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2022-05-30王羽毛
王羽毛
摘要: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农业农村部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实施,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火灾风险隐患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东北平原地区农村构建现代化的火灾防控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以东北平原地区农村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特点为切入点,结合火灾防控体系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深入探寻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的构建路径,并对其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进而为强化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能力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路径
近年来,我国聚力开展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东北平原地区的农业建设发展更是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优化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产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火灾防控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地区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直接关系东北平原地区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对解决农村地区火灾防控问题,创造安全稳定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平原地区农村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特点
东北平原地区因土壤肥沃被誉为“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农耕生产区域,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以及四季分明的农耕节奏使得该地区农村火灾风险隐患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房屋建筑耐火等级普遍偏低
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绝大多数为自建住房,房屋材料多为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基本框架及门窗为木质结构搭配,建筑物整体的耐火等级普遍偏低。受东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影响,冬季取暖时段为5~6个月,最为普遍的取暖方式为火炕、灶台或者火炉,引火材料为废弃木料、树枝、农作物秸秆等。可以说,东北平原地区农村房屋建筑结构和内部充满了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且受农耕村落自然形成影响,农村住宅的密集度普遍偏高,鳞次栉比的房屋形态更不利于火灾的防控和扑救,一旦失火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二)输电线路普遍存在老化现象
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绝大多数输电线路均构建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化发展,农村用电负荷急剧攀升,各种家用电器和工业用电的激增,给东北平原地区农村输电线路带来了严重的负荷,给原本就相对老化、年久失修的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的运行压力,并且农村大多采用刀闸开关,结构简单、性能单一,在超负荷运载情况下不能自主断电,电火安全隐患显著增多,致使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电火事故时有发生。
(三)农耕习惯存在较大火灾隐患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区域,玉米、高粱和水稻是其重要的种植作物,每当秋收之后,农村田间就会堆积大量的秸秆,大部分农民会依照传统农耕习惯对残留下来的秸秆就地焚烧或者来年春耕之前进行焚烧,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虽然会给田地增添养分,但也极易引发平原火灾或者森林火灾。一些地区新兴的生物产能企业集中回收和存储大量秸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引发的火灾,但是形成大型露天堆垛极易发生阴燃,此类火灾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四)时段性季节性火灾特点突出
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的火灾爆发时间也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时间特点。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集中爆发在清明节时段,受传统风俗影响,村民在清明节前会烧黄纸祭奠故去的亲人,再加上清明节处于春季季风气候时期,极易造成火灾蔓延;另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秋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十分干燥,火炉、电炉取暖使用火、用电量急剧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火灾事故,因此秋冬季也是东北平原地区火灾高频爆发的季节时段。
二、火灾防控体系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抑制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农村地区的火灾防控能力,坚持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安全风险隐患,因此东北平原地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开展必须建立在研究火灾防控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上。
(一)火灾防控体系的基本概念
火灾防控是一种以预防性控制为主的消防概念,是为了改善某一个体或区域消防安全防范能力,通过构建规范化的执行标准和系统化的执行流程而构成的一种火灾防控工作整体。火灾防控体系就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在公民的共同参与下,以维护区域消防安全为目标,以排除火灾安全风险隐患为具体工作内容,适应消防法治体系建设,贯彻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整合区域消防资源,落实社会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机制,推进消防应急救援的整体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运行,是提升区域整体消防防控联动能力的根本保障。
(二)火灾防控体系的理论基础
火灾防控体系构建需要有对区域火灾形势实现动态可控的能力,因此其架构设计需运用系统论观点、应急管理理论观点以及公共安全理论观点,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首先,系统论观点就是需要将火灾防控体系中的制度、责任、管控、宣传、保障、治理、工作考核以及应急救援内容进行关联整合,形成一套整体性运行机制;其次,应急管理理论观点就是火灾防控体系需要形成预警与监测、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救援与处置、灾后重建与恢复四个递阶过程,形成完整的工作框架;最后,公共安全理论观点就是为区域火灾防控构建一个健康、优质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三、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的构建路径
