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2022-05-30叶小舟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叶小舟

摘 要:最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银行制度逐渐建立健全,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盈利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间,监管制度比较严格,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言产生了制约,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其中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在过去,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不够严格,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扩张创造了条件,部分商业城市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比较大,与国有银行相比處于弱势。鉴于此,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背景及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活跃状态,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促进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发展,不论是银行的规模和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提升,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速度得到了最大提升,但对风险控制管理方面中仍处于弱势。第二,在当代,信用管理直接影响信用经济时代的发展和提升。在信用经济的影响下,融资市场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不仅为信用类业务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银行发展带来了信用风险,因此,需要提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向常态化发展,不但注重速度的提升,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市场竞争热议激烈,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和水平不高,缺乏大量资金支持,容易引发破产,因此,这些中小型企业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源。中小型企业能否稳步发展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为了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发展得更好,应想方设法降低不利按贷款影响,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一、信用风险概述

1.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就是人们常说的违约风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金融风险。贷款人或者责任方,因为某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无法按照约定履行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就构成了违约有,很可能单方对交易银行投资方产生负面影响,遭到损失。因此,信用风险定义中,涵盖了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所有可能承担风险的主体,这说明债务人由于履约能力产生变化,造成债务市场价值变动,而这种变动属于被动承担风险。

2.信用风险的成因

(1) 对风险的判断能力不足

在贷款过程中,会先进行相关审核,但是由于评审人员对风险缺乏认识,容易做出主观判断,为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在十年间银行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势头迅猛,也为相关审批人员带来了大量的审批经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总结出评判结果。评审人员可以根据利用工作经验,综合市场环境产品信息、企业文化、担保内容等判断出企业在未来所承担的风险,做出贷款或不贷款的决定,但这种判断往往具有主观特点,缺少客观依据,近几年银行经济发展有下降的趋势,与过去十年相比有很大落差,这与经验判断法不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经验判断法能够快速对当前风险进行判断,但随着发展其弊端也逐渐凸显,虽然有统计模型支持评判结果,但很难适应市场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对相关业务负责人的风险激励制度不合理

以前商业银行多采取激励制度,主要根据业绩进行奖励,激励相关职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继续扩大贷款规模,但忽略了信用风险的影响。在黄金发展时期,金融企业运营收入和收益不断攀升,贷款出现的坏账概率较小,银行更愿意提供高额贷款获取较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并未预见信用风险的影响,增加了城市银行的风险。随着客户集群、行业集群、区域集群的密集提升,潜在风险也逐渐增大,但银行内部考核机制并没有随着市场变化而进行调整,仍是按照盈利的程度进行引导,盲目的扩大投资规模,以获取最大收益,经营风险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区域平稳,过去积累的大规模贷款潜在风险逐渐暴露,企业发展遭到的打击。

二、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与方法方面

虽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独特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改进了传统信用管理方法,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导向性和执行能力欠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管理体系和政策制度相对完善,但在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方面由于监管不到位,过于形式化,所以行业信用风险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上升。其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性。虽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债务重组、剥离和核销,并没有将现代信息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运营过程中。

2.信贷资产质量控制方面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方面受到信用风险影响,对资产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信用资产从“正常”转化为不良贷款的速度提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机构中,中次级类贷款比例增加,且增长速度过快。仅用了五年时间,就从40.74%增加到了73.01%,一方面说明最近几年来,次级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信贷资产有恶化的趋势,这方面能够通过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迁徙率得到进一步证明。第二,从整体上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虽然在迁徙率低于其他银行,但并不能否认迁徙率的总水平较高的问题,其中不良贷款内部关注类和可疑类不良贷款有向下迁移的迹象,很有可能增加信用风险。

3.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方面

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不良增长态势得到了控制,但有的区域和行业不良贷款率仍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个别地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按照不良贷款进行区域划分,可以发现,浙江和上海两地不良贷款率明显偏高,尽管贷款比例没有明显升高,但也表明区域信用风险管理仍有不足之处,严重影响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贷款呈现行业性差异,贷款额占比较高的企业,贷款质量偏差。从我国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行业分布可以看出,批发零售行业和制造业贷款比例较高,高达30%且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整体贷款质量的提升。

4.信用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方面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信息风险防控方面有两大弱点,一是缺少风险防控数据信息;二是缺乏完善的基础信息系统。国外先进城市商业银行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基础,完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帮助银行合理降低信用风险,减少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促进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几乎都已经建立了全球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行业信息、区域信息、产品信息的实时更新,提升数据的真实靠性。另外,通过全球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信息查询功能及统计功能,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针对风险防控体系,仍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影响信息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无法提供完整且准确的数据,甚至出现信息不一致的情况,阻碍了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和相互协作,这也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先进的技术手段无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影响信息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影响日后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

