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机制构建和风险防范
2022-05-30窦曼莉
窦曼莉
摘要: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金融业水平出现差异。文章从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入手,提出推进金融一体化的必要性,就如何构建金融一体化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提出建议,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助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開展。
关键词:京津冀;金融;一体化
一、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
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三个地区都属于人口密集区,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随着人口增多、资源紧缺等矛盾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资产要素分布不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河北省的土地面积远远超过北京市和天津市,但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均收入却远远不及京津地区,收入的差距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京津地区就业,直接导致河北省人口外流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京津冀一体化被提上日程。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表1列出了京津冀地区近5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表2列出了近5年京津冀三地的人均GDP。下文中列示的数据均为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汇总得出。
通过表1可以看出,自2012年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虽然河北和北京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在逐年缩小,2020年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北京市。相比来看,河北和天津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河北的国内生产总值远超过天津国内生产总值,并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出,虽然京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持平, 但人均GDP却在逐年扩大;河北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天津地区,但人均GDP却远不如天津,这直接表明京津冀三地发展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也间接说明天津市和河北省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时候存在激烈的竞争。
(二)人均收入水平差距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表2列出了京津冀地区近5年来的人均收入水平。
通过表2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的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变化趋势一致,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北京市和天津市、北京市和河北省以及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为了进一步平衡三地的生产要素、缩小三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
(三)产业结构差异
第三产业的产值高低是衡量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产业结构是否高级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城市化进程也有重要影响。图1是京津冀三地产业增加值的趋势图。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北京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最高,其次是河北,最后是天津,并且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差距不算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很明显的差异,津冀两地与北京市的差距都比较明显,说明三地生产要素分配不均,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对各地GDP和人均GDP水平的比较结果来看,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增加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河北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增加高于天津,这得益于秦皇岛和承德两个旅游城市很大程度上拉动河北省第三产业的产值,这从侧面反映出区位优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第三产业产值增加的结果来看,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来推进各地经济发展是有效的。
(四)金融业差距
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因素。表4将近几年京津冀三地的金融业增加值做出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金融业增加值远不及北京市,甚至两地年增加值之和还不及北京市一地的金融业年增加值,这说明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金融支持不均衡、金融发展不协调等各种问题,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
以下将重点从金融发展现状、制约金融一体化、如何构建金融一体化等方面介绍金融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现状
(一)金融一体化的概念
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各地区之间通过各种金融活动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形成一个带有整体联动效果的发展。
(二)京津冀金融要素分布不均衡
各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密切相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利用自身优势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资源,直接影响到金融要素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分布,具体表现为银行分支机构总量的分布差距、存贷款总额的差距、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业务量的分布不均等方面。简单讲,行政级别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对金融要素的吸引力越强。
(三)金融市场缺乏规划,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京津冀三地在金融要素上的合作意识淡薄,“中心”思想严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强于合作,都在极力争夺金融人才和市场资源,各地都在紧抓控制权,阻碍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四、制约金融要素分布的因素
(一)定位的影响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有绝对的政策优势,对金融资源吸引力极强。天津市作为直辖市,紧邻北京且有海港资源、大宗商品交易所等优势,也对金融要素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京津两市对金融资源的争夺一直未停止过,都想争夺金融主导权,双方的争夺成为制约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推进的关键因素。而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对金融要素吸引力很弱。
(二)市场开放度的影响
市场开放程度对金融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市场越开放,越能导致金融资源的聚集,再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北京市对各金融机构秉持较为开放的管理态度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自然会吸引各金融机构争相涌入,相比之下,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开放程度较低,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也弱,直接导致金融要素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出现。
