澄城

指导老师:熊瑶 黄滢 叶洁楠

指导老师评语: 该课题基于生态修复理念,试图打造人类与鸟类和谐共生城市湿地公园,并因地制宜在尊重原有场地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法重新组织了景观节点,是一个很有“温度”的设计方案。

“微缩”——南京小西湖堆草巷民居改造设计

“微缩”作为本次设计概念,以南京小西湖堆草巷民居为基址,打造一个空间上“微缩”的民居院落,将现在基地的大片传统民居扭转为住宅模块化单元,再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不同的人群结构微缩于这些单体住宅形态与空间之中,多种人群结构,依据居住的集中化进行分布,将不同形式的住宅单元和不同的人群结构所构成的家庭模式进行组合,得到一个组合公式。基于此来结合邻里的生活模式进行住宅单元的推导,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住宅单元的空间生成:将两步推导结合就可以得到每个住宅单体的建筑形式构成,依据人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不同住宅的单体室内空间,最终形成了与自然相融的居住空间。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徐恩蕊

指导老师:周超

指导老师评语:设计对南京老城传统民居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实地调研,保留了区域传统街巷肌理,在此基础上对人群开展分析作为民居更新改造的依据。较好的通过设计介入生活的方法,打造生态居住室内外环境、营造具有人情味的邻里生活交往空间。

五感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福州餐饮品牌空间设计

五感设计成为当下时代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新的角度。“二十四点”餐饮品牌定位为主题餐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市井小店更迭频率快的问题,让市井小店能适应当下时代的用餐环境需求。在空间设计中融入五感设计,寻求较为多变的通感在小空间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感。网红空间更迭频率常常较快速,此次案例将餐饮和潮玩的一个结合,迎合选址场地的主要消费人群,近而增加用户与空间之间的粘性。与此同时,也探索网红空间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提供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空间功能属性的场所,更利于单一场地的长期性发展。从“二十四点”品牌空间中传递更多地区具有特色体验感的“网红打卡地”,是向大眾以线下的方式“种草”一些小众的景点。若后期形成规模化的连锁品牌,也能推动小众地区的旅游业态。

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龙行

指导老师:戚飞

指导老师评语:本设计对福州市中心老商业区的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针对商业区店铺更迭快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通过五感设计把时间、时节、生活这三个概念串联起来,并融入室内外环境中。给老商业区提供休闲、交流、生态的绿洲环境。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钥匙艺术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星.云.海》
《花月夜》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钥匙和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钥匙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钥匙失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