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康:以开放、多元的立场拥抱新的可能
2022-05-30
采访人:李杰 李叶
受访者:沈康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康,建筑学博士。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设计学科带头人。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设计》 沈康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广州美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
沈康:1986年,广州美术学院开设了国内首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成为中国内地最早设立该专业的美院之一。1996年,环境艺术设计系在广美成立。2004年增设了建筑学专业,同时更名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2010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广美成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学院目前开设有环境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设计、建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风景园林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设计》:广州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您认为优势是什么?存在那些方便面的劣势?
沈康:广州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秉承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术传统,这是我们专业学科的历史优势和特色。随着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大批拔尖人才的加入,我们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拥有年轻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在专业上进行大胆的实验;此外,环境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自然地跨越了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我们能够跨越边界来促进融合,因此,广美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优势在于我们坚持开放性、探索性、实验性。
环境设计学科在广美有很好的传统,但是同时在面临当下设计学科的融合发展趋势下,越来越需要我们去打破边界,开放自己的。因此,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学科定义,将环境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概念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系统重组,将专业打通,将建筑学、风景园林和环境设计整合成一个彼此支持的系统,来面对如今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那么这些方面或许不应该叫劣势,更多是挑战,是环境设计学科在新发展趋势下自身需要需求的转变。我们在教学上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让环境设计学科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形成更好的一种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关系。此外,我们时刻跟随社会、技术的迭代更新,倾听来自不同方面、不同专业的声音,让环境设计拥抱更多新的可能。
《设计》: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有哪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学院围绕学生展开的“教”与“学”有哪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变化?您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潜质与未来担当?
沈康:现在的学生视野更开放,更有创新精神,学院围绕这一新的趋势,以“跨界创新”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专业序列完整的独特优势,努力探索不同空间设计专业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原有专业的壁垒和界限,全面融合艺术、科学、技术、工程和人文等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我们建构了“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对本科一年级环境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实施泛专业基础教学,也就是俗称的“上大课”;二、三年级以及建筑学四年级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毕业班实施工作室教学。未来学科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对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这样的模式是想让学生既有精准的专业培养,又有全面的知识素养。
创造力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强调创新为先导,希望培养出具有“实用基础、创新精神、艺术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综合特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我们重视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交叉复合能力,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尊重时代规律,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才。此外,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些能力也都指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面向未来各种变化和挑战一种重要的能力。
《设计》:今年毕业设计的大主题是什么?希望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思考?毕业设计线上展示和线下展示的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要求有何侧重?是否有助于设计成果渗入社会层面?
沈康:我们选取“连接”作为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今年毕业设计的关键词。希望学生将研究和日常生活进行连接,思考日常与空间之间的关联;通过理论研究和日常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连接,与社会议题发生连接;通过设计空间的策略与空间的呈现,将对空间的理解通过作品本身传达给使用者。今年本科的六个工作室的185名同学针对知识生产、研发型办公、学区公共空间、城中村空间治理、城市边缘区域生态、历史建筑改造、空间叙事、虚拟空间、艺术介入等多元议题的探究;34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与设计研究。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复兴、文化遗产展示规划、儿童自然教育空间、艺术介入村落改造、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海绵城市、沙田韧性景观等多元议题的探究,学生们以空间策略展开并呈现不同方向的创作,同时也回应当代的境况,进入广泛的社会议题,不限于自身的学科领域,以实验的态度不懈地揭示问题,重构空间营造的知识。
本次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线下毕业展也尝试着通过文本、图像与研究过程进行整体的呈现,我们强调建构一张实践与文本的交流网,通过毕业创作和研究文本共同推进设计研究的实验过程,因此我们今年线下展示强调对学生就议题本身的思考及研究过程的展示。在当下复杂的社会语境和学科背景中,形式与意义从未分开,文本是设计师有关理念和构想的书写内容,作为思考与表达复杂社会实践的主要媒介,在此被置于和设计方案感官体验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希望通过强调关注实践与文本结合,让设计创作和研究文本共同推进设计研究的实验过程,持续引发我们对空间的构想,对物质空间本身所具有的多义现实性的思辨由此渗入社会。
《设计》:毕业设计是偏向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的需求多?如何平衡获奖、实践项目、教学主题?
