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问题及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2022-05-30韦彪宗真真李炜
韦彪 宗真真 李炜
摘要:学风建设不仅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直接体现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关系到高校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功能。基于对上海某高校5 565名本科生的學风现状调研,分析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探寻学习动力以及学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情况。研究认为,学风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的问题:主观层面,学生个人的认知对优良学风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客观层面,学校、教师、家庭、环境对学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引导和解决问题,必须因材施教,从源头抓起,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分层分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要调动学校、教师、家庭的积极性,要擅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优良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学风;现状调研;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 895X(2022)03 - 0299 - 06
DOI: 10. 13256/j .cnki.jusst.sse.2022.03.014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1]这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学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尺[2]。
当前,国内专家学者对学风的现状、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研究对策等方面已经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特征表现为:其一,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其二,探索学风建设相关性因素中,主要从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开展,但与教师主体性、学校制度机制相关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其三,学风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的视角、人才培养的视角、学风评价的视角、学生管理视角以及实证调查研究等五个方面。而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围绕学风建设则主要集中在学习情境理论,包括环境( Environment)、校园文化( Campus culture)、学习方式(Leaming style)、大学精神(University spirit)等方面。对于学风形成及其影响,国外专家学者则聚焦在学生行为( Behavior)、教学风气(Teaching style)、淘汰机制(Elimination)、兴趣引导(Interest)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对上海某高校5 565名本科生开展调研,访谈部分师生代表,聚焦学生维度,力争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满意度以及学风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深挖学风总体情况,掌握当前学风存在的问题以及学风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寻找内在学习动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学风提升路径。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研与结构式访谈为主,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5 566份,回收问卷5 566份,有效问卷为5 565份,有效率为99.98%。其中,学生干部经历的占24 .80%,但党员身份的学生比例较低,只有226人,占全部学生的4.06%。从男女生的性别来看,比例相当,分别为49.88%和50.12%。从生源地来看,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有1 351人,占到24.28%。此外,调研还采用结构式访谈,通过一对一、多对多的形式访问了学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学生200人。
二、研究内容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通俗来讲是关于教与学过程中的学习风气。关于学风的理论研究来源主要有情境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等。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要参与文化实践,学习者要主动参与真实的学习情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则通过大量实验分析,提出了个人行为、认知以及环境等三个影响学习的要素,认为个人的自身性格、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等决定着个人的学习行为,影响着个体发展;群体动力理论则关注个人、群体、环境之间的管理,群体本身自由分正式与非正式,个人的进步受到群体成员及群体文化的影响,改变个人则要改变其所在的群体。基于对学风的理论来源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影响学风的核心要素分为内外两层视角,从内部视角来看,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纪律等[3]学生主体可控的方面;从外部视角来看,则主要包括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例如课程难度、教学水平等方面)、专业选择对学风的影响(外部评价、社会影响、家庭期望等方面)。
(一)学习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学生学习基本情况总体良好,学业累计绩点3.0以上的学生有2 267名,占全体调研学生的40. 74%;但仍有51.63%的学生存在挂科的情况,超过了调研对象的半数;6.11%的学生挂科超过3门。结合学生年级属性来看,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累计绩点1.8以下的逐渐减少,挂科门次也逐渐降低,高年级学生的学业情况明显好于低年级。这是由于高年级学生受到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多数会选择重修和补考,以弥补自己学业较差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高年级学生呈现两个极端,有3.54%的大四学生挂科5门及以上。
(二)学生学习态度
1.课堂表现情况。学生在专业课或学科基础课课堂上表现整体较为良好,但是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从5 565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能够非常积极,上课一直认真听讲,参与讨论的学生占比18.6%,比较积极,上课时偶尔走神,有时参与讨论的学生占比57.33%,表现一般的占比19.45%,不积极和情况欠佳的学生占比为4.61%;从年级一课堂表现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课堂表现呈下降趋势,新生上课表现非常积极,比其他年级的高出近15%。
研究表明,刚入学的新生对于新的学习充满能量,再加上刚步人大学的他们,还保留高中时的学习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融人大学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渐渐变得散漫。由此可见,学校应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不断优化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和营造良好的整体学习环境。针对通识课程课堂表现不如专业课程课堂表现,结合学生访谈,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同。
