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在量,加在效

2022-05-30李梅霞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双减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李梅霞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生学习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然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习惯于通过教师大量的“输出”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导致课堂容量大,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从减量加效的角度入手,通过减少学生在课堂被动“输入”的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8-0069-04

Decrease in quantity, increase in effec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Chinese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 based on "double reduction"

LI Meixia (Linji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Chine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 and it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is subject and other subjects. However, under the previous concept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s often used to allow students to "remember" more knowledge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output" by teachers, resulting in a large classroom capacity, teachers' hard work, and students' hard work.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Chinese teachers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should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ducing the amount and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when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B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passive "input"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hey can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the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constructing an efficient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Double reduction; Efficient classroom

“双减”政策提出的最初目标就是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量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要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只有课堂高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质量。减量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减少甚至杜绝课堂中满堂灌的知识讲解方式,加效是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机会,让几十分钟的课堂充分发挥出更加明显的效果。

1.“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背景分析

首先,从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思路分析,以往语文课堂总是按照单一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传输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思路单一,对学生而言缺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双减”政策下,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在高段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搭建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课堂模式。

其次,从教学方式分析,以往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一般都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随着年级段的升高,学生更需要多样化的平台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平台的搭建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

再次,從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分析,以往语文课堂内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基本上也是以提升成绩为主要目标,缺少对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关注。比如,课后作业活动的安排,基本上围绕教材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安排,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双减”政策的提出,提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因此在高效课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也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

最后,从教学评价活动的实施分析,以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处于“缺失”的状态,部分课堂虽然也开展了课堂评价活动,但是往往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熟记了生字词、是否背诵了课文内容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如何改变当前的评价模式与内容,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成为高效课堂的关键保障。

基于上述几方面问题,作为教育者要积极贯彻“双减”政策要求,从学生需求入手、从语文课堂发展前景入手,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关键任务。

2.“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措施分析

(1)落实“双减”,拓展思路

落实“双减”,减负提质是当前语文课堂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特别是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以往依靠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思路依然不适合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那么高效课堂的创建就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特征以及高段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各个环节入手,拓展教学思路,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课堂学习平台。

首先,从教师备课环节入手,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在备课环节中教师的关注点要从单纯的教材内容,转向关注学生学情,从备课环节开始奠定高效课堂活动的基础。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备课环节,教师从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诸多方面设计了符合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比如,要对学习目的的设计进行分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情,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的课前预习计划,如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着重生字词的书写,高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生字词不能局限于当堂课的内容,还要向周边拓展,如“吩咐”一词正确的读音、写法、含义以及同义词、近义词等,都可以安排布置在预习作业中。再者,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做朗读批注,将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等圈画出来,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对某些重点语句的理解。通过预习不仅能夯实此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也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预习深度,为后续的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其次,从课堂教学思路的拓展入手分析,语文学科作为工具学科,教学活动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技能建立学科学习情感,因此在高年级语文课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讲解的教与学思路,从学生角度入手,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平台与教学思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课堂中采用项目式活动等方式,师生互动选择课堂探究议题等,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融入学习与活动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最后,从课堂活动的组织思路分析,从以往书面作业为主的形式,逐渐向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与内容进行拓展。比如,结合课后习题创设不同的作业情境,像字词竞技比赛、学生朗读大赛、写作竞技大赛等,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锻炼更多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作业、认真作业、高效作业的习惯。如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拓展教师的活动思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进一步地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达到深度教学的目标。

(2)多元措施,延伸方法

多元化教学措施的实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措施,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等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成为满足学生需求,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举措。

比如,在课堂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改变以往预习的方法,以课后习题为依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第一部分基本上是“读”,主要形式基本围绕阅读、朗读等活动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文要素。第二部分是互动题目,一般要求以交流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探究与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比阅读或者拓展阅读环节,主要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名著阅读章节《草船借箭》为例,结合课后题目的要求,在初读课文活动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按照层次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与小组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鲁肃等不同人物都是通过哪些事件勾勒形象的……如此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受故事写作的不同要素,对文本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不同方式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比如《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动画导入情节:

教师:同学们请看(教师出示课件将一些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画面、书名等打乱顺序)这些人物你们都见过吗?他们都是谁呢?你们能将人物、事件以及故事的名称对应起来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够又快又好地得出答案。

教师借助智慧教室的师生互动系统,将问题发送到学生端,然后学生借助智能手写版回答相应问题。教师通过后台数据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在上述导入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棒啊,大部分人能将人物与故事内容进行对应和匹配,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也是非常有名的,它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的故事……