1.加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各级管理层在日常经营中进行指导,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在日常工作中,应明确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潜在的风险,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降低损失,提升收益。应改变以往经营方式,避免出现只追求利润而不注重资产质量的做法,应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降低损失。另外,银行从业人员应重视风险管理临沂市的培养,自觉遵守金融服务领域的流程和制度。信用风险意识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每个从业人员都应主动参与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提升自身识别风险的能力。最后,需要制定完善的操守准则并让员工自觉遵守,约束自己的行为。

2.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 制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明确的信用风险预期目标。不同地区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对信用风险的认知情况,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构建统一的管理风险目标,由全行上下共同去实施,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要注意,管理风险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可盲目效仿其他银行做法,需要经过多方论证去确立目标,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第二,要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当确立好信用风险管理目标之后,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目标的实现。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如下几点:在承受范围内的信用风险阈值;管理组织的建立与职责分化、权力机构的互相约束;寻找权威的外部第三方组织制定信用风险管理审计制度。

(2) 完善数据基础,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总结以往经验可知,我国中小银行在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质量不达标,数据收集资料少等,为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就要求中小银行积极构建数据库,并不断完善库内有关数据信息,使数据涉及到各行各业,在信用风险评测时能够有据可循。为提高数据的参考价值,在进行数据库构建的过程中,必须统一标准进行数据管理,除此之外,为保证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采用IT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风险管理模型。而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下设的管理组织要同监管组织机构创立重要信息共享平台,平台本身具有评估客户有关信息真实性的作用,能够帮助银行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

3.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当地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还要遵守相关信贷政策,防止集中贷款问题,做好区域以及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最终提升整体信贷资产质量。首先,信贷资产结构的优化,以防信贷资产集中问题。跟随上市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张,股权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渐向着跨地区经营趋势发展,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之间不再局限于当地的经营发展,不断扩展到其他城市,对此就要关注信贷资产处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配置,以防信贷资产集中问题。其次,强化重点区域与行业不良贷款的管控。如前文所述,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会出现不良贷款集中现象,对此需要隐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案,并强化信贷周期内的整体信用风险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信用风险管控。

除此以外,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在面对信用风险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帮助其更好地应对风险。首先,明确自身市场定位。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明确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了解其他银行的业务结构,进行业务互补。其次,进行业务转型。对盈利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改革发展模式,拓展中间业务,降低各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率,减轻资产导致的信用风险压力。以经济改革为依托,业务结构向着多元化发展,拓展自身功能。最后,重点突出区域特色。结合国家经济政策发展形势,勇于担当经济改革重任,进行业务优化重组,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改变当前单一的资金供应模式,重视并发挥好城商行与中小型企业自然关联的性质,持续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面的高质量金融业务。

4.加强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现阶段全球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创新并投入各行业中应用,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信用风险识别、度量和处置理念的结合,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应立足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一是不断完善企业基础数据库,注重开发银行大数据平台。城市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立足当地的优势,及时更新和完善企业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也为先进度量方法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支持。二是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和创新。充分利用企业基础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应用高水平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如常用的KMV信用监管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等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与传统的专家判断法和信用评级法相结合,逐步开发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自动监视系统等智能管理系统,提高对信用风险识别和度量和自动管理的能力。三是逐步建立一套多層次的信用风险分担制度,在利用担保、抵押和质押等传统的信用风险转移方法的同时,重视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在风险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指标来看,在整体上保持较低水平,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仍处于上升的态势。货币迁徙率较高也反映出不良贷款质量下降。贷款不良比例在逐渐上升。在拨备覆盖率方面,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显著高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有效提升了对风险抵御能力。与此同时,在信息用风险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管理方法滞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贷款资产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都影响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发展,应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发展状况构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内部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实践和创新,从整体上提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振武.农商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上旬),2022(4):80-82.

[2]张瑞稳,邢春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银行业景气度的调节作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48-57.

[3]王桂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1.

[4]向伟.信用风险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与对策——评法律出版社《民法典时代商业银行贷款合规管理指南》[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8):后插4.

[5]梁夕言,陈真子.信用风险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1(13):171-173.

[6]李晓庆.城市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6):97-98.

[7]谭红军.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1.

[8]陈航.WH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2021.

[9]邓博.A城市商业银行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21.

[10]杨光宇.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基于修正的KMV模型[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改革
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PPP项目发行中期票据的可能性与信用风险分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测度的不确定性DE-KMV模型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