2.课外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情况,文章围绕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复习做了调研。数据表明,有48 .43%的学生难以充分利用課外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课后的复习总结和课前的预习,且每天课外的学习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拓展课堂所学知识,高效地完成预习和复习。总之,学生在课外学习方面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主动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三)学习规划和动力来源
1.学习规划制定情况。在制定学习规划方面,30.01%的学生表示只听从学校教学安排;31.34%。的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规划,但并未执行,结合访谈结果,这类学生表示有规划等于没有规划。结果表明,超过60%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缺少规划设计,并且执行力较低。数据显示,有规划并执行的学生在课外学习、学业累计绩点、坐班答疑参与次数等方面都要比没有规划、缺少执行的学生表现得积极。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对于自主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方面可以加强学业规划指导。实际上,学生主要的学习途径还是依托课堂教师讲解,其次是网络新媒体、图书文献以及与同学和课题组交流,这说明学风建设要加强课堂主渠道的建设,学习的方式方法则可以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例如推广慕课学习,加强师生课题组建设等。另外,还应重视图书馆建设,增加学校的藏书量和优质书籍推广力度。
2.学习动力来源情况。课题组围绕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做了细致研究,设置亲朋好友希望、学习内容兴趣、各类荣誉、改变生活现状、为就业做储备以及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等6个变量,采用1-5分表示程度强弱,来具体掌握学生动力来源之间的差异性。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当前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与我们日常感性的认知有所差距。表1显示,学习动力来源排在前三位的是亲朋好友的期望(这一结果通过访谈,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父母的期望)、奖学金等各类荣誉表彰以及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相反,为就业做准备、改变生活现状和学习内容有趣则排在末三位。可以看出,现在多数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外界,尤其是家庭父母和学校给予的肯定和表彰,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当下的获得,对未来发展的关注程度较弱;结果还表明,多数学生现阶段缺乏职业生涯意识,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以及对就业方向、自身现状改变、以及专业所学内容缺乏密切关注。因此,学校除了增加奖惩措施,加强家校协同之外,还应深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建立课程思政长效机制[4]。
(四)导致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
问卷进一步围绕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表2所示,设置“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恰当,不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时间少、自我管理能力差、教师教学水平差和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7个变量,调研学生对每个变量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与日常我们认知差距较大。我们认为学生学习困难主要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方法不恰当以及课程内容吸引力不够等造成的。但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教师教学水平差、不向老师/同学请教以及学习时间少,且教师教学水平差要高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近1个均值。
可以看出,一方面,多数学生习惯将影响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行外归因,认为教师教学水平、师生互动学习、以及学习时间欠缺等方面是造成自我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数据的两个极端值相差1个均值,多数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需要提高和改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教师教学水平则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是否感兴趣、对专业内容是否感兴趣,决定了学风的主要走向;此外,学生外归因程度高于内归因程度,学校应着手增加学生的认知教育,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防止出现认知的极端化和片面化。
(五)专业选择对学风的影响
针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变量,问卷设置了“为自己的理想、亲朋好友的建议、就业前景好以及服从调剂”4个变量。数据显示,亲朋好友建议和服从调剂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大,而自己的理想和就业前景影响程度相对较弱(见曩‘)。结合师生访谈,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学生的专业选择更多由外部力量决定,高考结束后一些学生缺乏对专业认知、未来发展等相关信息的了解,至于服从调剂则是无奈之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说明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认知内容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即对于未来就业前景、未来自身发展关注度较弱,甚至少数学生采取不关注和回避的策略。
从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服从调剂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当学生被调剂时,对于专业比较抵触的人数占比56.35%,不感兴趣的占41.72%。在学生访谈中也发现,学生为了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大学,往往忽略了专业,或者被迫调剂。这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对专业又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学业水平比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要显得差些。为此,学校采取大类培养模式,并且制定适度的重选专业条件.让学生在大学阶段还能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正向循环,持续发展。
三、分析与讨论
(一)课内外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途径分散化
