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务工子女课外作业设计思考

2022-05-30何金凤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设计

何金凤

摘 要: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何给学生科学地设置课外作业,让课外作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无疑是众多教师需思考的难题。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實践,以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与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恰当地设置课外作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课外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9-0183-03

Thoughts on the design of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for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E Jinfeng  (The Fifth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Home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However, how to scientifically set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for students and let the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give full play to its proper guiding role is undoubtedly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many teachers to think abou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special student group of migrant childre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effective ways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to properly set up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Keywords】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Extracurricular homework; Design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来自农村、山村地区的成年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其繁荣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而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有很大一部分会被带到城市,尝试融入这个城市并接受相关的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便有诸多的外来务工子女,相较于城市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给予他们的帮助及其科学教育相对较少,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着更多、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内心接受这部分学生,但与此同时,也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引导其更好地成长,为此,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推动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其中,面向其科学地布置课外作业,以优质、高效的课外作业为载体推动外来务工子女更有热情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发展数学素养,获得学生、家长的连连称赞。以下,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针对外来务工子女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布置这一主题发表一些个人认识与看法。

1.设计优质化的作业,不让作业成为外来务工子女的负担

提到作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作业越多越好,毕竟作业做得多了,做的题型多了,考试时总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获得更理想的分数。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待作业的认知也更多地趋向于上述观点,而为了迎合这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少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加大课后作业的量,每天为学生布置较多的作业。但无论是家长的理解还是教师的做法,显然都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课后作业应当起到的是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过多的作业不仅容易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会磨灭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为此,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纠正外来务工家长对待作业的错误认知,更要扭转自己的不当理解,由以往的注重“量”改为注重“质”,让优质化的课外作业消减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在优质、高效的课外作业中切实达到复习与巩固知识的良好效果。例如,“精打细算”这一节数学知识其实便是小数除法的相关内容,其以生活化的情境作为连接体,引导学生在精打细算的过程中悄然理解与掌握小数除法计算的规则。在教学这一节知识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一项课后作业:爸爸妈妈每日辛勤工作非常辛苦,应该把钱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学会精打细算。请同学们放学回家后尝试帮助爸爸妈妈到菜市场购买家里需要的食物,提醒大家,一定要学会精打细算,对比不同摊位相同食物的不同价格,合理决定在哪儿购买。请同学们记住自己询问到的不同价格,明天的数学课上一起看看究竟哪名学生真正做到了精打细算。这个作业难度并不大,但却很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帮助父母购买食物的过程中,在精打细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很好地运用了小数除法相关的数学知识,将原本停留在数学教材上的内容转化成了自己实实在在会用、会操作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使他们以一种崭新的视角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工作、生活的艰辛,前者作用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后者作用于学生的道德品质,两者共同作用,推动学生更好地进步与成长。一项不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但却极富有成效的优质课外作业内容便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样的课外作业,学生愿意做,乐于积极参与,父母也无须因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有辅导的压力,且切切实实地将预期目的落到了实处。这便是面向外来务工子女设计优质化作业的积极价值所在。

2.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引领外来务工子女看到更丰富的世界

城市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也更加看重对孩子的教育,其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也关注孩子各个方面多元化的发展。因此,城市孩子会在家长的引导与带领下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视野较为宽广,也更加多姿多彩。而反观外来务工子女,其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其持有的教育观点很多时候都是不甚恰当的。例如,相当一部分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好了便什么都好了,与此同时,囿于经济、时间等的压力,这部分家长也很难抽出足够多的时间带领孩子接触外界社会,一味地强调学习,致使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群体所能看到的世界有着较大的局限,不够宽广,这对学生长远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素。由此出发,作为教师应当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调整教育策略,优化教育行为,引领外来务工子女也能向城市学生一样看到更为宽广的世界,肆意成长、健康发展。这其中,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引领外来务工子女看到更丰富的世界,无疑便是极为有效的一种途径。

笔者的数学教育实践便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例如,有一次向学生设置如下一项课后作业,即学生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什么是汇率,还要明确所使用的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然后找出身边事物的人民币价格,并尝试将其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看看这些事物在其他国家货币中究竟用多少钱来表示。这一作业涉及的是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相关经济知识,且包含数学课堂上所学到的小数乘除法等具体内容。外来务工子女在思考与解答这些作业题目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复习了以往所学到小数乘除法等知识,而且也得以对汇率、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等这些平时很少接触,但却需有所了解的内容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与掌握。这些知识的额外补充显然有效弥补了外来务工子女知识上的断层,推动着他们以更深刻的视角去接触外界多彩的世界。