为了更好地提升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的火灾防控能力,要深度结合东北平原地区农村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特点,结合火灾防控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有效策略构建针对性的火灾防控体系。
(一)加强农村消防资源的整合建设
首先,需加强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消防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实现农村与城镇的协调统一发展,积极推动农村消防通信、消防管网以及消防水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整合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消防资源,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气象、公安等部门进行紧密配合,解决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季节性高发阶段的消防一次性投入不足问题,以交通劝导站、抗旱巡逻车和农业生产四轮车等为载体,构建临时性“編外”消防队伍,完成季节性火灾高发阶段的火灾防控管制工作和初期火灾扑救任务。
(二)加强农村消防力量的社会化发展建设
东北平原地区幅员辽阔,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不能依赖消防救援机构的“单打独斗”,需要充分加强农村消防力量的社会化发展,形成全面联动,进而形成良好的火灾防控局面。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要立足于农耕人员、护林人员等人力资源,构建农村人防联动体系,强化重点防火区域和重点防火时段的协助巡逻防护工作以及协助安检工作,并承担初期火灾扑救工作;另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要构建志愿消防队伍,并形成完善的三级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村落微型消防站,重点关注“三合一”场所、农家乐场所、“老、弱、病、残、障”群体,确保农村消防管控无死角。
(三)优化农村地区火灾防控组织结构
东北平原地区农村需不断固化和夯实基层网格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乡镇消防救援委员会、农村派出所及村屯组织人员的消防意识,狠抓农村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进而形成“全民消防”联勤联动机制。同时,东北平原地区农村需强化和规范村屯消防工作的“网格化”组织架构建设,以村委会为载体,形成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积极将基层干部发展为“消防监督员”,突出其在基层消防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作用,扩大自检、自查、自改的隐患排查整改优势,不断优化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组织结构,形成良好的消防管控环境基础。
四、东北平原地区农村构建长效性火灾防控体系的建议
此外,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还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的长效运转机制,进而推动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强化宏观政策主导作用
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构建需要强化政府宏观政策的主导作用,借助“十四五规划”有利契机,将农村消防管控工作纳入经济发展建设的同步规划中来。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突出将农村消防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以年为基准,通过签订年度消防工作责任书、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等形式,明确责任、推动落实;以季度为基准,定期召开消防救援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视情纳入政府常务会议,对当前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的消防安全形势以及火灾防控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深入和细致的研判,总结重点、难点和堵点;将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与考评范畴当中,引导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建设方向。
(二)明确消防职责标准化链条
东北平原地区应该建立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消防工作、消防救援机构定期报告工作的“双定期”机制,制定计划和规划,制定各级党政和行业部门消防安全“职责清单”和“工作清单”;各级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构建明确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形成规范化的责任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党政同责”,推行“一岗双责”,从严“失职追责”,进而在东北平原地区形成明确的消防职责标准化链条,全面夯实农村消防管控工作,提升火灾防控体系建设效率。
(三)完善火灾隐患管控排查机制
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体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火灾风险隐患管控排查机制,秉承“先急后缓”和“先重后轻”的基本原则,重点关注农村火灾防控高风险点、隐患集中点和可能引发重特大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区域。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需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及老旧房屋集中区域的排查整治力度,结合现实需要,采取派驻专职人员、设立小型站、现代化物联网技术管控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强化人员居住区域的火灾防控;另一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农村需要借力严控秸秆焚烧、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易地扶贫搬迁、农村自建房监管等民生工程,同步改进完善农村火灾防控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扩大宣传广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的火灾风险系数。
五、结语
东北平原地区农村进行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对降低其火灾发生概率,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在充分分析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火灾防控体系相关专业理论观点,研究出更加科学、有效、全面的火灾防控体系,落实切实有效的火灾防控措施,并立足于长远,致力于农村火灾防控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进而为提升东北平原地区农村火灾防控水平,优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安全环境奠定坚实的消防安全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永祥.如何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J].消防界(电子版),2017(11):64-65.
[2]刘学.一起农村火灾事故调查引发的农村消防安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61-62.
[3]林福林,王志文.农村老旧民房电气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J].城市建筑,2020,17(26):193-194.
[4]常保卫,刘中一.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火灾形势与预防对策[J].消防技術与产品信息,2018,31(0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