通过简单的师生互动,教师引入了当堂课的内容;然后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内容,自主填写文学背景内容。比如,《将相和》的出處,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中讲述了哪些小故事,故事的名称是什么等,借助鱼骨图、树图等方式,设计导图,鼓励学生在导入环节初步了解文本内容,填充知识表。

在课堂探究环节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问题引导:

·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试着用四字词语概括相应部分的内容。)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之后,他是如何做的?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引导学生对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以问题为基础,结合课前预习的思路对故事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判断,然后总结出结论。

如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虽然减少了自己的讲解过程,但是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与时间,学生拥有了更加“独立”的学习与思考空间,也能发挥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3)多样平台,丰富活动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传统单一的课后活动形式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向,满足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首先,以课后作业为例,“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书面作业的时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小学高年级可以安排适当的书面作业,巩固学生日常所学的知识与内容。

比如,基础作业,虽然年级段不断升高,但对学生来讲基础知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内容,因此基础作业的布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古诗三首》为例:

·字:给划线的字注音,并写出正确的意思。

①耘田②傍

·词: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意思。

①稚子②钲③磬④玻璃

·句:按原文填空。

·段: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诗句的含义。

·篇:写出自己喜欢的相同类型的诗词。

……

按照诗词学习过程中字词句段篇等的基础知识内容,设计不同的基础知识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应的解读。再者,语文作业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从以往教师留作业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学生选作业的方式,从学生选作业形式、写作业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兴趣。比如,结合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结束后,教师都可以设计自助作业,通过自主选择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比如,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为制定班级公约,那么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设计“公约”制订计划,像小组公约、家庭公约等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逐渐养成规则意识,并形成遵守公约的意识。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学习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更加多元化的习作活动,说一说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心爱之物,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进行应用,也能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认真总结生活的写作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将语文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作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4)巧用习题,简单高效

课后习题的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内涵,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而且借助课堂教学环节完成课后习题任务也能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再者,课后习题与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等都是紧密衔接、相辅相成的,因此巧妙应用课后习题,成为学生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举措。

以《草船借箭》一文为例,课后习题一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习题二是读某一段落或者某一句话然后回答问题;同时要将文中与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勾画出来,然后进行交流。习题三、习题四是阅读前、阅读后的拓展环节。可见,课后习题的每一个部分、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通过习题的练习提升学习效果。从课堂教学目标入手分析,同样以《草船借箭》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此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情感三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名著节选内容,在掌握基础字词等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特征;最重要的是通過名著阅读学会评价人物的方法,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从课后习题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衔接还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插入相应的教学环节,借助课后习题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探究环节,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按照习题一、习题二的题目循序渐进地进行文本分析,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按照草船借箭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等板块大致画出思路,初步了解故事梗概的同时,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然后结合习题二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阅读与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每个主人公的形象与性格特征。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后习题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相应的拓展与延伸,借助课后习题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拓展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活动需求。比如,《白鹭》的课后习题,“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为它们起一个名字吧!”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已经对这几个描写景物的自然段进行了深入阅读,那么在后续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写画”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想象,试着画一画想象中的图画内容。“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水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边读、边想、边画,仿佛自己就是置身在清水田里的一只白鹭……

如此,巧妙借助课后习题的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内涵,也能更加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效果。

(5)多维探索,全面评价

课堂是多维度发展的,因此需要从更多维度进行课堂评价。比如,针对上述探究内容,教师结合不同小组的学习基础、阅读能力等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除了设计最终结论正确与否的评价环节之外,在具体活动中还设计了更加“民主”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以往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不积极的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能积极融入集体活动,并能主动承担小组责任,能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阐述出来,同时还主动与学生分享,那么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从结果偏向于过程,引导学生意识到只要积极参与就能获得好的结果,从而通过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作业态度。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提高要求,如《将相和》一文的探究活动中,将学生对整篇故事的思路整理是否清晰、故事内容总结是否完善等融入评价内容中,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在活动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在评价过程中也能发现他人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借助别人的优势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如此,在多元评价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通过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量”,增加学生课堂探究的机会;通过减少书面作业的数量,提高学生参与多样化作业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通过完善课堂评价内容,推动课堂内外多元化活动质量的提升;如此,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组织,贯穿“双减”政策的要求,建立小学语文多样化、高效化课堂模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洁梅.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9(13).

[2]殷义.浅谈小学高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7).

[3]林秋霞. 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双减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