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2-05-30刘桂芳
刘桂芳
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现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立足实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困境,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长奠定基础,因此现阶段的教育在实践过程当中更加强调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和塑造,而问题意识则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培养方向。
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可以调动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在问题分析、研究、探讨的过程当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现阶段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给予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仍旧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想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对优化路径作出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历史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影响教学的走向以及教学在实践开展过程当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等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的推广和落实,现阶段很多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想要真正解决教育困境就需要从学生的能力素养出发对教育进行优化和调整,但是很多教师仍旧无法有效地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这就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知识理论背诵下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并没有有效了解历史知识,死记硬背的方法虽然让学生在选择题上优势更加鲜明,但是在主观题上学生往往无法有效解决,进而导致学生的学科素养仍旧较为欠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
教师的教学方法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但是就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教师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并没有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另一方面大大消解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于课堂上,同时学生对于知识概念的消化理解能力相对偏弱,这就导致历史知识学习在学生眼中是分散的,学生的知识并没有形成体系,常常会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
(三)成绩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束缚
在初中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中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学校领导,都更加关注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种成绩方面的约束和影响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强调理论背诵,同时受分值影响,历史学科在学生和教师眼中的地位远远落后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分给历史学习太多的时间,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对偏弱,进而让历史教学陷入了恶性循环。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情境化教學发现问题
情境化是在初中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从本质上讲历史学习趣味性是相对较高的,因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跨越时间的洪流,打破空间的限制,接触更多的伟人,了解更多的事件,但是从形式和需求上看学习历史又较为枯燥,在很多学生眼中历史只是一段又一段需要反复背诵且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为此很多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关注死记硬背,分析如何有效地区分知识点,学生并没有深入探究历史知识,对历史的认知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文字,这就导致历史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乏味、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避免这一问题,让枯燥性、抽象性的文字概念知识转变成具象化、形象化的视觉呈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情境构建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发现历史问题,进而调动学生思考和分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学科思维。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盛唐气象”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和音频资源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唐朝当时的社会,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唐朝时期我国国力鼎盛,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为什么唐朝到最后会覆灭,唐朝又是因为什么覆灭的,让学生内心产生问题,进而对唐朝这一时代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埋下问题的种子,学生会更加全面地分析视频当中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哪些问题导致唐朝灭亡,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对于后续的“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节课的讲解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影响,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思维和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教学衔接更加紧凑,让历史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体系。
(二)氛围营造让学生提出问题
归根结底,问题意识培养最终的作用主体还是学生,想要有效地塑造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在问题思考、分析、解决的过程当中强化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就现阶段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甚至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因为在学生眼中教师是严肃的,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更无法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想要解决这一困境,教师就需要从课堂教学氛围上着手,当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进一步拉近,学生也更愿意提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困惑,进而在有效交互的过程当中既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式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入,让教学氛围得到有效提升。
以“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展开课前预习,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分发导学案,明确课前预习的任务,并且利用网络渠道向学生发送微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有更多的感悟和借鉴,进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会发现在导学案当中有一些任务自己是无法有效完成的,同时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知识点认知不够清晰,学生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这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在共同交流沟通和分析的过程当中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观点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让学生搭建学习伙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讨能力等多项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在这种激烈的讨论和分析过程当中学生学习具备一定的探索空间、分析空间和思考时间,课堂氛围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之后学生也更愿意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自身的问题,结合教师的引导,让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评价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学评价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上有较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主要可以从评价理念和评价形式两个角度着手展开,首先从评价理念上讲,教师需要以鼓励式评价和引导式评价为重要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过程当中充分认可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学科自信,同时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通过评价理念的优化让评价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进一步提高。
其次从评价形式的角度来分析,教师除了需要引入教师的评价外,还需要引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形式的引入,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势和别人的问题,通过评价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激活,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观察的过程当中提高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问题思维。
历史作为一门文学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实践过程当中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困境,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奠定好基础,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动力和保障,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意识到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且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调节和优化,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