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社会事务,也是一种“学习”

2022-05-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建言在实践中

最近,江西南昌一名大学生在人民网的留言板上,写下了数百字的留言,建议南昌市“增加商业氛围,建立网红城市”。他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还以南昌市民的身份,情深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以献策建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公共事务的关注。

收到留言后,“江西省南昌市委民声通道”很快作出回复:“作为一名学生,重点是学习,希望你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顺利毕业和就业,为社会多作贡献。”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不乏有人奚落提出建议的学生,在这些人眼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是最理想的“学生模板”。

文本解读

角度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与人格完善,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不论是积极关注公共事务,还是公开发表意见,都是当代青年学以致用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思考家乡城建工作的发展方向,收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调研,向政府提出建议,可以说是一堂极好的“社会实践课”。

角度二:成长在实践中积累,成长在实践中磨砺,成长在实践中担当。

这名学生提出的具体措施,只是罗列了一些其他地方已有的做法,“可操作性”确实有所欠缺。但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没经验变成有经验,总要经历实践的过程。如果一味对着书本学习,绝不可能在走出校园后成长为成熟的“社会人”。

角度三:关注公共事务,能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有些学生在个人发展之外,對社会与国家的公共事务同样怀有强烈关心,愿意拿出精力,对相关议题加以关注和思考,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助于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

运用示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一代青年人站在时代舞台中央,肩上扛着使命与荣光。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在科研创新一线,中国青年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澎湃青春的热血;当外军在边境非法侵略挑衅,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国青年冲锋在前、毫不畏缩,彰显青春的担当;身在象牙塔之中,中国青年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积极献策建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努力为青春的梦想而奋斗。神州大地上,一个个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用奋斗的青春奏响追梦的乐章。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建言在实践中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建言“一带一路”融资机制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为河南更出彩建言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树智库标杆,为改革建言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