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巅峰时代的蒙古重装骑兵

2022-05-30王勇

领导文萃 2022年16期
关键词:轻骑兵金朝骑兵

王勇

蒙古军队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队伍,他们实施宏伟的战略,赢得了无数次的战斗胜利,征服了幅员广大的区域。以至于从东欧的波兰、匈牙利至俄罗斯,从西亚的小亚细亚至叙利亚,从波斯至远东中国,从日本至缅甸,这些广大区域中生活的各个民族,竟然都在对抗这样一个可怕的敌人。

弓与箭是草原骑兵们最核心的武器,蒙古人当然也不例外。蒙古战士从4岁开始,就会拥有自己的弓与箭,未来这种武器将伴随着自己的一生。

蒙古骑兵骑乘长毛不畏寒冷、高度仅1.32米至1.42米的矮壮蒙古马。这种马肌肉发达,耐力非常好,这就给蒙古骑射手提供了一个比骑兵肉搏战更优越的、可以较长时间奔驰的稳定射击平台。这种马几乎可以吃任何品质的饲料,食物短缺时可以只食用草料甚至树皮,这对于长距离的快速行军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蒙古人不需要大量运输饲料,他们通常在一天快结束的时候让马匹自行觅食,这样他们就可以发动快速的长距离袭击。当然这也有缺陷,蒙古马较为矮小,相比较大的品种,比如中亚或西亚的高大战马,前者的爆发力不足。因此,崛起前的蒙古骑兵更适合作为轻骑兵射手,而非突击型的重装骑兵。

仅拥有轻骑兵射手的蒙古骑兵是无法完成这样宏大的征服的。成吉思汗在1206年前,统一蒙古各部时的骑兵也主要是使用披甲或不披甲的轻骑兵。但在对北方其他游牧民族不断的军事胜利下,蒙古骑兵的装备也在不断提高。

蒙古骑兵原先的铁札甲与铁鳞甲是较少的,但他们向南开始实现对金朝成功的打击及西征之后,一切都不同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是通过各部落间残酷战争诞生出来的杀戮机器,而金朝主要军事成员已经随猛安谋克制度的破败而衰落。金朝过去以精锐骑兵为主力的军队中,此时更多的则是步兵。但对于自身信心十足的金朝军队仍沉迷于过去辉煌的历史,与进犯的蒙古骑兵展开大规模的会战。金朝拥有更好的装备,却连战连败,损失了大量的马匹与装备。之后,金朝又由于过度地畏惧而放弃了北方的防线,原有的群牧监数十万匹马匹被蒙古军所获,大量城市也失陷于蒙古人之手。依靠大量缴获的装备与城中俘获的工匠,以及充足而优秀的骑兵兵源,这个时期的蒙古军队逐步建立起一支大规模的、同轻弓骑兵一样令世界惊惧的重骑兵。

蒙古重騎兵也与轻骑兵一样装备着强力的复合弓,不同的是,他们拥有几乎与弓一样重要的长骑矛。一部分骑矛很可能采用了中国宋朝或者金朝的一些技术设计,比如拥有一个倒钩,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敌人从马鞍上拖下。蒙古重骑兵也配有盾牌,一般是小圆盾,有资料显示这些盾牌多用于重骑兵下马作战。当他们下马作战——特别是在攻城战时,也会使用大型的皮盾或者柳条盾牌。在副武器方面,钉头锤、狼牙棒等重型打击钝器非常受蒙古重骑兵欢迎。除此以外,他们也携带当时逐步在西亚、中亚、东亚流行的骑兵用曲身弯刀。不过,轻型的弯刀或标枪多为蒙古轻骑兵的装备。

在通过征战获得了大量中亚与金朝的重札甲后,蒙古重骑兵呈现出与中原重骑兵相似的装备——兜鍪、披膊、身甲、腿裙齐备也就不足为奇了。札甲由大量的铁甲片组成,在甲片中穿孔用皮革条编在一起,是非常典型的东方式札甲。蒙古重骑兵也会使用铁片更小、编缀在整片皮革上的细鳞甲。资料显示,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蒙古重骑兵的甲衣更长,有点像唐朝重骑兵那样,远远超过膝盖。蒙古重骑兵也有颈部保护,一部分资料显示护颈是宽大的,甚至覆盖至肩膀并且绕过下巴下方。但波斯方面的资料则显示,蒙古重骑兵的护颈是相对小型的。

