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舞台
2022-05-30何德平
何德平
在小学阶段,新课标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倾听,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然而,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不重视,仅在口语交际课程中开展口语交际的训练,而忽视了口语交际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章可以说是阅读的核心,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组织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口语交际有效地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探讨、表演对白、展开文本内容的辩论等,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挖掘教材中交际素材训练学生口语交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贯穿于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扩展练习等环节中,以促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交际素材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1. 指导观察文中插图,掌握表达顺序。小语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而且其内容信息往往要胜于文字。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教学中利用课文插图,并且图文结合,充分展示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先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了解插图,然后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进行有序描述。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中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一幅插图,让学生明确图上是谁?他的外貌是怎样的?他正在干什么?当时的环境怎么样?你打算怎样描述出来?然后老师出示一句话:这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組织语言。这样学生就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幅图画。有的根据图中的景色想象出了在静谧的夏夜瓜田里的美丽风光;有的根据图中闰土的样子准确描绘出了闰土的外貌;还有的同学发挥想象将闰土如何刺猹的动作详细地讲述了出来。在这一系列的叙述中,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图画的内容;然后对照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词用得好?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2. 理解文中重点语段,模仿表达方式。在众多课文中,有些具体的语段在结构或句式上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文语段,迁移内容,模仿其表达结构和方式进行口语训练。
例如,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有这么一段话:“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先让学生了解该句的结构特点及表达方式,再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他的……变成了……”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如此练习,让学生在有形的模仿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轮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一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既表现出了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学习了这样的场面描写方式后,笔者随即提出:“随着裁判老师的一声哨响,拔河比赛开始了……”让学生不仅从整体写出现场的热烈气氛,还要具体描写出个别同学拔河时的不同表现。题目和要求一出,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同学们跃跃欲试,想将自己在运动会比赛现场所感受到的说给大家听。最终,学生的表达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很有创意和真情实感。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比赛时我们十分地兴奋又十分地紧张,当哨声一响的时候我们用力一拉,一股强大的力量涌上来,我们毫不松懈。有的面红耳赤;有的暴出几根青筋;有的用力把持住现有的位置,拼命向后,脚都倾斜了在鞋上突了出来,好像要把一双好鞋顶破似的。一步步稳健的步子向后踩着。又一股强大的气流把我们队继续往后送,一刹那我们成功了!听!学生说得多么形象多么具体啊!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喜好及感受。
3. 尊重学生个性选择,交流阅读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对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些地方不懂?学完课文后,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这种在个性张扬的情况下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所得,不仅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你对本篇课文中的哪个小故事最感兴趣,并说说原因。梳理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小组交流分享,引导多角度评价人物。这种个性化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很快进入了交流的氛围中,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储备,从而真实轻松地使学生的口语得到了训练。
二、营造参与交际的情境训练学生口语交际
创设情境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办法。创设情境,能够将阅读与实际场景联合起来,在其中增加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能够促使口语交际教学符合生活实际交际场景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交际的实际应用展现的具体魅力,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1. 自由选择角色,在参与表演中进行交际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将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参与交际。这样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掌握语言中的语音、语意和语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把抽象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表达的表演,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而是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扁鹊治病》一课时,在研读扁鹊和蔡桓侯的四次对话的部分,可先让学生自由挑选角色,再让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上台演一演,比比看谁演得恰如其分。演得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在表演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个个都一显身手,能把扁鹊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和蔡桓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样子,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演得淋漓尽致。最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演一演故事中扁鹊和蔡桓侯的对话。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只是会学习表演他所代表对象的动作、情感,也促使他们学会了与别人交谈的方式,使学生在表演中得到了参与的机会,在表演中得到语言的锻炼,在表演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2. 回归生活情境,在参与活动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来传授交际知识。文章是生活的写照。每一位学生都有他生活经验的积累,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就越容易读懂并易于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必要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在活动交流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文章的内容,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月色下散过步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交流。再追问:当你和爸爸妈妈在月下散步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们回忆这样的美好瞬间时脸上都不由得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此刻再恰到好处地导入本课的课题,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一切就水到渠成了。通过真实的情境,能够将阅读文本与学生自身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互动联系的交际情景,促使学生发展自身的语言,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
3. 营造“挑斗”氛围,在参与评论中表达。“评论”是指对人物或事情的评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发现:小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他们对心中某种事物的看法或想法善于评头论足,总想充分地表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些“挑斗”的氛围,让学生在评论中训练交际能力。
例如,《将相和》一课描写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教学时待学生完全了解后,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说说最喜欢谁?并谈谈自己的理由。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再联系文章的内容很快地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早已想发泄或想说的“怨言”终于有机会表达了。交流中,有的说: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从故事中,我发现蔺相如为人宽厚、勇敢机智等方面的优点,而廉颇却不是这样,处处斤斤计较。有的认为:我喜欢廉颇不喜欢蔺相如。因为我知道蔺相如作为赵国文将,当他知道自己的同僚廉颇有缺点后就避而不见,甚至不上朝,可想而知,他没有一定的纪律性;再说,在为人上,知道别人的不足就要帮助别人改正,而他没有……从学生的多种观点中发现学生的想法做法不同,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同。因此,在同學们交流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挑斗”性的说话训练:我眼中的××(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这个说话训练不仅使学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材料,使学生有据可依,有内容可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精心设计训练体系培养学生交际意识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关键点在于学生。因此,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要因素,要提升学生对于口语的积极性,让他们将口语训练作为学习的重点,避免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弱化口语训练。因此,培养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要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让学生通过日常的交流、学习的引导,逐步地热爱表达、善于表达,从而具有交际意识。如针对教学内容中《秋江的晚上》《花牛歌》《延安,我把你追寻》等现代新诗,以诵读的形式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思想的理解,了解时代背景,同时利用诵读,锻炼口语表达规范性。针对《两小儿辩日》《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等小古文,要让学生把握内容基础、理清思路,并从历史发展角度、思想深度等方面,利用现代语言,对作品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通过细致的分析、构建独特的思维表达,锻炼口语交际思维能力。
总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语言交际。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从形式上训练,更要从思维上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交际素材,营造多种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充满整个阅读教学的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