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越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2022-05-30王国梁王在勤庄夕江刘加勤苗全亮

西北园艺·蔬菜 2022年2期
关键词:越夏平菇菌种

王国梁 王在勤 庄夕江 刘加勤 苗全亮

摘   要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本地八九月份主汛期常规露天蔬菜供应淡季,上市的应季蔬菜品种少、产量低,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菜篮子需求。为此,我们根据平菇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经过多次试验探索,克服夏季高温多湿、食用菌栽培的各种病虫害易发、栽培风险高等困难,成功总结出适合平菇越夏丰产栽培先进种植模式,使优质鲜平菇能够在本地八九月份蔬菜淡季及时上市。既满足了淡季市场供应,又能提高菜农的种植收益。

关键词   平菇;越夏;菌种;菌丝;子实体;培养基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在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田园综合体的同时,努力探索推广一些操作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种植效益高的短平快特色种植项目。诸城大多数八九月份主汛期高温多雨,农田积水土壤湿度饱和,大多数露天蔬菜难以生长,即使勉强生长也产量低、质量差,导致此时上市的应季蔬菜品种少、上市量少、总体质量差、价格高,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缓解八九月份蔬菜供应淡季的市场压力,探索推广一些能够及时弥补应季露天大宗蔬菜、满足市场供应的全新生产方式显得非常迫切。近年来,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克服夏季高温多湿、食用菌栽培的各种病虫害多发、栽培风险高等技术难题,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平菇越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1   品种选择与制种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各种病虫害易发,生产上应选择耐高温、适应性强、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的品种,如夏丰3号、夏优2号、高平2号等。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看,夏丰3号性状表现最佳,其菌丝吃料快,出菇整齐,菇柄短,肉厚,色泽黑褐,子实体商品性状好、耐运输、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若栽培规模较大且具备制种技术,可自制原种和栽培种,以降低成本增加栽培效益。若栽培规模较小、又不具备制种技术可则直接从信誉好的制种单位购买栽培种。农户自制种建议从正规科研单位购买试管母种后,再繁育原种和栽培种,这样繁育的菌种质量可靠,降低栽培风险。为能够在八九月上市,原种制备应在6月上旬开始,6月下旬制备栽培种,7月中旬播种。

常用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7.5%,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0.5%,料水比1 ∶ 1.2左右。常用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92.5%,麸皮5%,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0.5%,料水比1 ∶ 1.2左右。培养基(特别是原种培养基)灭菌最好采取高温灭菌法,在压力锅(当温度升至100 ℃时将排气阀轻轻打开排气至温度稳定在100 ℃后再关闭排气阀,以防锅内假压影响灭菌效果。)中保持1.5 kg/cm2压力下,持续1.5~2小时,待压力锅自然降温至常压后打开锅盖并尽量防止菌种瓶(袋)表面受杂菌污染。若采用常温蒸汽灭菌,锅内温度稳定在100 ℃后保持8小时以上,停火后再闷1夜,锅内温度降至常温后方可打开锅盖,并尽量防止菌种瓶(袋)受杂菌污染。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后将菌种瓶(袋)转移到培养室内发菌。此时气温高,防止高温烧菌和杂菌污染是决定菌种制备成败的关键,培养室温度不能高于28 ℃并保持干燥整洁。

2   培养料及菌棚准备

按预计的播种时间,提前1周做好菌畦、菌棚建造和培养料发酵准备工作。 夏季平菇栽培关键是要降低栽培环境的温度,防止高温烧菌,传统的袋栽方式不利降温操作。因此,生产上常选用遮阴拱棚半地下畦栽模式栽培,降温效果好。菌棚应选在远离畜禽养殖场、地势较高、排水便利的土质中壤或更加粘重的场地建造(砂土或砂壤土不利于四周畦墙形态的保持)。

菌棚设计南北向双畦一棚,即先南北向挖两个宽90 cm、深30 cm、中间间隔50 cm的菌畦,挖出的新土在两菌畦的外侧夯筑30 cm高的土墙,两菌畦中间50 cm为走道。菌棚长度10~30 m为宜,最长不超过50 m,否则不利于通风换气。菌畦建好后用6 m长的竹片(若市售竹片长度不够可用两根4 m长的竹片各重叠1.5 m绑扎在一起用),两头插在菌畦外墙外侧50 cm处搭建拱棚,竹片间距不超过40 cm。拱架插完后再纵向用三路竹片将拱架绑扎固定成整体(中间一路、两侧距地面70 cm处各一路),上面覆大棚膜,然后盖两层草帘遮阴。拱棚长度应比菌畦两头各超出1~1.5 m,并用防虫网做成能方便开合的门帘,以防菌蚊及其他昆虫飞入,同时还可减缓穿堂风速度。

