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创造性思维教学实验创新研究

2022-05-30钱菊

文理导航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认知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真正价值,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创新教学策略,以此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还可充分激发学生绘画创作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教学实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美术学科能力的同时,全方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研究目的

美术学习所应用的是一类特殊的视觉语言,注重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最大差别在于美术学习是一种灵活、无固定标准答案的学习。美术学科的学习活动并非仅为单纯的技术训练,更重视学习方式的获得,教师所展开的美术教学活动须以学生发展、学生生活作为主要对象,学生在美术绘画过程中逐步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并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还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情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课程为每一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艺术课程,也是落实美育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着重于学生素质教育培育,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故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索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过程

以××小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前的情况作为对照,比对实施创新策略后的学生学习情况,综合考量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实践能力,体现创新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

(一)调动学生求知欲,培育学生创造意识

课堂教学为教师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良好的教学基础为收获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各教学环节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组织的好坏,将会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热情,实则为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每位学生均具备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学生的天性,是针对新事物探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针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探究兴趣,将会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诸多问题,并在问题引导下积极展开思考,收获新的答案,丰富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前需做好教学组织,此也为激活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活用具——铅笔线描写》这节课时,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从内容层面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表现视角出发,由于学生认知经验受限,所以学生针对线描的认知仅停留于浅层阶段,对于生动、深入作品的创作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在课堂中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可采取比较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将两幅内容一致、但绘画方式不同的作品向学生展示,两幅作品分别为素描作品与速写作品。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会清晰认知到由于作品表现形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内容设计层面,可将学生喜爱的斧头、马灯等物象引入至教学活动中,此时,教师应在短时间内利用简练的线条完成静物速写作品的绘制,学生将会针对此幅作品的生成过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求知欲望,对于教师所应用的组织方式、绘画方式、表现方式、线条运用方式等产生强烈浓厚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再设计辅导与展示评价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在饱满的学习热情下,绘制美术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势必会引发学生对于深层表现内容的挖掘,并熟练掌握绘画表现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一项重要特点即为多向性思路的形成,培养学生多向性思路的先决条件即为引导学生以多角度观察事物,并积累观察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告知科学的事物观察方法、事物观察顺序,并向学生设定清晰明了的观察任务,鼓励学生对同一事物展开多角度的观察,以此培养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习惯。观察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问题,并产生不同见解,教师应以发展学生自身独立个性作为基础,推动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发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并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学生感性经验、抽象逻辑思维二者关系密切,因此教师针对小学生所展开的美术教育,不可简单地以成人意愿、成人视角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应以充分尊重学生自由表现为先决条件,深度挖掘学生的创作热情、创作本能。小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与成人美术作品相比,更具备想象力与创造性,更为纯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观察中突破客体的外在特点,任意拓展观察视点,不仅可将所见表现在画纸上,也可表现所感、所思,甚至可以将客体幻化为具备鲜活生命力的生物,对学生各审美个性特征充分尊重,始终将學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仅有如此,才能不断激活学生创作原动力,发挥学生智力潜能,不断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创造意识。

(三)发展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能,此也为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了解必要的学习技能,也为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首要前提。若学生针对自己的创造力并未形成深层次认知,将会使得学生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将创造学观点向学生详细阐述,帮助学生认知到自己具备创造潜能,如果不具备创造潜能,则学生脑海中所有的精巧构思无法实现,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更是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自身新教学观的树立,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将以往的“教”学向“悟”学转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为将知识讲透、讲深,利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呆板的美术知识,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将会丧失自主探究的习惯、自主探究的动力。“悟”学即指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悟性,将学生带入至良好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找寻自己所需学习的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论在哪种学习情境下,均会找寻到自己的突破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联想感悟,主要包括语言描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亲身感受,组织情境表演等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上述教学方式的采取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可产生与视觉形象相关的经验、生活经历、形象的联想,创造新形象。教师在学生展开联想时,应以学生在课堂中做出的表现作为依据,展开适当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会体会到挫敗感。学生在此情境下将会积极表现自己,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信心。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上学路上》此节课时,上学路上学生虽会遇到不同的人物、景物,然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会遇到一定阻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利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与创作方法相关的知识,主要包括怎样构思、如何选材、如何取舍、画面如何组织、怎样设计形象等。针对此部分知识的讲述不可对学生产生过多束缚,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到过多禁锢而畏首畏尾,应让学生形成清晰具体的思路,学生也更容易创作出更为生动、高质量的画作,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会收获喜悦感、成就感。

(四)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培养独特审美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需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为依据,组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建立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所绘制的作品具备一定共性,主要表现为具备较强主观性、过于夸张、绘画颜色鲜明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性格特点为依据,制定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还可有助于学生良好绘画习惯的培养,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画“小太阳”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造型的绘画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如何能将太阳画得更为生动、有趣、有个性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以拟人化的方式表现太阳,太阳在学生笔下成为美丽、俏皮的小姑娘或闪闪发光的小天使。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四季作为切入点结合四季的不同特征绘制太阳,通过图案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认知太阳,以此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契合,还可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平等的绘画创作环境。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创造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大厨阿狸》此节课时,为每位学生分发简易的厨师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桌作菜板,发放食材后,向学生分发厨师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厨艺比拼。学生戴着厨师帽,并如同真正的厨师一般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良好氛围的营造,学生聚在一起围绕食材的形状、颜色展开分析,并考虑食材如何搭配才能更漂亮,此种温馨民主的教学环境,有效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研究结果

教师在结束一阶段教学活动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篇绘画作品,并综合考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多项因素,经比对发现教师采取创新性教学策略后,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显著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热情,帮助学生感知美术创作魅力,使得学生可在良好的美术创作氛围下,绘制出更具创造力、想象力的美术作品,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菊.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1(30):75-76.

[2]杜艳.怎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20(2):35.

[3]张惠红.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9(23):2.

[4]张巧玲.论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20,3(9):194-195.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