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

2022-05-30周姣姣洪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物元预案关联度

周姣姣 洪亮

中图分类号:X4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4-5640-478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GLE385,项目负责人:洪亮)。

一方面,从社区应急评价体系来看,对于社区的应急能力评价体系,部分学者也进行了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研究分析,陈文涛考核的社区应急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减灾能力、准备能力、应急能力和恢复能力[3];盛丹萍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应急认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居民反应能力等[4]。另一方面,从社区应急能力评价方法来看,有综合指数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等,而综合评价方法有大数据神经网络法、物元可拓评价法、TOPSIS法[5]。运用物元可拓法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适应评价指标的变化而相应的进行调整,具备时效性的特点,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是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进行评价时出现指标较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超模糊的现象,造成评价不准确,熵权法考虑评价指标归一化,物元可拓理论反映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将两者进行结合,对评价指标中主观性较强的进行修正,以获得更加客观的评价结果[6]

综上所述,通过对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进行评价,可以使社区和社区居民了解到该社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准备能力的不足,对于不足的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应急准备能力,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进行有效的应对。而对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上,秉持着最佳和最合理的原则选择熵权物元可拓模型。

1 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初步了解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的影响因素,确定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標。 以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层,一级指标由7个部分组成,二级指标由20个部分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组织体系建设能力A、风险评估能力B、监测预警能力C、预案建设能力D、应急演练能力E、应急保障能力F、宣传教育能力G;二级指标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的建立A1、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A2、灾害风险隐患清单B1、社区脆弱性清单B2、社区地图B3、监测能力C1、预警能力C2、预案系统的完整D1性、预案内容的完备性D2、预案的科学性D3、预案的启动和修订D4、应急演练规划E1、演练组织实施E2、效果反馈E3、应急队伍保障能力F1、应急物资保障能力F2、基础设施保障能力F3、应急培训G1、宣传教育活动G2、居民应急意识与技能G3[7]

2 构建城市社区应急准备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2.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熵权法。 熵权的大小表示所携带的有效信息量的多少, 熵权越大,信息越有用,指标权重越大[8]

2.1.1 建立评价指标矩阵

2.1.2 定义评价指标的熵

那么评价指标的熵为:

2.1.3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熵权重

2.2 物元评价的具体步骤

2.2.1 确定经典域

2.2.2 确定节域

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的集合就是被评价指标的节域,即:

2.2.3 确定待评物元

Ri为待评价物元,即:

2.2.4 计算关联度

用关联函数描述待评价的物元与评价等级之间的符合度。

2.2.5 确定综合关联度

待评价物元N与等级j的综合关联度:

关联度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的程度,如关联度值越接近1,则表示关联度越好。 根据专家意见,将城市社区应急准备级别划分为4个等级,评价等级为I级的为优,评价等级为Ⅱ级的为良,评价等级为Ⅲ级的为合格,评价等级为Ⅳ级的为不合格[10]

3 实证分析

以哈尔滨市某社区为例,利用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熵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对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进行评价。根据社区的一般情况,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社区应急准备过程中的统计数据。 邀请3名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对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模型中的指标进行评分,最后通过算术平均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最终得分。采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确定社区应急准备能力的隶属等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3.1 指标权重的计算

根据公式(1)~(4)来计算出各评价对象的熵值w,并根据公式计算指标对象的组合权重。 一级指标组织体系建设A指标权重为0.1157,风险评估能力B指标权重为0.1771,监测预警能力C指标权重为0.1670,预案建设能力D指标权重为0.1797,应急演练能力E指标权重为0.1817,应急保障能力F 指标权重为0.0622,宣传教育能力G指标权重为0.1163;二级指标应急管理部门的建立A1指标权重为0.0537,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A2指标权重为0.0620,灾害风险隐患清单B1指标权重为0.0531,社区脆弱性清单B2指标权重为0.0620,社区地图B3指标权重为0.0620,监测能力C1指标权重为0.0835,预警能力C2指标权重为0.0835,预案系统的完整性D1指标权重为0.0620,预案内容的完备性D2指标权重为0.0556,预案的科学性D3指标权重为0.0001,预案的启动与修订D4指标权重为0.0620,应急演练规划E1指标权重为0.0650,演练组织实施E2指标权重为0.0620,效果反馈E3指标权重为0.0547,应急队伍保障能力F1指标权重为0.0001,应急物资保障能力F2指标权重为0.0001,基础设施保障能力F3指标权重为0.0620,应急培训G1 指标权重为0.0001,宣传教育活动G2指标权重为0.0620,居民应急意识与技能G3指标权重为0.0542。

