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科生遇上人工智能
2022-05-30
有这样一群人,纯文科背景的他们行至半路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他们中,有人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博士学位;也有人艰难适应,差点放弃……每个人的转型之路都不平坦,但他们的经历也证明了,人生不是非要在既定的赛道上奔跑。
从中文系本科生到认知科学博士
10年前,当一位中文系教授向黄萱菁推荐本系一名学生,说他立志考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时,这位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以为自己听错了。
虽然黄萱菁研究的领域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不无关系,但一个纯文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深造并非易事,况且,10年前人工智能在国内尚且算不上一个热门学科。究竟是什么让他这样选择?黄萱菁很想知道答案。
几天后,这个名叫钱鹏的学生坐进了黄萱菁的办公室。从传统意义上看,他是个典型的“学霸”,从小成绩优异,高中选读理科,却始终对文史哲兴趣浓厚。高三时,他报名参加了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钱鹏从全国各地的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
钱鹏告诉黄萱菁,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让他有机会涉猎本专业以外的诸多学科,启发了他用跨学科的新视角来看待传统问题,尤其是通过计算的方法了解语言的本质、信息的处理,激发了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这次谈话让黄萱菁印象深刻,她赞赏钱鹏的勇气,也立刻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学生”。但是,在她的实验室里,跨专业来的学生几乎都是理工科背景,纯文科背景的考生“前无古人”。黄萱菁不敢贸然应允,而是默默开始了对钱鹏的考察。这一考察,就是两年。
大三时,钱鹏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换学习,接触到了神经语言学。“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钱鹏转考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决心更加坚定,“未来,学科交叉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钱鹏回到复旦后,黄萱菁开始尝试给他布置一些实验室的工作,从最基础 的标注到更加进阶的内容,钱鹏的完成度总会超出她的预期。他的勤奋也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在钱鹏毕业多年后,黄萱菁和同事交谈时提起他,隔壁办公室的老师还记得,“他就是你们实验室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走的那个学生”……
2015年,本科毕业的钱鹏通过考核,顺利进入黄萱菁的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今年,钱鹏终于取得认知科学博士学位,攀到了这一领域的金字塔顶端。
高等教育中的专业“鄙视链”由来已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主修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学生被称为“文艺呆”,主修工程学或计算机科学的是“技术宅”,讲的也是一种以专业来区分人的“标签”。“但文科和理科之间真的是对立的吗?我的个人感受是,社会的专门化凸显了文理之间的差异,却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它们的共性。”钱鹏说。
真正的挑战“上岸”之后才开始
相比于许多文转理的同学,钱鹏无疑是幸运的。
当钱鹏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同系学妹、刚刚结束大二上学期课程的季雨秋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跨专业深造。
当年,季雨秋因为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得奖,通过自主招生进了复旦。可她进了大学才发现,“原来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毕业后真正靠写作谋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她在学校写新闻稿,去杂志社实习,为学生组织作自媒体宣传……然而,每尝试一次,她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虽然擅长写作,却并不习惯按照范式要求写作,更不喜欢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这让她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丧失殆尽。反倒是大一学生必修的编程课让她兴趣盎然——把自己的想法按照一定的逻辑,用代码串连起来去实现,她喜欢这样有快速反馈的学习和工作。
她给自己规划了三条路径——保研、考研、出国留学。其中,保研是最早进行的。要怎样达到跨专业保研的目标呢?首先要保证中文系课程的成绩名列前茅,才能拿到保研资格,这在高手云集的复旦中文系并不容易。更困难的是,她要在决定跨专业深造和保研考试到来之间的一年里,补上计算机专业学生三年要学的课程。光是这两点,就足以击退大部分萌生过跨专业深造想法的人了。
在选修相关课程和查阅资料时,季雨秋又发现,大多数课程设计和问题答疑对跨专业学习的学生并不友好,就像被“知识诅咒”了一样。因为这些课程往往默认接受知识的人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适合像她这样的“小白”。她就去找适合初学者的学习资源,从零开始,反复啃、反复练,确保自己能够吃准吃透。几乎每一个从纯文科转考理工科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痛苦的过程。最终,季雨秋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录取,拿到了文转理的入场券。
历经千难万险,付出数倍努力后,凤毛麟角的跨专业学子终于“上岸”。可当这些文科背景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时,或许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剛进大学时,季雨秋就很快认清并接受了“自己在复旦只是一个凡人”的定位,对她来讲几乎不存在心理落差。可进入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这样国内一流的实验室继续深造,还来不及享受升学的快乐,迎面而来的压力就让她喘不过气来。
难度进阶的课程让她经常担心自己会有挂科的风险,有段时间她甚至会焦虑到失眠。在这样高手如云的工科强校,她觉得自己最多只能算是“地板水平”。刚进项目组时,她甚至还需要师弟的帮助。
一次,季雨秋苦思冥想、废寝忘食,终于作出了一个模型的雏形,她非常兴奋,甚至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可师弟却开玩笑地告诉她:“师姐,你就像一个专业运动员,其实才刚刚学会捡球而已。”这句话就像往她头上狠狠浇下的一盆凉水,“不,不仅是凉,还有冰块”。往后的日子里,季雨秋总会想起这个“捡球”的比喻。“现在想来,其实是一种身份上的复杂性让我没有安全感,放大了实力上的差距,倒逼我必须更加努力取得成果,才能获得认同。”
那时正逢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暴发,季雨秋常常改代码改到深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睡醒了就继续修改代码、参加评测,几乎每天24小时连轴转。她知道自己必须作出一些成绩,才能在即将到来的秋招中谋得一份心仪的工作。
然而从夏天开始准备的秋招却让她屡屡受挫,她险些要放弃。事情在2021年4月才出现转机,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需要补录一批软件开发岗位的应届生,季雨秋背水一战,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理想,成为了一名算法工程师。
“你要做的只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潜力。这条路即使孤单,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季雨秋说,“无论什么时候改变其实都不晚,一次改变并不能真正左右你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畏惧作出选择和努力。”
(摘自《解放日报》雷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