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分析

2022-05-30季沈怡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混龄游戏户外幼儿园教学

季沈怡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从混龄户外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出发,对合理策划游戏、科学管理活动材料、循序渐进引导混龄游戏进行分析;其次,探讨教师应从两方面创设户外混龄活动课程,包括探索教育新思路、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最后,阐述实践中应采取的策略,具体有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合理设置游戏环境、创新户外游戏模式、加强对幼儿指导并鼓励幼儿跨班互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户外;混龄游戏

户外混龄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近年来为适应教育深化改革而创新的活动,因传统户外活动已不能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混龄游戏脱颖而出。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该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进行游戏时,对其思考能力与相互合作能力有极大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时,要全面遵循自愿原則,让其自行挑选伙伴进行游戏体验,将选择权交给幼儿。

1   户外混龄游戏的前期准备

1.1合理策划游戏

为了混龄游戏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提前制订游戏计划,借助不同场地有针对性地策划游戏。对游戏区的功能设置,要提供给幼儿科学安全的玩耍环境。例如,对草地、路面、走廊等进行合理规划,在有沙石的场地可以创建一个王国城堡。通过建设场地多功能游戏区域,可让幼儿在选择游戏时不受人数限制,自由玩耍。可通过自然环境设置游戏,利用园区现有的植物进行分区,草坪、树木都可以设置游戏。教师设置户外游戏时应注意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有区别地设置游戏难易程度。并根据身心发展情况不同来制定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科学设定,可以显现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根据不同发展层次,对游戏科学策划,以寻求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契合点。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提前对幼儿性格特点进行调查,以便为其提供适合的游戏活动。与此同时,进行混龄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预防准备,并在实际游戏中及时观察游戏进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在下次活动前对其整改。

1.2科学管理活动材料

在进行游戏前期准备工作时,教师需要对活动材料有计划地合理摆放。将游戏活动所需要的道具器材完成分类后放置在各个游戏区域,不仅利于幼儿观察选择,还能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在合作游戏中,实现对活动材料的有效使用。与此同时,供幼儿游戏的材料应做到及时盘点,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做好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

1.3循序渐进引导混龄游戏

在进行户外混龄游戏时,教师应采用由点到面的方式,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游戏。在道具与场地都规划好后,应从各班级单独进行活动,再到年级混合游戏,最后实现园内幼儿集体参加活动。初次尝试混龄游戏时,教师应注意易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使户外游戏成为常规固定的一种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游戏区有选择地站位,在制作好游戏区域规划图后,实现教师对整个园区的游戏功能分布有深刻印象。

2   创设有效户外混龄活动课程

2.1探索教育新思路

学前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幼儿园时期正是培养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受到的教育对幼儿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幼儿园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户外混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教育思路,通过对常规活动的创新,使幼儿在进行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其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混龄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集体游戏时锻炼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还能够以团队协作形式完成游戏,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良好品格。通过对活动目的探索,将游戏中的精神尽可能传递到混龄活动中,并在游戏创设时,以幼儿的体验为主,对游戏功能区合理创新,通过新奇的组织方式释放幼儿天性。在传统的游戏中细化环节,对游戏道具进行改良,做到一种道具多种玩法,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以此年龄段幼儿的天性为根本,探索适合幼儿教育的特色课程,在保证教育课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对教育课程进行科学有效创新。

2.2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前提是有固定场地,可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玩耍。通过混龄活动实现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相互合作。在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幼儿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幼儿在活动时可以学习到知识与技能,进而促进其综合发展。游戏合作对性格养成有一定作用,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良好学习方式养成奠定基础。另外,创设教学内容新形式,也有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户外课程通常具有互动性与自主性,能够丰富幼儿游戏体验。互动游戏有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同时对其团队协作与创造能力有极大帮助,使得幼儿在多种游戏类型的混龄游戏中能够保持有序进行。

3   户外混龄游戏模式的开展策略

3.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进行有序混龄游戏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教育观念对户外游戏是有重要影响的。教育观念应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可以促进混龄活动的合理开展。教师先进的理念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渗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与共同协作能力有极大帮助。例如,虽然从表面上看幼儿园的活动种类非常丰富,但游戏的实质无非就是两种:一是放养式游戏,二是领导式游戏。两种游戏方式在幼儿实际进行游戏时会遇到种种问题,都有优势与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化幼儿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幼儿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与自主性,在进行混龄活动时,要革除传统游戏的弊端。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将所有幼儿集合起来,告知游戏规则后让其可自主选择游戏种类、场地和游戏伙伴。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意愿原则,不做干预,将选择权利与空间交给幼儿。幼儿通过此类游戏模式能够学习到传统游戏中没有的新技能,同时通过独特的游戏环境学习到更多知识。长期进行此类游戏,可以明显看出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并且能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个人素质。

通过种种情况来看,更新教师的传统教学内容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是课程创新的重要手段。户外游戏活动的科学创设能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自主选择权能够使其在混龄游戏中获得自由,对综合素质提升有一定作用,有效提高幼儿对混龄游戏模式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当中,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需要。

