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 应急演练现状与建议

2022-05-30胡双双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演练应急食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愈发重视,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广泛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是指组织者创建虚拟的食品安全事故情境,引导参演者完成对安全事故及事后评估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评估应急预案是否合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善应急机制。根据现行政策法规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各年度均需要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机制,提高事故应急能力。但是结合现状来看,目前各地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仍存在一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现状

1.国外现状。美国在应急演练方面的研究与起步发展时间较早,相关制度较为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并且注重反思与改进。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于21世纪初将其并入国土安全部,制定相关演练项目。演练内容与形式丰富,不仅包括常规实操演练,也包括三维模拟、仿真模拟等演练方法,并且需要参演者完成培训证书获取资质证明方可上岗。此外,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具备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民众也具有高度参与性,信息透明公开,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演练方案,演练工作以预防为主。不同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关法规有所不同,欧盟会制定相应规划对各成员国相关制度法规进行调整,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相关工作的透明度提供保障。

2.国内现状。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日渐趋于完善,相关科研机构研发出模块化快检箱,适用于多种场景的应急演练。同时,高通量快筛技术、信息实战演练系统、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等先进技术、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演练效果,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真实场景,但是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应用频率较低。在应急演练培训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指导各级政府开展200余次演练活动,同时有相关方案、指南作为指导。近年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门对应急演练评估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已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协作、联合应急演练等手段,不断提高区域应急处置水平。同时,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国务院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方案》已将食品安全应急演练纳入应急处置能力考核体系,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另外,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已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起步较晚,经验有所不足,缺乏指导性方针、政策文件,演练范本较为匮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应急演练已成为评估应急预案、完善机制、锻炼人员素质的主要方法,也是解决食品安全事故相关问题的主要手段。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能力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整体机制、资金及人员保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应急演练方案、管理理念及创新等方面。

二、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开展现状,对我国应急演练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问题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尚未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相关法规对应急演练制定了综合性规定,同时国务院也出台相关指南方针,均为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但是尚未出台用于指导应急演练的技术规范性文件,因此无法实现应急演练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但是应急预案中对应急演练的要求尚未明确,所以不同地区的应急预案存在一定的不同,难以确保演练效果,协调开展事故应急演练的难度较大。

2.演练工作过于注重程序而忽视结果。结合现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主要特征为示范性演练,检验性与研究性演练较为匮乏,过于注重程序,忽视结果。演练多按照脚本方案进行,随机性演练较少,侧重點在脚本的编排方面,但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案例少之又少,所以难以充分发挥出演练的真正作用。除此之外,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脚本也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且层次水平偏低,一级响应十分少见,难以达到实践锻炼的效果。

3.缺乏对演练效果的合理评估。结合我国应急演练现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主要以按部就班的模式为主,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无法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虽然能够通过领导点评、专家点评等方式评估演练效果,但是缺乏专业第三方机构的深入评价,无法发现应急响应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也就无法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4.培训宣传力度明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人民群众是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目击者,但是结合现状分析,公众的应急意识明显不足,未得到重视,相关部门也未积极组织与开展应急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同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参演人员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主,企业职工与公众较少参与,积极性较差,针对企业及公众的应急演练培训也明显不足。

5.演练形式过于单一。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参演人员的积极性,锻炼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演练实效。但是目前我国应急演练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桌面推演、实战演练为主。桌面推演是一种形式单一、成本较低的讨论式演练方法,紧迫感不足,难以切实锻炼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实战演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较高,因此开展频率较低,参演者过于依赖脚本,效果也不理想。由于演练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多情景模拟、辅助决策等,因此目前的应急演练效果不佳。

三、解决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问题的建议

1.提高应急演练体系的顶层设计水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推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政策法规及标准的落实,明确应急演练的技术标准,保证应急演练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比如,近年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建设指南,为市场监管领域应急管理标准的明确提供了指导。

首先,需要对演练方案的设计标准加以明确,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在安全事故诱因的视角上进行分析,针对性设计演练方案,全面覆盖危险因素。其次,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风险问题,评估危害严重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等要素,明确需要防范的安全事故,应用相应的故事情节,生成完善的演练方案。例如瘦肉精事件通过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主要问题体现在生产企业食品原料存放不合理、灭菌与冷却不规范;养殖企业出栏前检疫工作不全面、冷库中肉品串货;流通企业环境不达标,未做好通风措施等。在设计过程中将以上风险因素纳入演练的方案和内容中。另外,为了确保跨区域、跨领域应急演练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中心,通过应急演练中心全面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领域的资源,建立完善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加强不同领域的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不断提高应急响应的实战能力。只有接近真实情况和实际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演练效果。而多数情况下,真实的安全事故并非某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所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是关键一环。为此,在制订演练方案时,需要对参演者保密事故的发生原因,确保参演人员并不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际应急能力。同时,对真实安全事故的处置需要做到及时有效,所以也需要明确演练时间范围,避免过长。结合现状分析,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时,虽然演练前能够做到保密事故原因,但是为演练人员调查事故所提供的资料以一次性提供为主,资料涵盖全部内容,很容易帮助参演人员提前分析原因,与实际要求不符。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组织者可以为参演队伍提供信息资料,但是要有意识地设定一些具有迷惑性的信息,模拟真实应急处理环境,之后根据参演队伍在各环节的表现进行评分,主要流程包括:组织者发放信息资料、参演队伍索取资料、分析研判。首先,组织者为演练人员发放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及相关背景资料,内容主要为中毒人员人数、症状表现、初诊结果等。为了提高调查难度,恶意设置多个场所,午餐、晚餐可设置在不同场所。其次,参演队伍根据工作要求索取相关信息资料。组织者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库,具体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时间、从业人员及病理标本采集情况、检验结果、生产企业现场调查情况、食品流通环节调查情况、农产品调查情况以及屠宰企业现场调查情况等。参演队伍索取一个要素信息便为其提供一个,避免一次性全部提供,从而重点评估参演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理效率。最后,参演队伍认真分析案例,需要利用专业知识与资料信息进行研判,明确处置过程的重点要点,提出调查结果,明确判定理由,找出相关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并提出处罚意见与依据。组织者对参演人员所得结论及工作能力、效率进行评分,发现不足时,应提出改进建议。

另外,為了避免参演人员过于依赖脚本,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如模块化管理模式等,即针对不同模块使用随机抽签、随机启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应急演练效果。

3.实现对应急演练全程的科学评估。传统评估方式较为单一,整体效果不理想,因此评估方需要尽可能来自多个领域,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从而对应急演练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保证评估得到有效反馈,并在相应时间内编制完成整改报告。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或者第三方专业机构加以指导,进一步纠正工作人员的不足,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4.丰富与创新应急演练的方式方法。首先,需要注重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或者智能辅助研判系统,对应急演练方案设计、演练评估进行优化;采用VR技术开展演练互动,强化参演人员的沉浸感与体验感。其次,改进演练形式,使形式更加灵活,如可以采用竞赛形式的演练方法,不同地市级共同开展演练活动,通过竞赛促进各方进步。

综上,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仍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以重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应急体系、规范指南等,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应急演练水平,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提供保障。

作者简介:胡双双(1992-),女,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演练应急食品
首次演练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食品造假必严惩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未雨绸缪演练忙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