沈康: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更多是立足于当代社会的议题,可以说,设计的问题是来源于现实的,当然也有同学的毕业选题来源于企业项目。捕捉现实中最前沿的东西,把现实的课题以问题研究的方式作为设计出发点,学生经过学习和训练,通过分析问题,尝试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对问题进行判断,加以解决,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拥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意义。可能今天我们看到的设计作品更多是偏向概念性的设计,设计的成熟度还需要在未来企业项目的工作中去磨炼和提高,这是现实的,但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学生们进行实验性的探索,設计出具有概念性的设计。我们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果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具有前瞻性和实验性,同时希望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化设计的系统逻辑,形成独立的设计思维,远超过只对成果的追求。因此,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我们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工作方法,观察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有自己的判断力,这也是企业项目所需要的。
《设计》: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承担他们的责任,您希望他们有何作为?有什么嘱托?
沈康:未来是不可知的,迈出校园,走向社会就开始要面临未来的可能性和挑战,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实验精神,积极去大胆尝试和探索;我们需要保持好奇,带着好奇去触碰未来,了解未来,好奇心会促使我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另外,身体力行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工作成果不仅仅是图纸和建造,而是所有相关的行动,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多实践,亲身去体验,生活也如此。同时,我们也要脚踏实地地关注生活中细微的、深远的事情,坚持、专注、保持批判、保持信念。希望同学们坚持“思行并重、艺筑集成”的学术精神,不断以开放、多元的立场,拥抱新的可能,并保持主动质疑、积极的思辨姿态。
《寻迹·再叙——翠亨古村文化遗产展示规划》
我们真正需要保护和供世人了解的名人文化遗产是从某个地方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是关于这个场所内在的文脉和历史价值,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文物”展示。名人故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超越了文物的概念,其展示对于公众深入认识名人的个人遗存与整体历史、环境之间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设计运用关联耦合理论,结合文化遗产展示理念,将孙中山故里翠亨村的建筑遗存与地方文化、时代印记及伟人成长历史联系起来,提出了系统性的展示空间规划。在展示空间规划上强调历史文化与空间的整合,将遗产信息与物质遗产的实体空间、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展示方式注入多维度与多层次的体验方式,以动态的形式再现名人形象、名人精神、历史事件、地方文化和时代记忆,让文化遗产可感知、可体验、可传递。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者:陈凯彤
指导老师:沈康
指導老师评语:其设计体现了面向当代公共文化需求的内容创造与空间环境有机的融合,思考了文化遗产如何走进公众的生活并作为一种推动地方发展的力量,尝试回应了名人故里文化遗产功能重构和价值实现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藤蔓城市——基于既有住宅增梯下的老旧社区空间再生设计
本次设计研究通过对广州范围内的电梯加装案例进行猎奇搜索,结合国内外的城市更新案例,以电梯加装作为社区更新的契机,通过对广州典型性实际案例的调研,深入挖掘存量更新背后的逻辑关系,从空间环境,投入产出、社区文化三大方面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社区更新策略,并对由电梯加装引发的社区环境提升的可能性做了多维度和多层次的设计尝试。
设计策略以四大方面,11种具体手段围绕电梯加装对社区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所有措施和手段需要相互协调同步,以复合的形式对同一目标进行干预,通过置入活动功能的样式提升社区的空间活力,优化空间的使用效益,并结合社区居民的自发性景观营造深化社区的空间环境,探索电梯结合媒体立面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应用的可能,试图将多元化的、繁杂的各类社会因素复合的融入在社区空间中,创造新的社区生态环境和空间类型,并最终形成整体性的社区激活再生。
以电梯加装作为社区更新的突破口并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更新中有助于激活社区空间并促进空间的“再生”,本次设计研究对于未来的社区更新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借鉴和参考价值,为国内电梯加装背景下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提供了创新性的设计思路。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者:林梓晟
