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反思

2022-05-30苗志翔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3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苗志翔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最为基础与关键的环节,为了更好地讲解实验中涉及的原理以及化学知识,教师要理解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结合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选择恰当的实验课堂组织方式,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化的认知。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时,要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初中化学实验,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知识的讲解质量,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在接触化学时,化学知识的相对抽象性给学生的有效理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奇妙现象,在实验的具体化呈现中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内驱动力的影响下,使其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思考与探索,教师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也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

虽然在现实的教学条件下,化学实验教学在持续开展,但受到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实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验缺乏创新等问题的存在也影響了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为了基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究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要在立足课堂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构建针对性的措施。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难以有效参与化学实验。在知识教学环节,需要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实践与探究,教师既要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具体的情景,又要通过知识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但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时,由于班级人数的限制、具体实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的实验更多的是由教师操作,虽然部分实验有学生参与,但其更多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并非作为整个实验的主导,在课堂的现实教学条件下,班级学生整体参与更不可能,因此该种由教师主导的实验操作难以保证所有的学生清晰地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对操作不了解、对化学反应不明确都不利于学生高效掌握化学知识。

其次,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实验类型众多,除了基础的实验之外,部分实验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完成,但初中化学在组织时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既存在缺乏设施设备的问题,又存在设备质量不达标、设备数量有限、学生难以直接接触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时,标准化程度不高可能会导致实验效果不佳的问题,而在开展化学实验时,部分化学反应耗时较多,也有的化学实验步骤多,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无法对整个实验进行展示,也不利于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参与整个实验,对化学知识呈现不够清晰等问题都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最后,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也要考虑到教学工作的创新,要通过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既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又要通过对实验的不断创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初中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但实验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根据课本上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步骤的落实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好的锻炼,但学生未能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

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要考虑化学实验的特殊性,考虑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要求,考虑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原理,通过不同的实验类型选择差异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保障实验教学的效果,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初中化学教学背景下,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既有整合的必要性,同时,化学教师也要积极探究二者整合的方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持续落实中有效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开项目教学

在素质教育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融合,还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大部分化学教师选择了项目教学。也就是说,教师按照本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设置一个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个体实验或小组实验的形式来验证此化学理论是否合理。在自主实验和探究中理解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但是学生在自主实验中会出现实验步骤失误、缺乏实验探究方向的情况。教师难以针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指引学生的实验方向,带领学生准确做实验。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认识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还要清楚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一遍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组成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并先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论知识。随后教师设置这样的实验项目“用明显的现象实验来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在这一个实验项目中学生不仅要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还要让实验现象被清楚地观察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依据理论知识设计实验过程,在学生设计好实验内容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实验软件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二)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包含大量的化学实验,但是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为有的化学实验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有的实验的操作过程非常繁杂,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因此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节省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还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剪辑为学生展示,对于一些污染性较强的化学实验,也可以通过视频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增强实验的教学效果。通过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节时,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去净水厂参观水的净化过程,导致学生不明白净水厂是如何将水净化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净化水的设备以及将水净化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线上线下实验相结合

面对当前化学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教育实践背景,探究二者的整合创新策略。虽然当前在理论教学实验环节,多数教师会有意识地利用线上资源,也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和环境下融入互联网信息使学生深度理解知识。但在教学环节,教师仍然面临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高的问题,而教师个人对课堂设计的生动性,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的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主动分析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不断地探究课堂,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整合的方式。

部分实验教学虽然存在较大的难度,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但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可以完成的部分,如具有安全隐患的实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观看实验,结合课本对其中的原理进行分析,归纳生活中运用到该种原理的现象。进行课堂实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展示,而该种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既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加深记忆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实验效率。

三、结语

面对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考虑到基本的学科理论特征,又要考虑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的必要性,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应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而导致效果不佳的教学困境。在保障高质量化学实验教学组织条件的基础上,要通过构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教学方法,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保障良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借助虚拟技术对实际操作的化学实验进行延伸、补充,在课堂教学实践背景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完善,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