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则天称帝的政治奥秘

2022-05-30孟宪实

领导文萃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事变太后武则天

孟宪实

在传统政治的游戏中,拥有最高权力永远是政治的核心,至于什么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并不是最让人关心的。

中宗被废黜半年之后(684年9月),以徐敬业为首的几位官员,在扬州发起了反对武则天的军事政变,史称扬州事变。徐敬业也叫李敬业,他家本来姓徐,他是徐懋功的孙子。徐懋功后来赐皇姓“李”,也就成了李勣。徐敬业由于被降级处分,对朝廷心怀不满,于是纠合了几个同样被降级的人在扬州发动军事政变。这场兵变是对武则天的一场考验,同时也是对天下的考验。扬州事变是反对武则天的,但却给武则天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即检视天下人和军队,尤其是后者,究竟是否反对她。

事实证明,天下人即使不是武则天的支持者,至少不是武则天的反对者。徐敬业匆忙起兵,仅仅两个月就被朝廷消灭了。因为支持他们的人太少,连徐敬业的叔叔都不支持他。后来徐敬业把他叔叔抓住,说:“你还姓李呢!你应该姓武!”因为徐敬业的叔叔站在朝廷一边,应该就算武则天一边。总之,对于徐敬业这件事,反对的人很多,支持的人太少,所以很快就被朝廷给镇压了。虽然扬州事变诞生了名作——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但于大势无补。在镇压扬州起兵的过程中,军队听从朝廷调遣,未发生任何问题。这对武则天而言,是更重要的证明——军队不是反对她的。

武则天首先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进讨徐敬业。接战之后,胜败难免,李孝逸曾经按兵不进,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积极劝说,把天下安危与个人安危同时并举,立刻说服了李孝逸快速出兵。李孝逸也好,魏元忠也好,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怀疑武则天,皆以武则天代表朝廷,直指徐敬业是天下承平的破坏者。其实,天下人心以及军队领袖,是否支持武则天称帝,显然是无从说起的,但是扬州事变过程中,武则天的朝廷代表安定则是受到支持的普遍因素。

军队在扬州事变中接受了考验,武则天与军队的关系也经受住了考验。从中,天下人心的基本面,也表明无疑。虽然武则天确实临朝称制,确实掌控了朝廷,但是毕竟有皇帝睿宗在,即使他确实没有权力,即使皇帝处在太后的掌握中。天下人心为什么会对此有干预的兴趣呢?太后政治,历史上并不鲜见,平时就与政治无关的天下人,自然没有心思去管朝廷的这种权力故事。

但在扬州事变发生的过程中,武则天与裴炎的关系忽然发生危机。最终的结果,武则天把裴炎打成谋反者,并在洛阳斩于都亭。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但是他对于武则天长期亲政显然颇有不满,或者他已经从武则天的言行中嗅出了某些问题。扬州事变之前,武承嗣请求太后追封武氏祖先,设立武氏七庙,武则天竟然允许。裴炎不同意,谏曰:“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显然,裴炎感觉到武则天有吕后之谋。但是,他阻挡不了武则天。

扬州事变发生后,裴炎的外甥薛仲璋参与其中。但是,对于平定扬州事变,裴炎态度消极。太后问计于裴炎,裴炎的回答是:“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平定扬州事变,裴炎的看法是只要太后还政于帝,事变自然平息。这个看法,看上去跟徐敬业的说法很有联系性。这之后,武则天决定除掉裴炎,就维护自身的最高权力而言,显然具有必然性。

裴炎是否存在谋反问题,朝中大臣有的积极表态,有的消极表态,政治站队再次发生。证明裴炎不反的,就是裴炎的人,证明裴炎谋反的人,就是太后的人。当初,一起参加废黜中宗的大将军程务挺正在前线,听说裴炎下狱,立刻上表为裴炎说情,结果武则天派人赴军中斩杀程务挺。《资治通鉴》特意记载到,突厥人听说程务挺死了特别高兴,因为武则天帮他们除掉了一个厉害的对手。

此后,根据《唐统纪》的记载,太后召群臣谓曰:“朕事先帝二十余年,忧天下至矣!公卿富贵,皆朕与之;天下安乐,皆朕长养之。及先帝弃群臣,以天下托顾于朕!卿辈有受遗老臣,倔强难制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徐敬业者乎?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革心事朕,无为天下笑。”群臣顿首,不敢仰视,曰:“为太后所使。”

对于此段文字,司马光的说法是“恐武后不至轻浅如此”,武则天所言,还是很有道理的,裴炎、徐敬业和程务挺三人,确实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在杀戮之后,武则天当然希望达到震慑效果,只有杀一儆百,才能确保今后的统治。

至此,武则天的最高权力已经获得全面证明,而这才是武则天称帝的真正条件。在传统政治的游戏中,拥有最高权力永远是政治的核心,至于什么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并不是最让人关心的。男女老幼,谁在掌控最高权力,这事真的重要吗?有些时候,比如宦官专权的时代,即使明知道就是宦官当政,从官场群臣到社会大众也是反对者少,顺应者众。原理很简单,在那个时代,政治权力属于政治游戏,在这个项目中,绝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外。既然平时就不参与,有事变发生的时候,社会最自然的态度只能是冷淡。

传统政治中,领袖人物是政治的关键。武则天所重视的裴炎等三人,她称之为人望。在高宗去世之后,具有领袖地位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出将入相的劉仁轨。

武则天对刘仁轨的重视很明显。废黜中宗之后,武则天立刻发令,让刘仁轨离开政治中心洛阳,派他专知西京留守,这是担心刘仁轨在洛阳对自己不安全,尽管她会强调西京如何重要。刘仁轨似乎也感觉到了问题,所以他给武则天写信,专门讲了吕后故事,“以申规戒”。武则天获信十分重视,不仅亲自写了回信,说吕后遗臭万年,自己绝不会步其后尘,并且派自己的侄子亲自送信到西京长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仁轨这样的朝中老臣,是武则天很小心提防的。

等到裴炎谋反案件出来以后,武则天的一个使者到长安,名叫姜嗣宗。刘仁轨问洛阳的事,当时裴炎已经入狱。姜嗣宗跟刘仁轨说:“我早就看出来裴炎有问题。”刘仁轨说:“使人真的发觉了?”姜嗣宗很肯定地说:“是。”对于这种势利小人,刘仁轨很讨厌,但他却不能向武则天发火,只能借姜嗣宗这种小人物撒气。于是,他让姜嗣宗带一封信给朝廷,武则天一看,内容是:姜嗣宗知道裴炎谋反但不报告。武则天下令,在裴炎被斩杀的地方绞死姜嗣宗。

武则天夺得了最高权力,镇压工具都在她的指挥之下。现在,即使刘仁轨察觉到武则天的吕后阴谋,也只能放弃抵抗。刘仁轨在程务挺被杀后不久,老病而死。他未能见到武则天称帝,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幸运吧!因为此后武则天的政治发展,已经无人能够阻挡。不要说称帝,如果有比皇帝更尊贵的称号,武则天都可以顺利获得。拥戴者,如同春日野草,层出不穷。拥戴的方法与说辞,一定花样翻新,滚滚而来。

武则天称帝是政治事件,要寻找其中奥秘,深刻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的文化生态:唯强是从,强权即真理。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事变太后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武则天的遗嘱
好事变“坏”事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
看脚说话
从『九·二二』锄奸到『八·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