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

2022-05-30朱小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3期
关键词:剪纸美术过程

朱小平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越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美术课程学习是学生步入艺术领域的有效路径,因此,怎样让学生认可美术课程,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学习欲望,则成为每名美术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

初中时期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拓宽自身眼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关注课堂结构,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术知识所具有的感染力,使初中美术课堂得到高效开展。

一、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艺术教学改革不单单强调了培育与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还着重强调了艺术审美对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审美感受能力。在这其中,对于审美创造能力而言,其主要是指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个人行为与意志,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思维,来完善与培养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而对于审美感受能力而言,则主要是指当学生在对某类物品进行欣赏过程中,可以借助自身的审美思维来产生一种内心体会,当学生可以对同一事物形成内外具有差异的两种理解时,学生则具备了良好的审美感受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找寻周边具有独特魅力的事物,并将其作为前提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换而言之,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中学生的艺术个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尊重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是学生思维意识逐步趋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时,不可过于刻意,而是应当利用有效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理念与认知。

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到课堂学习中。以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为例,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色彩的感染力”这部分知识时,为学生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几张不同色系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其展开探究与分析。以冷色调为主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此类图片较为冷清,而借助暖色调,则会使图片变得较为温馨。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讲解色彩的运用,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利用色彩搭配来真正体会色彩的感染力。如此学生能够对色彩进行合理运用,在学生学习完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自由创作,使学生在运用与实践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色彩的感染力。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美术知识学习中,也可以使初中美育工作得到高质、高效的开展。

(二)以校园活动建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加强和提升与学校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美术教师若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则需要完善学校的整体环境,充分展现美术元素的内容。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在学校的走廊和墙角布置一些名家的美术作品,借此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受到美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时刻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而且这对学生可以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与美术审美有關的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活动的气氛来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可以对审美形成更为深刻的感悟。此外,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主题类的活动比赛,如组织学生以“大海”作为绘画主题,通过让学生自身思维想象来展开美术作品的创作,绘画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将大海的特点展现出来就算完成任务。这样在活动开展环节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而美术教师则需要在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学生通过思维意识和想象能力的提升,能够对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开发。

(三)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创作能力

审美能力培养与实践培养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美术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策划,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环境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如此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由于美术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需要学生亲自绘画,对色彩和图案具有技巧性的思维,而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光有绘画技巧还远远不够,每一个作品都应有自己的特点,让作品富有情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就需要学生站在审美的角度来剖析自己的作品,从而找出需要提升的能力要点,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获得真实感受,通过亲自动手来对事物进行改变和欣赏,让学生沉浸在探索世界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内在审美潜力。

例如,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多种不同剪纸方案的操作,能够剪出各种剪纸作品,从而感受到剪纸方式与形成多种复杂的图案存在直接联系。同时,学生经过剪纸的实践操作,形成更为熟练的剪纸技巧。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复杂图案的剪纸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难度不断提升,虽然以对称原理进行剪纸操作是比较简单的,但学生通过实践就能够发现,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也有各种技巧和方法,学生通过对基础剪纸方法的练习,会提升剪纸技巧,进而可以创作出更加复杂的剪纸作品。而在此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格外欣赏通过自身努力所完成的作品。此种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

(四)改变美术教学理念,创新审美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美术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提升,首先,美术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与总结,并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认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理念,从而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完善和优化,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审美能力培养环境。其次,初中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聘用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较强的美术教师,让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此外,美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各种艺术品进行参观,并让学生详细地描述和总结参观之后的感受,借此充分了解学生欣赏艺术品过程中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思想进行改变和提升,达到审美能力的加强效果。

(五)从生活经验中培养审美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美术元素,可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与自身的生活点滴进行融合,形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美好心灵,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由于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对自然环境参悟是一体的,所以现实生活审美是对学生审美提升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去参观各种建筑物和自然景观,让学生学会对建筑进行欣赏,从而促进学生将生活与艺术相联系,并引发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比枯燥、单一的课堂培养更加有效,也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路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与喜欢美术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剪纸美术过程
创意美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剪纸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