3.2 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的确定

3.2.1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将确定的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意味着能力越强,分别是[5,4.5)为优,[4.5,3.5)为良,[3.5,2)为一般,[2,0)为差,I~Ⅳ级的经典域为[5,4.5)、[4.5,3.5)、[3.5,2)、[2,0),节域为[5,4.5]。

3.2.2 确定待评物元

邀请3名社区管理人员,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对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行匿名打分,再将打分结果进行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出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实际得分,为待评价物元,以一级指标预案建设能力D为例,其待评价物元由式(7)确定:

3.3 关联度计算与等级评定

计算待评价物元的关联度,将4个经典域、节域和评价指标的值分别代入式(9),计算各指标的相关函数值。

以待评物元二级指标“预案建设能力D”的量值为例,通过关联度计算公式计算该指标关联度值如下:

根据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和指标关联度,计算出主指标的关联度值,然后计算出待评价对象的综合关联度值。以一级指标D为例,计算过程用矩阵表示:

根据最大相关准则,最大相关值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该指标的风险等级,一级指标“方案建设能力D”的评价等级为Ⅳ级不合格。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指标的关联度和风险等级,如表1所示。

将计算出的组合权重和表1中关联度计算结果代入公式,得到待评价物元的综合关联度矩阵:

确定该社区应急准备评价等级为I级。

3.4 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结果与对策建议

3.4.1 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由以上结果计算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社区组织体系建设能力、风险评估能力、監测预警能力、应急演练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的关联度值均为I级,说明社区组织体系建设能力、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演练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较好,预案建设能力Ⅳ级不合格, 宣传教育能力Ⅲ级合格,说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

调查评估发现,社区总体应急准备能力较好,但在应急准备能力维度上,也存在一些不合格、一般的能力建设需要加强。社区需要不断地进行改善,以符合实际情况所需。

3.4.2 对策建议

(1)重视应急准备能力的建设。应急准备能力的建设要在社区被重视起来,社区的应急准备能力要定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现社区应急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及时进行改进。 应将应急准备作为应急管理过程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内容,确保应急管理各阶段的顺利衔接[11]

(2)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外部世界和突发事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面对外界的变化和发展,吸取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提高社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问题等。社区的应急预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有相应的调整, 社区应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在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充分开展专家咨询和论证,确保修订后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对社区居民进行日常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除日常宣传应急知识外,社区还应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社区应急培训的对象不仅包括居民,还包括社区工作者,普及应急和安全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素质和应急防范能力[12]

4 结论

应急准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应急管理4个部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应急管理的研究趋势和研究重点也正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响应向应急准备转变,而社区在应急准备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区在应急准备中的作用。经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初步确定了影响城市社区应急准备的因素。借鉴美国应急响应能力评价体系(CAR)和日本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评价指标体系。

(2)采用熵权法确定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建立了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评价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

(3)利用建立的城市社区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和基于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水平为I级优秀。 通过对社区应急准备指标关联度值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在应急准备方面的应急预案建设能力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能力较弱,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应急准备[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 赵润滋.城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18.

[3] 陈文涛.基于社区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管理科学,2007(10):166-171.

[4] 盛丹萍.成都市三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5] 徐文静.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20.

[6] 张葭伊,吕淑然,张宇栋.基于WSR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27(2):127-131.

[7] 陈新平.社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167-168.

[8] 李希建,华攸金,陈刘翰.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煤矿安全评价及其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39(9):94-98.

[9] 郭艳飞,付国荣,李俊琪,等.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地勘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效果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16(2):119-122.

[10] 王海彪,徐文静.基于AHP-熵物元的地震安全社区应急管理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6):57-58.

[11] 王勇.使社区运转起来:重塑后疫情时代的基层治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1(7):81-82.

[12] 陈垚.社区应急能力国内研究评述与展望[J].社会科学动态,2020(7):80-82.

猜你喜欢

物元预案关联度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质评价分析
基于改进物元的大坝基岩安全评价
基于物元分析的桥梁加固效果评价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的高速公路投资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公交线网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