(三)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文章2.1和2.2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了比较,并得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天津次之,最后是河北省。文章2.3利用数据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做出比较分析,依旧是北京市产业结构最优,天津第二,河北第三。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该地的金融业发展水平也越高,文章2.4的数据分析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结论。
(四)金融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
信用体系的健全,结算网络的顺畅、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等基础条件,是资金和金融人才等要素流动的基本保障和吸引条件。京津冀三地的金融基础设施水平不等,且分割较为严重。例如放贷系统未能统一实施,贷款修一条贯穿京津冀三地的路,则需要分别在三地银行进行组卷、放贷工作,无形之中造成隐性成本的增加,不利于金融一体化的推进。
五、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构建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催化剂,要高度重视其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那么如何推进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消除区域壁垒,明确金融一体化目标
通过京津冀三地金融合作,在区域内建立金融资源的整合和流动平台,确保在京津冀区域内可实现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但不限于资金、人才、金融科技及金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通过引导金融要素由北京市流向天津市和河北省或者由天津市流向河北省,弥补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金融短板,最终实现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资源优势互补、金融人才自由流动和金融信息共享的机制。同时京津冀三地要在坚持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共赢的观念,在共赢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内金融业的竞争规则,实现京津冀区域内金融业的有效竞争。
(二)建立京津冀利益协调机制,实现金融资源自由流动
金融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会面临区域整体利益和各地局部利益的矛盾,有时局部利益能实现但整体利益未必能实现;又有时整体利益实现了,但各地的局部利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因此,需要建立京津冀金融发展委员会具体负责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充分调动三地在金融合作方面的积极性,集中优势资源解决金融一体化推进中的难题,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比如河北省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做出牺牲,北京市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以及低端产业均转移到河北省,河北省为了配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而接受了这些带有高能耗性质的企业,这时候就可以启动利益补偿机制给予河北省一定的补偿,从金融方面可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的方式为扶持河北省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
(三)建立京津冀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企业信用一体化
在京津冀地区内建立一个跨区域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实现三地产权交易的自由化,加快产权交易速度。跨区域的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区域内各种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共享,破除了地域限制和市场条块分割的现状,最终能确保金融人才、资金和金融创新产品等多种金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且顺畅地流动,这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推进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需要三地加快推进信用评级一体化,这样既能有效地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又能推动跨区域的金融投资活动。
(四)建立京津冀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实现监管服务一体化
各地信息壁垒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金融要素跨区域的自由流动,因此金融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被提上日程。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可以加快区域内资金的流动速度、准确地根据各地现实需要来配置资源,通过信息公开化的影响进一步引导各地金融机构积极走出当地寻找跨区域的投资机会。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可以从金融监管部门、各地政府、金融同业和各跨区域的金融机构四个方面来努力: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交流与协作,重点沟通各地最新的信贷政策以及金融监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等;各地政府信息交流平台着重交流与公示各地重大项目的投资情况,为各地金融机构跨区域信贷做足准备工作;金融同业信息共享由京津冀三地的银行、证券及保险协会牵头组织,在遵循“有序竞争,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异地信贷监测体系,通过共同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在区域内实施银团放贷等基础工作的开斋推动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共享侧重点在客户资源的共享和金融产品的联合营销,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共享系统为其余两地的本机构介绍信用资质良好的客户,也可以通过跨区域的统一金融机构研发创新金融产品,再统一销售,以实现联动营销,最终也达到加速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目的。
六、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风险防范
金融风险防范是推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金融风险对经济的稳定具有超强的杀伤力,可能引起金融动荡,因此在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风险的防范。
(一)提高京津冀各地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
各地金融机构必须充分认识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把风险管理放在整个信贷业务流程中,并认真分析当前跨区域推行的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在采取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后再确定资金投向的地区和行业。
(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风控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直接后果就是呆账、死账的增加,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失,因此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风险和收益成正相关的激励机制也迫在眉睫。内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培育员工风险意识以及加强内部审计力度等措施。
(三)金融信息跨区域沟通渠道畅通
金融风险的出现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越早发现越能早控制,控制越早,风险防范结果就会越好。随着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推进,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以及各地集团公司跨區域投资的行为频繁出现,公开透明的金融信息沟通渠道使各地金融机构及投资方能准确及时地意识到即将发生的投资行为是否有风险,各投资方若都能严格防范自己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则对整个区域内降低区域金融风险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德旭,董捷.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模式选择与运作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03):21-23.
[2]吴涛,李宏瑾.我国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J].南方金融,2011(12):45-46.
[3]孙静,田华杰,王换娥.区域金融合作与京冀金融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3(31):18-20.
(作者单位:蓝海曹妃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