指导老师:杨一丁
指导老师评语:该同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跟随电梯加装工程项目单位,走访多个广州典型老旧社区,深入实地调查体会社区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与需求,并将循理研究和创意畅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满足电梯加装本身较为综合复杂的问题基础上,还对由此带动的社区景观提升做了大胆的尝试,成果体现了作者及广州城市居民的环境智慧,为未来城市深化更新带来启发和借鉴。
转向身体的社区
车陂沙美社区是典型的广东城中村,我们认为城中村是广东城市发展的缩影,总以某几方面特征将其中所出现的空间类型或是社会现象归纳成不同的类型以便理解。当我们用这样的标签去定义一类人群的时候,也是我们在否认他们个体独特性存在的时刻。于是“身体”的提出实质是为了强调个人的“身体”重新成为理解和讨论空间的载体,承认我们对宏大时空理解的有限性,进而提炼一种用于社区更新与改造的策略。
社区中的公共环境,展示了当地居民最贴近于“身体”的生活场景,在这其中的生活经验区别于城市生活与个体生活。如今的城市生活被一个大的抽象系统覆盖,我们极度依赖与相信这种系统,但这种系统往往是个体所无法触碰和构建的。而个体生活往往指向内向的超生物性,但它同样也是缺乏社会性的。而社区附近的生活介于两者之间,在城市生活之内,同时也在个体生活之外,成为真正可以被人为构建的空间,个人“身体”的话语权得到释放。在广东城中村,当各种不同身份,语言,职业的人互相碰撞浓缩于一起,身体与身体之间的碰撞使得空间从此鲜活与饱满,这时,一幅当代庶民生活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者:钟佳洛
指导老师:李芃
指导老师评语:本设计放弃以“物质围合”作为设计起点,转而从“身体感知”出发。在针对城中村日常行为的观察中发现传统与习惯、经验与常识、需求与症结;以“身体”作为尺度标尺,在场地中定义、刻画亲切而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与建筑,最终落实在可被“身体”直接感知的物质围合中。
“新”集体大院——广钢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
作品以广州市广州钢铁厂工业遗址区作为选址,旨在探讨广钢工厂搬迁后,广钢工业遗址的改造与更新的可能性。原来以钢铁生产为核心的工人群体已经消失,曾经的“单位大院”生活组织方式也不复存在。近年来,随着周边房地产的发展,新型高密度现代小区广钢新城应运而生,新的群体进入广钢社区。以广钢遗址为中心的低密度遗址成为“新型大院”的中心,此遗址“大院”从封闭、内向走向开放、多样,为周边的新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与公共生活场所。
广钢建筑形态和整体环境的巨大变化,集体记忆的消逝和新的群体介入,对于广钢地块都是巨大的考验。通过综合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保留广钢原工业区的特征,以“大院视角”作为设计切入点,其围合、内聚的空间特征,依然具有能够产生强烈集体性的力量,使得其空间特征、公共活动、精神文化都赋予了新特征。在尊重广钢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构建“新”大院这一具有强烈公共性的建筑语言,旨在创造新的城市名片,引发城市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联系新旧群体、延续城市文脉,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在保护工业遗址的同时,也为该地区注入了持续的发展活力。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李凤婷
指导老师:李芃 王铬
指导老师评语:李凤婷同学毕业设计从历史上的工厂“大院”生活中關于公共场所的集体认知、社区凝聚力塑造等方面展开联想,运用当代空间形式语汇、利用性地改造并提升空间与场所质量,适度地获得具有多功能的、一定空间品质的围合“大院”景观,为周边的现代住区及城市提供舒适的、清晰的、历史的、公共的集体性场所体验。
社会创新实验——知识生产基础设施的空间机制
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是在人类活动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如真理、原则、思想和信息等的发明、创造、创新和复制过程。知识不会因使用而有任何的减损,相反,大量使用知识,反而会激发更多的新知识。
全民创新:时代的变更将引导每次创新生产方式的变化,对未来创新生产方式的凝望与探索一直是我们热切关注的主题。中国经济逐步向创新型、数字化的后工业化经济转型,在自动化早期应用场景下,到2030年,中国或将有2.2亿劳动者面临技能重塑和职业变更,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流行的大众选择方式。
作者通过研究实验室空间和孵化基地等不同类型的知识生产空间以及其生产模式,通过对知识生产场域与机制的解构,将知识生产的过程定义为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构造过程,是一个协商与说服的过程,其中包括着知识生产的三个阶段:内部共识、合理性证据与信念构成。在此作者重新构建一套符合现行的孵化生产机制及体系,将创新孵化知识生产作为基础设施置入到城市的体量中,并且配置公共服务系统形成知识生产的闭环,通过产业集群化、知识共享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知识生产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者:张悦煦
指导老师:许牧川 陈瀚 廖橙
指导老师评语:毕业创作是一场共同的研究:回应当代的境况,进入广泛的社会议题,不限于自身的学科领域,以实验的态度不懈地揭示问题,重构空间营造的知识。该学生的作品尝试以建筑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为基础,建立起思想框架,从空间的维度进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并以此为设计起点展开有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