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小说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李文建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创设初中语文小说

李文建

小说是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作者通过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等凸显人物性格,以实现表达观点的目的。初中生由于阅历尚浅,在理解小说所表达的内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理解小说内涵对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巨大帮助。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情境的形象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某事件、观点的理解。在初中语文小说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可以将小说情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人物性格、小说主旨有着重大帮助,对学生提升小说阅读素养有显著影响。

初中生的思維认知能力还不成熟,独自赏析小说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小说赏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格外重视。情境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它借助情境实现对小说场景的呈现,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主旨。情境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课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这有助于教师小说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打破传统小说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创设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小说情境,实现学生对小说本身以及社会事件的深入思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初中生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学习能力普遍缺乏。一篇小说中不仅涉及人物、情节的描述,还涉及对环境的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每一要素都必不可少。作者恰恰是借助写作技巧通过这三要素向读者表达某种情感。但是由于小说涉及的情感往往较复杂且较隐晦,加上学生的阅历尚浅,因此学生并不能去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教师设计的情境并不能将小说情感完全融入和呈现。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写作技巧的分析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初中生感受情感的能力较差,不能理解小说蕴含的深意。第二,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小说文本匹配度较低。小说这一题材其实还可以按照不同标准细分。比如,可以按照小说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等类型,也还可以按照文学流派分为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等类型,还可以按照语言表达形式分为白话文、文言文等类型。不同的小说类型在表现情感上存在很大差别。教师需要结合小说类型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教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小说类型的考虑,没有完全顺应文本语言,导致设计的情境与小说文本的契合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小说理解存在偏差。第三,教师在小说教学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较少。师生课堂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但是教师依旧没有意识到互动的重要性,依旧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另外,学生参与教师互动的意识较差,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互动,导致教师很少开展互动式教学。第四,学生不能理解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小说中的每一位人物形象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思索才成型的,每一位人物形象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某些情感。但是学生由于不能理解人物生活的年代和场所等,学生并不能去真正地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无法与人物实现心灵的对话。

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要想创设出与小说文本匹配度高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对小说文本和作者都有独到见解。但是当前语文教师由于教学压力较大,其对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创设出好的教学情境。教师接受的教学培训较系统,缺少专门针对小说教学的教学培训,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情境教学训练,导致情境教学流于形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依旧习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锻炼,这就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二,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无法理解小说情节。当代初中生的生活圈子较简单,且生活条件较好,他们只需要做好学习这一件事情。由于小说文本呈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差距较大,学生在理解小说情境时难度就会增大。

二、初中语文小说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

初中语文教师在创设小说课堂教学情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依据,以确保创设的情境符合课堂要求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以唤醒情感为原则。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某一事件、人物的情感,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蕴含丰富情感一直是小说这一体裁的主要特征,因此对于小说课堂教学来说,如何能够将小说文本中的感情线融入创设的情境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小说感情线往往是随着事件进程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凸显而展现出来的,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情感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情境来暗示学生,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来引起学生共鸣,以此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感受小说情感。

第二,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严格遵循小说文本,切不可随意变动和更改小说情节走向。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需要对小说文本多角度研读,深入剖析每一个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和心境,挖掘小说背后的价值。教师要遵从小说文本的愿意。创设的情境与小说情境年代相符,搭建学生与小说人物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对话”。教师还要遵从小说语言特点。在小说文本中,不论是人物的语言表达还是对社会背景、环境等旁白的语言描述,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表达倾向,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保留文本语言,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第三,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保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情境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要借助情境完成对小说文本的剖析、实现对小说文本语言的鉴赏,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创设情境,以学生感受为设计指导。

三、情境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小说课堂的策略分析

(一)借助音乐情境营造小说氛围

音乐与小说都可以作为传递情感的媒介。音乐在传递情感时更加直接,而小说则较为委婉,因此将音乐与小说二者结合共同传递情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借助音乐营造小说情境时,教师需要去探寻音乐与小说情感的共通之处,确保小说情感起伏变化与音乐的起伏变化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小說中的情感变化。另外,教师在引入音乐时切忌盲目,音乐不是万能的,音乐只是起到衬托作用,切不可本末倒置,千万不能过度引入音乐而分散学生感受小说情感的注意力。

(二)通过问题情境深入文本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即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小说的欲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趣味性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要尽可能设计连环型问题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为了设计出优质问题,教师需要探寻小说文本和学生知识背景的关联点,从关联性问题出发缩减小说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背景之间的差距;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问题,确保问题经过学生思考能解答出来,以提升学生对小说学习的自信心。

(三)借助直观情境助力学生理解文本

直观情境就是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教学道具让学生去直观理解小说的方式。直观情境能够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知觉感受,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内容设置教学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直观地感受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提升课堂代入感,以帮助学生去直观地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呈现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实现对小说内容的形象展示。对于情节和人物关系过于复杂的小说,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小说内容、捋清小说发展脉络,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小说的整体认知,为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涵做好铺垫。

(四)利用表演情境理解小说人物

表演情境就是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小说人物,在课堂上演绎出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去仔细揣摩小说对人物的描写,以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等呈现人物特点,表演的过程会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会让学生对人物有深入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表演情境并不单单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关注学生的肢体动作、语调呈现等细节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表演情境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小说主旨。

总之,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说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学校对小说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小说教学课堂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情境教学对小说教学的开展有着很大帮助,不同的情境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小说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探究情境教学在小说课堂的应用性,创设出更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情节、内涵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升对小说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12).

[2]袁大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2).

猜你喜欢

创设初中语文小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