3.2合理设置游戏环境

场地是游戏活动组成的重要部分,若游戏功能区玩耍方式单一,会导致幼儿逐渐失去对户外游戏的兴趣,活动场地的精心设置能够提升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策划混龄活动时,需要教师注重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游戏的适应能力,尽量选择符合年龄段特征的游戏,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提供种类丰富的游戏活动,进而引导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设计游戏时要对周围环境充分重视,为游戏增添学习空间。全体幼儿同时活动时,要为其提供丰富的游戏种类,与此同时,教师应不断搜集游戏新资源,以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在实际进行混龄活动时,教师应准备足够的游戏道具与场景,在创设混龄活动时积极思考并合理规划。例如,可以使用自然环境因素丰富游戏活动。秋天来临时,组织开展果实采摘活动,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通过具体实践提升幼儿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空场地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尊重他们的想法,培养其创造与创新能力。在创建场地活动区域时,应使区域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对其科学设置并合理规划功能。

3.3创新户外游戏模式

实现户外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保证混龄游戏模式的合理性,还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经验创新户外游戏种类,使得幼儿能够积累游戏经验。为混龄活动可以有序进行,在选择游戏模式时,应注意幼儿本身发展需要。例如,在制定游戏方案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分组情况,还要考虑场地功能区的游戏人数限制。科学管理游戏场地,避免游戏人数过多对游戏设备造成损坏。对游戏规则也要合理制定,规则制定是户外游戏能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幼儿在不清楚游戏规则时,难免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对同一道具争抢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游戏制度以确保混龄活动高质量完成。教师还要注意对功能区可进行游戏的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有时间规则限定能减少幼儿在一个游戏场地长时间停留的现象。为减少霸占游戏器材的不良情况出现,教师在创设游戏时应充分讨论,换位思考研究出解决对策,为混龄游戏活动做出合理策划。

要使户外游戏活动合理创设,顺利开展混龄游戏模式,教师在活动策划与创新游戏方面需要提供一个科学且可执行性高的方案。优秀的方案能够使游戏模式受到幼儿欢迎,而且方案中的教育理念也会反作用于幼儿,实现混龄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

3.4加强对幼儿的指导

混龄游戏的开展离不开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和教师的悉心指导。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辅导,不放过每个可以教育幼儿向更好发展的机会,以此从本质上提高混龄游戏的质量。教师在观察时,应注意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因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存在差异,在混龄游戏时可能会出现矛盾与冲突,不同小组之间或个别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会使营造的轻松愉快氛围被打破。通过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时,场地、道具、玩伴等种种因素都会导致幼儿发生冲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调节。教师在介入调节时,首先要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然后聆听幼儿的实际需要,最后找到正确调节矛盾的方法。教師在调节的同时需要制止错误行为,教会幼儿应有谦让与互相帮助的品德。教师需要具备解决突发状况的能力,积极面对问题,以此保证混龄游戏的有序进行,使得幼儿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面对丰富多样的游戏种类,幼儿进行游戏的方式会有所不同,通过游戏方法的积累,求异思维会得到极大发展,求异过程也是创新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不同游戏模式的操作。通过分享交流勇于表达意见与想法,在游戏创新突破中提升能力。在初次尝试游戏时,教师与幼儿都会面临难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的办法并付诸实践。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注重游戏体验的提升,使户外游戏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在游戏时使用的道具与体育器材极大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热情,提高了幼儿游戏参与积极性。不同类型的游戏模式有着不同的吸引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通过对多种游戏的体验,保持思考与探索的好习惯,建立持久的兴趣爱好。游戏中教师应及时记录幼儿的行为特点,以便观察其发展需求,探求发展的整体方向。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游戏优化时应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与性格特点改进,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幼儿园能够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3.5鼓励幼儿跨班互动

在混龄游戏开始之初,小班幼儿可能因为不能及时适应游戏环境而产生对户外活动的排斥。为缓解此类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大班幼儿主动邀请小班幼儿加入。例如,大班幼儿可以与小班幼儿一起看书,利用大班幼儿的知识储备较多来给小班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等。通过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积极互动来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通过混龄游戏不断深入,小班幼儿对活动不再有排斥心理,能够与大班幼儿友善相处,在进行游戏时,大、中、小班幼儿彼此合作,一同体验游戏,更好地为混龄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提供契机。

混龄游戏的进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小组之间的团队配合来完成游戏任务,能够有效建立团结友爱的环境。例如,在举行推轮胎游戏时,由于小班幼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力气小,可以通过大班与小班幼儿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游戏,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与配合,实现游戏的价值。也可以利用幼儿的模仿心理来进行游戏活动。实际活动时,小班幼儿会有意识地模仿大班幼儿的语言与行为表现,进而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游戏,结合幼儿之间的模仿能力合理设计游戏难度,针对小班幼儿运动能力有所不足的情况,通过混龄游戏实现游戏乐趣。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中,带领幼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游戏能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混龄游戏可充分提升幼儿思考能力,开发智力,并为以后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混龄活动是对传统户外活动的有效创新,有利于促进情感交流,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实现能力的共同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活动不断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并通过正确指导,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薇巍.在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中培养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2):128.

[2]尤静.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18):34-35.

[3]沈茜茜,马洁.混龄同嬉 和美共生——泰州市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园本化研究[J].好家长,2021(68):22-24.

猜你喜欢

混龄游戏户外幼儿园教学
我的游戏我做主
以安全掌舵 让健康航行
我园混班混龄户外运动组织策略初探
慧玩、慧学、慧生活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幼儿户外游戏的初探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