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学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策略
2022-05-30马晓红
马晓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能够让学生强化身体素质,认识到劳动价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家校共育提高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的劳动素养,并展开具体措施的讨论,在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让学生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家校共育;劳动素养;中学生;提高策略
想要实现家校共育之下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就必须结合不同学校的地域特色,寻求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际操作的引导,将劳动教育的作用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个人心理状态等,紧跟教育方针政策,寻求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找准甘南藏区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育方案进行完善与创新,给更多的甘南藏区学校实践研究提供有力的借鉴与参考。
一、家校共育下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预期效果与作用
(一)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提升
新时代下,学校应该遵循新的教学理念展开教育,“五育”并举,加大办学力度,强化学校的各项制度、措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教育公平和更多的学习资源。甘南藏区学校利用家校共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时,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平台,给教师发展自己和迎接挑战的机会;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利用寄宿管理的优势,让学生强化独立能力。学校也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尽可能地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满足学生成长所需的各项条件。学校要注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检验,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管控,让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让学生在住校期间得到健康成长,养成不骄不躁、勤奋勇敢的品格,通过温馨、严谨的管控方式让学生成长在优质的环境氛围当中。
(二)师资团队科学专业的体现
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能缓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压力,改变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劳动素养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地删减掉那些烦琐、重复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让自己的教学更加轻松。同时,这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带给学生更加温暖、更为人性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越发和谐。在这种和谐氛围中,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的教学从单一朝着多元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建起家校联系的桥梁,能强化教师沟通能力和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教师也会成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人,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教育不再是学校的“单打独斗”,也不再是教师独自承担的事情。教师也能够强化自身的信念感和教育使命感,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转变自身的旧观念,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不当认识,促进家校共育一体化,助力教育合力的形成。长此以往,教师教学会更为人性化,也会带给学生更多新的可能。
(三)给学生的劳动素养带来整体提高
在甘南藏区学校的家校共育中,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原本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而在经历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整理后,学生有了全新的改变,不仅包括身体素质,还包括心理健康发展,这些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化、与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处理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的建设,甚至是对未来融入社会以及终身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助力。
1.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家校共育之下,学生比以往拥有了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美好品质,能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强化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以培养劳动素养为切入点,全方位提高自己,借助劳动学习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从而让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冷靜应对。
2.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共育能够强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也能够改善学生和家长的亲子关系,让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家庭形成协调与平衡能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掌握语言的艺术,体会到社交的魅力,具备自信心,掌握沟通密码;从劳动角度去理解种种社会现象,体会教师和家长的辛苦,懂得感恩,进而提高情商,更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
3.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灵建设
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重视强身健体,优化身体素质,同时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更好地缓解学习当中的压力,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勇于面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甘南藏区寄宿制生活可以让学生拥有大量和同龄人一起成长的时间,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顺遂。
4.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融合度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劳动素养能够让他们顺利地和以后的发展接轨,包括以后融入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真正彻底进入职场时,良好的劳动素养能够带给学生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够对劳动实践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当中,真正懂得感恩,并且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栋梁之才。
二、以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学为切入点探讨培养中学生劳动素养的策略
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除了节日和寒暑假,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学校。因此,学生生活的重点区域还在校园。但同时,我们不可忽略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顺利衔接,引导学生在课时与非课时两种不同的阶段充分借助教师和家长的引领作用,对周围的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同时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进而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重视劳动素养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魅力所在,认识到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甚至是社会各成员都应该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创建能够充分发展劳动素养的良好环境。
(一)校方
1.学校的具体措施
校方需要全力支持家校共育的协同育人政策,从主观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全校师生重视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尤其是甘南藏区,很多家长对学校的发展期望很高,为此学校必须不断创新、勇于改革,扩大办学社会效应,充分满足社会、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密切沟通,能够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和合作力度,促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能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计划,增强学校的教育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所以学校一方面可以从政策入手,将培养劳动素养的一系列计划提上日程,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让教师有去外地学习和考察的机会,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等,并为我所用,带给学校发展更多可能。一方面还应该完善教师的培育方案,对教师的审核以及晋升机制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让教师队伍端正学术意识。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重视学校的体育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在师生有与劳动相关活动的条件要求时,要尽可能提供相关的场地、经费等;在宿舍方面,要加强管理,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和个人心理建设加大管控力度,确保学生的成长没有后顾之忧。
2.教师的具体职责
教师在家校共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联合家长共同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培养。教师要明确掌握劳动的特征以及基本的劳动知识,设计合理的劳动项目及其教育方案,并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劳动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行具体的形式体现,合理地设计劳动形式,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也可以利用甘南藏区的地方特色,带领学生去户外探索,并设置一些相关的小任务等。在实践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能够缓解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将劳动内容和书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实践的快乐,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和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可以通过“家校路路通”与家长建立联系,包括建立微信群、QQ群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情况以及住宿的情况,也要在节假日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询问学生在家中的成长情况,充分打造“家校一体化”教育新格局,让学生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放假期间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一些不重视子女劳动素养培养的家长,应该加大引导力度,引导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采取积极的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耐心和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全局的把控力。
(二)家庭
家长应该充分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待,要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之中成长。孩子们步入中学,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各種生活小窍门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家务劳动,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拥有勤劳的美好品质,也应该学会基本的礼仪,如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等,能够在和人相处时更加得心应手。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劳动素养的培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也应该对孩子进行关于劳动的严肃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拥有一定的判断力。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带给孩子更多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的汲取,如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孩子搜索劳动发展史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家长需要和老师多沟通、多配合,充分接受教师的引导,为孩子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三)学生个人
要想提高劳动素养,学生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工作,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能够学会更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勤奋刻苦的品质,并将这种品质带到学习和生活当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能够面对学习与生活之中的挑战和困难,能够在劳动的过程当中更加热爱生活,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寄宿制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同龄人在一起成长,所以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智商和情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其每天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去迎接新的生活,多阅读一些丰富的课外书籍,利用互联网下载正能量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资料。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形成更强大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逐步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总结
家校共育下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各方要协同合作,在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当中完善、提升教育学生的各种制度,让学生真正和时代接轨、和社会接轨,通过劳动素养的提升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3).
[2]鲍忠良.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3(8).
[3]“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4]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6-8.
[5]畦依凡,王贤娴.再论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0-35.
[6]桑新民.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159-16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甘南藏区寄宿制中学家校共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以卓尼县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7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