本地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芯资源丰富,因此培养料配方以玉米芯为主。配料比:玉米芯68%(用前在阳光下晒3~4天,再用大孔筛粉碎机粉碎备用)、棉籽壳20%、麸皮8%、过磷酸钙1%、生石膏1%、石灰2%,料水比1 ∶ 1.3,拌料后用手紧握,以指缝间有1~2滴水滴下为宜。拌料场设在菌棚附近的整平场地,事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喷洒消毒,场地消毒后所有工作人员进场地时必须穿上事先消毒后的鞋套。将拌好培养料堆放成高1.5 m、宽2 m的料堆,长度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用新塑料膜盖严发酵,约48小时后料堆内温度达到55 ℃以上时翻堆。翻堆时将料堆外层的培养料堆在中心,中间的培养料堆在外层,继续覆膜发酵,每24小时翻堆1次,翻3~4次。若翻堆3~4次后发酵效果不理想,培养料仍然有酸臭味,则需继续发酵,料色呈均匀暗褐色、具糠香味即可准备进畦播种。

3   播种与发菌期管理

播种前1天,给菌畦内灌水,最好用刚抽取的井水,有利于菌畦温度下降。10 cm深,待水全部下渗后,在畦底、四周畦壁和中间走道内撒1遍生石灰,播種时再在畦底、畦壁撒1遍新草木灰,以消毒杀菌、防虫。经过在不同时间、地点栽培实践证明,草木灰遇水后产生的气味对菌蚊等害虫的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同时草木灰所含的各种矿物质是食用菌生长的优质肥料。

夏天白天炎热,不利于培养料进棚前降温。播种最好选择夜间进行,培养料进棚前摊开凉透,最大限度降低菌棚内基础温度。用种量一般按照干料的13%~15%,夏季杂菌滋生快,用种量不可过少,以便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具占领优势,减少杂菌污染几率。播种按照4层菌种3层培养料的方式进行,即播种前在最底撒1层菌种、中间两层、最上边1层。3层培养料厚度相同,播种完3层培养料经过适度压实后总厚度15 cm左右。根据栽培实践,各层菌种的用种比例以最底层1/5、中间两层各1/5、最上层2/5的分布方式最佳。先在畦底播1层菌种、上1层料,再播第2层菌种,用木板压实、压平,然后上第2层培养料,撒第3层菌种后再压实、压平;最后撒第3层培养料播第4层菌种,用木板压实、压平。用木板压培养料时的力度,同一块完整的建筑用砖的最小面压立在培养料上的力度相当,培养料过松、过实都不利于菌丝的正常生长。全部播种完毕后用0.01 mm的新地膜盖严、保水、发菌。

为确保棚内温度不高于30 ℃,可在大棚草帘外再覆盖一层遮阳网,经实践对比,覆盖遮阳网时不要直接盖在大棚草帘上,在草帘外用小竹杆搭起比大棚空间更大的架子,遮阳网盖在另外搭起的架子上,小环境温度降低更为明显。如遇降雨,应及时在草帘外加盖薄膜,以防雨水淋湿草帘压塌大棚。大棚门口的纱网门帘应随时关好,以防菌蚊成虫和其他昆虫飞入。发菌期要经常检查菌畦内有无杂菌污染,如发现及时清除并用生石灰盖严污染处,防止杂菌扩散。

4   出菇期管理及采收

播种后25天左右,菌畦覆膜下面见到大量吐黄水时,将覆膜撤掉,每天在菌畦四周土壤、中间走道上轻轻洒水8~10次,使小环境的湿度保持在90%以上,利于菌丝迅速形成菇蕾,如遇连续阴雨天适当减少洒水次数。现蕾后在菇蕾菌盖直径长到2.5 cm前嚴禁将水直接喷洒到菌盖上,以免造成菇蕾死亡。菌盖直径超过    3 cm后,可适当轻轻喷水。平菇高5 cm以上、菌盖直径超过5 cm且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外沿呈略下翻状态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时尽量一次性将大小菇全部采完。一茬菇全部采完并将杂质清理干净,3天内不喷水,加大通风量,使菌料表面充分干燥。第4~5天连续两天浇1遍透水(最好用刚抽取的井水),以刺激菌丝再次形成菇蕾,一般4~6天后第2茬菇蕾现蕾后按常规出菇管理。出菇3~4茬后,培养料的养分基本耗尽。

5   总结

根据近几年随机样本统计数据,按以上越夏栽培模式种植的平菇,生物学转化率大都在150%~200%以上(按每投入50 kg干料产出鲜菇重量计算),此时上市的鲜菇价格平均在8元/kg以上,作为一种低投入、周期短、易操作的全新种植模式,其栽培效益十分可观。

王国梁,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邮编262200; 王在勤,诸城市南湖生态保护服务中心;庄夕江,刘加勤,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苗全亮,诸城市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

收稿日期:2022-01-04

猜你喜欢

越夏平菇菌种
平菇生长记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平菇种植记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