再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后,为学生设置了如下一项课后作业,即查阅有关故宫的资料,探究故宫这一建筑中所蕴含的对称美。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父母及其子女都缺少真正前往故宫感知其雄伟、壮观魅力的机会,因此,这一课后作业很好地弥补了这种遗憾。在查阅资料、欣赏图片以及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故宫这一建筑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严格对称,有着绝对的对称美。这样一来,学生在跟随图片或者视频走进故宫美的同时,也得以进一步复习了课堂上所学到的“对称”“轴对称”等相关数学知识,在扎实了数学学习的同时,学生的外界视野范围也得以进一步开阔,了解到了更多新鲜的事物,这将推动其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可以说,多元化的课后作业极大地丰富了外来务工学生群体的认知,让他们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学习上,而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及其空间,这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使原本因经济条件、时间等无法得到满足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3.设计层次化的作业,推动外来务工子女找到适合的作业内容

同一班级中学生人数众多,不同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基础。具体到笔者所在的学校可以发现,虽然都为外来务工子女,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差异也极大。这就决定了作为教师不能单纯统一化齐地组织教学,应当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并立足差异实施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进而推动其更好地进步与成长。作为众多教学环节中的一种,作业布置自然应当体现鲜明的层次化特征,这样在充满弹性的课后作业中,不同基础、不同实际情况的外来务工子女才能找到契合自身水平的作业内容,才能在会做、能做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作业完成质量,进而切实获得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节知识之后,笔者为班上学生设置了如下三个层次不同的作业内容:

※ 1.请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判断以下事件为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必然事件。

A.在一个装有黑、红、白三色的纸箱里摸到了一个蓝色的球。

B.明天会下雨。

C.人活着就需要吃饭。

……

带有一颗星的作业内容较为简单,即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也能正确解答上述题目。因此,这类作业题目偏重基础,目的在于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2.请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尝试创编一些事情,并判断其属于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必然事件。

带有两颗星的作业相较于一颗星的作业,内容难度上有了一定的增加,其不仅考查学生对这三种事件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还进一步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即学生要灵活创编与判断,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实际理解能力。因此,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做,而基础中等的学生则有能力去完成。

※※※ 3.一位爸爸在墙上制作了一个转盘,其上、左、右分别粘贴“玩手机”的字样,而最下方则粘贴“写作业”的字样,与此同时,中间有一个自制的指针,并同孩子约定好,转动指针,指针指向哪一板块,便要做该板块相应的事情。孩子兴高采烈地答应了,可为什么最后指针总是指向“写作业”这一板块呢?请结合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分析。

该数学作业来源于社会生活,有着极强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与此同时,也与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紧密相连,用来作为延伸、拓展性作业再适合不过了。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该数学作业有三颗星,代表其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可以选做,并不强制性要求。

这样由不同的星对应不同难度的数学课后作业,变得更加直观且一目了然。学生能直接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数学作业,在认真思考与做完的基础上若学有余力,仍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一弹性十足的作业便很好地满足了“蹦一蹦,摘到更高的桃子”的发展需求,推动着班上的外来务工子女从中感知到数学作业的快乐与魅力,也愿意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在建立知识框架结构与体系的同时,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设计层次化的作业,推动外来务工子女找到适合的作业内容,助力其更好成长的预期目的也能有效落到实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家庭融入所打拼的城市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这是大的社会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也应当关注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讲,其父母、家庭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弱势,导致外来务工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及质量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作为基层教师,应当正视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实际需求,在教育教学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呵护,同时,更应当从专业入手,从所教学科的教育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外来务工子女给予更精准且恰当的教育及引导。课后作业的布置只是众多教育环节中的一个小的分支,但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只有科学地布置作业,合理设置作业内容,外来务工子女才不会感到来自作業的压力与负担,也能在多元化、层次化的作业中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在日后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将进一步关注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探索面向其科学施教的方式方法,以让这一特殊群体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及引导,真正通过享受优质教育而融入城市生活,并为推进所生活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薛茉莉.浅谈外来工子女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现状及对策[J].学苑教育,2019(14).

[2]温碧瑞.浅谈新居民子女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9(34).

[3]同莉莉.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2020(01).

[4]闫智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无法有效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的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20(11).

[5]杨蝶.论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创新形式的探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42).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设计
“双减”下小学数学课内课外作业的研究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中学历史课外作业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