蒙古重骑兵是随着不断的扩张与胜利强化的精锐骑兵,其彪悍与作战素质的高超是无与伦比的。但就单兵而言,蒙古重骑兵从装备与战术上来说,并非超越金、宋、西夏的重骑兵,也不比拥有传统中亚重骑兵文化的王国,如花剌子模等更强大。或许从装甲特别是马匹装甲上,蒙古重型具装骑兵较这些偏重重甲的对手还略轻一些。蒙古重骑兵真正可怕的装备是与其轻骑兵一样,随着所获草场与马匹资源的不断扩张,拥有的数量惊人的马匹。除了原本不太擅长作为突击型重骑兵使用的较为矮壮的蒙古马,蒙古军队还拥有中亚与东北亚那些身材高大、强壮的战马。且根据上述蒙古草原民族的习俗,蒙古军队在行军时会携带数量庞大的马群一齐行进。曾在7世纪,作为中国王朝养马之最的唐朝军队可以做到精锐部队如朔方、河西军“一人两匹”。而曾以庞大骑兵称雄的金朝骑兵也可以做到“备养副马”,一名骑兵二匹战马。但他们引以为豪的马匹数量在蒙古骑兵面前均黯然失色。

每一名蒙古骑兵都拥有几匹备用马,最少的也拥有两匹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的后面,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进行时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按接力的方式进行的。采用这种极为有效率的方式,只要行军的线路中具备草场,就能保证蒙古军队无与伦比的战略机动性。1241年,速不台指挥的蒙古军队,只花了3天时间就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来到多瑙河流域的格兰附近,行程180英里。路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很深的积雪,而且这还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行军。这种机动性,即使是马匹充足的对手也无法做到,更别提诸多仍缺乏马匹的敌人。一些同时代游牧民族也装备了大量的马匹,但装备、军事纪律及训练又大大逊色于已经崛起的蒙古。

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蒙古骑兵纵横天下仅依靠他们的轻骑兵。实际上在蒙古开始西征之时,蒙古重骑兵已经占到了骑兵总数的40%,重骑兵也装备有弓箭,但最重要的任务是突击并且使用重型打击武器参与肉搏格斗。另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蒙古第二次西征面对匈牙利、波兰以及条顿骑士团是以轻弓骑兵击败了欧洲重骑兵。事实上13世纪的西欧模式重骑兵,仅仅是身穿全身锁甲的骑士,并非15世纪之后全身板甲的骑士。他们的主要马匹都不披铠甲,只有少量骑兵使用了锁甲马铠。当时西欧骑士比起装备重型铁质札甲或鳞甲,披挂皮甲马铠的蒙古重骑兵,实际上装甲更轻。西欧骑士面对蒙古重骑兵唯一称道的就是他们的“站立式夹枪冲锋”战术,但就这种战术,在大多数时候也被蒙古轻弓骑兵和蒙古重骑兵的良好配合所瓦解。

无论是西方史料,或是来自中国的史料,都有蒙古骑兵除了骑射也非常重视冲击的详细记载。据《黑鞑事略》记载:“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轻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冲。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方其冲敌之时,乃迁延时刻,为布兵左右于后之计。兵既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方八面响应齐力,一时俱撞。”显示了重骑兵冲击战术在蒙古骑兵作战体系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轻弓骑兵与重骑兵的配合之前已经被无数民族演绎过。先通过轻弓骑兵的箭雨覆盖,两翼包抄,削弱及诱敌,然后重骑兵伺机发动决定性突击。无论是公元前的帕提亚王国,还是波斯萨珊帝国,或是突厥人的游牧骑兵,都有这样的配合。但蒙古轻弓骑兵与重骑兵的配合是建立在严酷的军事纪律和训练之上的,较当时其他游牧民族发挥得更为完美。蒙古名将哲别与速不台的第一次攻俄之战,充分显示了这种铁一般的军事纪律,以及决战中蒙古重骑兵的重要性。

(摘自《文史天地》)

猜你喜欢

轻骑兵金朝骑兵
骑兵政委 邓永耀
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轻骑兵”
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轻骑兵”
骑兵之败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草原文艺轻骑兵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
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