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30程军
程军
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数据审计的高度重视,基层审计机关逐渐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积极落实《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及其他文件精神,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拓展了数据采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提高了基层审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现实意义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审计数据、审计人员、审计平台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探究改善基层审计机关现有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基层审计机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与借鉴。
在我国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计划的新形势下,大数据技术在基层审计机关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在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弥补传统审计模式中的数据采集、处理等弊端,不断创新、优化审计思路,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精准性、时效性以及有效性,为全面落实审计工作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与基础。因此,如何引进科学、有效的大数据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精准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已成为新时期基层审计单位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难题。
一、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
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审计部门是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特点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通常情况下,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公共财政以及单位经济运行管理的基本需求。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基层审计机关因受到自身经济条件、审计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依旧存在审计工作落实效果不佳、审计监督不到位、审计工作接触面较小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而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之中,不仅是新时期基层审计单位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精准挖掘基层审计机关的潜在数据,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
(二)可以有效应对新时代发展挑战
基于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条件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在信息采集、存储的环节中,只有全面分析与研究数据变动情况,深度剖析数据变化趋势的根源,才能为改善、优化运营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而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审计模式中的细节疏漏,加快信息数据传输与共享,提高审计结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创新审计思维,拓展审计业务范围,促使基层审计机关更好地应对新时代下的发展挑战。
(三)可以优化创新基层审计工作思路
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行业数据结构、数据处理模式、审计方式、审计思维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可以立足单位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数据处理模式、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状态,优化、创新基层审计工作思路,并从海量的财务数据资料中,筛选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进行审计,最终实现对基层审计机关内部数据的全方位、动态化管控,切实保障审计工作的落实质量。
二、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制度层面的因素
由于审计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繁琐、部门较多、信息数据较为庞大,基层审计机关想要保证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或审计小组,全面负责相应的大数据审计工作。但是,受传统审计管理模式与审计思维的限制,很多基层审计机关缺乏对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进而导致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十分混乱,甚至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难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工作对基层审计机关转型升级的实际效用。
(二)审计人员层面的因素
就我国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现状来看,很多基层审计机关依旧存在审计认识不足、审计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大数据审计意识较为薄弱。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方式与审计环境虽发生了实质性变革,但部分基层审计人员仍存在对大数据审计认识不足的情况,错误认为大数据审计是在原有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或大数据信息审计系统,按照相关的审计标准与审计流程,对本单位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致使大数据审计工作只停留在较为浅顯的表面形式。
其二,因基层审计机关管理层缺乏对大数据审计的重视,没有定期组织有关大数据审计的系统化学习及培训活动,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大数据审计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大数据审计的业务流程与技术要点,加上部分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审计经验不足、对审计项目数据的敏锐性较弱,这些都会对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三,大数据审计人才十分匮乏。当前,大多数审计机关一方面面临着大数据审计人员少、信息化人才不足、审计项目和工作任务重的问题。在实践中,不仅需要对大数据审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整理,还要兼顾信息化系统、网络设备、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管理与维护,这些无疑会增加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无法具备充足的时间、精力对大数据审计进行创新和摸索;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大数据审计效果的各项因素,也没有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展开相应的技术培训、专项培训、外出进修等多元化教育工作,进而导致其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大数据审计需要。
(三)审计数据层面的因素
受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很多基层审计机关除了存在制度层面、人才层面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审计数据归集困难、数据获取渠道较窄、审计资源共享效率较低等问题。其中,审计数据归集困难主要体现在基层审计机关虽开发、构建了诸多的信息化业财管理系统,但因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链条,进而导致审计部门在数据采集方面面临着诸多阻碍,无法确保大数据审计的分析效率与整体效果;数据获取渠道较窄主要体现在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处于自身业务需要与保密需要,往往会出现不愿共享完整数据或者共享数据恶意改动的情况,不仅会增加审计获取方面的误差,还会阻碍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至于审计资源共享效率较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因自身经济水平和专业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审计信息系统,加上审计数据的复杂性较高,数据处理系统无法兼容,使得审计资料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失真、数据丢失的情况,从而直接影响基层审计机关的大数据审计效果。
(四)审计平台层面的因素
不同于传统的审计管理模式,大数据审计工作普遍具备一定的高效性、共享性以及交互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基層审计机关只有立足单位整体,严格按照国家部门的审计流程、审计准则和操作流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信息化审计平台,才能在加快信息传输的同时,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然而在实际落实环节中,由于基层审计机关缺乏信息化技术人才和先进的防范措施,无法及时更新平台或系统中的管理漏洞,使得信息化系统面临着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难以保证内部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
三、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管理制度
针对制度层面问题,基层审计机关必须积极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的审计经验与审计模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审计要求,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管理制度,细化大数据审计模式下的业务规范与技术规范,明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定期报送电子数据的工作机制以及数据分析、保密规定。首先,加强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在实践中,基层审计机关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至大数据审计层面,并成立专门的大数据审计部门或审计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审计工作制度、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授权、数据分级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积极探究审计报告撰写、审计取证、审计风险防范等审计实务,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化、创新审计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方法,拓展大数据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同时,还需要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机制,确保大数据审计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权责到人。
(二)加强大数据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大数据审计人才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落实质量。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制定长效的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可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入手:第一,通过建立完善的审计人才选拔制度、聘用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积极吸纳、引进专业素养丰富、专业技能扎实、职业素养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优化基层审计机关的人才组织结构。第二,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有关审计分析、信息系统应用、财经知识、金融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化学习或专项培训,帮助审计人员树立与时俱进的审计思维,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精准掌握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审计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数字化审计的相关要求。第三,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指派审计干部外出进修、聘请专家深入单位指导以及计算机审计知识考试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视野,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实践能力。第四,基层审计机关必须通过推行审计干部轮岗机制,打破各科室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系统合作,充分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潜力,逐渐打造一支精通审计专业知识与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审计队伍,努力夯实基层审计机关的队伍建设。
(三)强化大数据审计信息数据安全
为保证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基层审计机关需要在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审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积极引进大数据审计理念与审计思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技术优势。另外,为有效防范审计数据丢失、失真、篡改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基层审计机关以信息数据保密原则为核心,优化、创新数据分析模式,增设网络系统加密授权等级,深入开展跨系统或跨区域数据分析,并以风险导向和绩效管理为切入点,灵活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多维分析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审计数据分析体系,在保证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实现对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全方位、动态化监督管控。
(四)积极搭建大数据审计信息平台
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审计机关的大数据审计水平,做好海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汇总、整体等工作,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新兴技术,不断提高各部门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深度挖掘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合理控制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成本支出。在此基础上,基层审计机关需要明确大数据审计的标准与需求,做好各类基础数据的存储、传输、共享工作,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置在审计模式创新、研究层面。同时,基层审计机关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一体化审计平台,还应保证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等信息的完整与真实,借助智能化财务办公软件,对财务财套数据库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的工作效用。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政务数字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及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主动转变审计思维,积极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的审计模式与实践经验,以大数据战略规划为导向,将大数据技术与审计工作相结合。并且,通过建立完善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强化审计数据信息安全、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大数据审计信息平台等对策,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落实质量,为基层审计机关高效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