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的新声

2022-05-30余是乎

环球人物 2022年19期
关键词:长津湖战狼家国

余是乎

人组成了家国,人创造了时代。越是主旋律,越要回归人性,观众方能在大时代的故事里找到共情。

35年前,“主旋律电影”一词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1987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提出“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两年后,《开国大典》横空出世,中国电影人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旅。经过数次转型、尝试,终于在艺术形式和票房口碑上斩获佳绩:《战狼2》《红海行动》《长津湖》,近5年的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冠军中,主旋律独占鳌头。

今年国庆档,同样是主旋律电影的天下。多部大片同日定档:改编自利比亚撤侨的《万里归途》、致敬工业英雄的《钢铁意志》,以及展现基层动人群像的《平凡英雄》。多样化、类型化、商业化,已经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声。

从电影内容来看,近些年主旋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性化。首先是故事题材的拓宽。“十七年电影”时期注重典型人物宣传,《小兵张嘎》《地道战》《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讲求朴素、直接的传递;八九十年代的《开国大典》《横空出世》《黄河绝恋》,是工业和艺术层面的结合探索;到了《建国大业》,主旋律有了更多商业元素。

如今,从《战狼》《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夺冠》,主旋律电影的脚本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政治范畴,涉及各行各业。大银幕上不再只是红色英雄的主旋律,更是每一个平凡英雄的主旋律。

其次,是人物塑造上的个性化。曾几何时,主旋律电影一度被贴上“脸谱化”的标签。军人必须一板一眼,好人必须完美无瑕,这些角色令人敬仰,但也少了一份可爱。而《战狼》的票房奇迹,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冷锋有着邻家坏小子痞痞的样子,也会自大、自恋,但这不妨碍他在生死关头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气概。《长津湖》里,我们看到朝鲜战场上一群“小兵”的蜕变,他们身上有莽撞、怯懦、耍小聪明等人性的本能,但當他们为了家国冲锋陷阵、奔向战火,我们看到超越人性的无畏精神——从庙堂到江湖,从英雄到草根,主旋律更有人情味了。

最后,是叙事和拍摄上的市场化。除了内地导演的自身进化,2017年刘伟强拍摄《建军大业》,2020年陈可辛执导《夺冠》,2021年徐克、林超贤参与《长津湖》,香港导演为主旋律注入新活力。不论是大场面的调度,还是镜头语言的运用,或是情节切换的设置,如今的主旋律电影,已经具备了国际化、工业化的素质——它不再是中国故事的独舞,而是电影艺术的融通。

人组成了家国,人创造了时代。越是主旋律,越要回归人性,观众方能在大时代的故事里找到共情。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崛起,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崛起,也是中国电影人在数十年摸索后找回的初心。

当然,摆在主旋律电影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让电影更有时代性地体现当下?如何将主旋律与类型片更好结合?如何让中国故事扬帆出海?这都是主旋律的下一篇章,也是中国电影进化路上的下一站。

猜你喜欢

长津湖战狼家国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战狼2》主旋律叙事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表现
古代“特种战”:每一场都是一部《战狼》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吕建民 《战狼》背后的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