研究表明,部分学生的课堂内外时间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是受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程重要性和内容吸引力、教师授课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媒体、电子图书、微课、远程教育等形式也成为学习的重要工具。学习途径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往往让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更容易无所适从,尽管主观上想努力学习,但依旧无法从庞大的信息库里筛选出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习过程的碎片化使得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受到影响。因此,无论是在课堂指导还是辅导答疑过程中,教师除了对知识难点进行讲解之外,更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途径等方面加强指导,这也将有助于课内外时间利用率的提高。
(二)学习目标规划不明确,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处于教师和家长督促的高压状态,教师或家长往往给予较明确的阶段学习目标,而大学期间相对宽松的外部学习环境,容易导致学生缺失学习目标,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管理意识松懈,从而学习行动力下降。
部分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是规划并不明确,往往依据以往固有的学习经验,不主动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变化,目标容易定得过高或者过低,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学习效果不明显。加之自身的受挫能力较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缺乏“迎刃而解”的学习获得感,同时学习成绩上也无法获得高分,长此以往,形成不良循环。部分学生虽然规划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因为思想活跃,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比较敏感,从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和自制力较弱,较难持之以恒。
(三)生涯发展意识较薄弱,对未来关注度不高
研究表明,部分学生生涯发展意识较薄弱,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一些学生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需求在下降,较少思考读大学的目的或者意义,表现出一种对知识“无欲无求”的冷漠,认为大学仅仅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高中之后的学习,往往将“能顺利拿到文凭”设定成终极目标,导致学习成为一种应付。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的功利性较强,思考问题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将“能拿到奖学金”设定为终极目标,满足于现状,缺乏对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事实上,多数学生认为生涯发展的规划应该是大四毕业前才需要思考的問题,缺少对就业方向、对自身现状改变以及专业所学内容的密切关注,没有将生涯发展与大学的四年学习充分结合。
调研结果还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未来的关注度不高,即对未来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想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和贡献缺少大多数人眼中“应有”的关注;相反,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当下,关注的是外界的评价,是一种称之为“即时的获得感”。这种“即时的获得感”往往容易激发学生选择的情境、目标和手段,包括学生当下能够感受到的快乐、悲伤、忧郁、激动等多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当下体会到的别人的、外界的评价与议论。文章对“即时的获得感”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和当前学生身上所体现的“佛”“宅”(社会语)的特征不谋而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关心、不关注,恰恰是学生对当下情境的一种体验,他们容易停留于这种体验而不自觉,也就用“自动化思维”习惯性地回避了未来的“不确定”或者一种被称为“危险的存在”,抑或者他们惆怅于外界,尤其是亲朋好友的评价,转而逐渐选择自我关闭讨论交流的机会、关闭探索的机会。因此,围绕、关注和服务学生要能够抓住学生当下情境里的体验和“即时的获得感”,抓住外界评价或议论在学生身上的影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当下赋能,也要有计划性地将未来或外界的评价和议论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让学生鼓起勇气面对“不确定”或者“危险的存在”。
(四)学生特征出现新变化,学习动力来源
向外延伸
以往,我们在针对学习动力的研究中,往往比较关注内在影响因素,例如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设置过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等方面。但研究表明,学习动力来源正向外延伸,其中家庭和父母的期望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尤为关注家长的看法和建议,同时,还注重奖学金等荣誉的当下获得,对于及时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较为敏感,而对于学习内容本身是否有趣并不重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也是重要的外在学习动力来源,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大局意识,教师和家长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加强指导。
(五)教师教学能力需提高,教学方法仍显陈旧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最直接因素,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是否感兴趣、对专业内容是否感兴趣,决定了学风的主要走向。研究表明,目前在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需要完善,如部分教师授课仍存在完成任务的教学态度,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不注重因材施教,缺乏互动性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课程满意度,担心学生评教,从而降低课程难度,并对学风纪律不敢管;还有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课程考试的通过率,有意在考前给学生勾范围、画重点,考后提成绩;也有个别教师因个人原因经常调整既定的教学计划,不按时按点上课,给学生造成不守时不守信的印象,导致学生容易效仿。
四、结论与建议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征、需求和思考是我们转变学风建设方式方法的重要前提。学生在学风建设中不应处于客体的位置,而应该主动参与,作为主体之一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研究进一步显示,学风建设不是哪个队伍哪个部门的单项工作,需要举全校之力,从源头上、从顶层设计上抓起,学风好不仅体现在寝室,也体现在课堂、实验室,体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始终把学生作为改善学风的主体之一,增加师生双主体交流渠道,激发学生参与学风改善的动力。通过对课堂、各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平台有系统有计划的设计,贴近学生需求,贴合时代诉求,能够吸引和激励学生参与。为此,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主体的基本特征、思维方式和兴趣点所在;同时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主体在“三个课堂”的教学授课情况、主题活动参与情况、师生互动频率等内容,便于寻求探讨“双主体”[5]的契合性、针对性和“供需”一致。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分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激发学生对学校认同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明确当下和未来的目标与诉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通过实践环节、各类测试等内容,辅助学生设定未来规划,积极投入到积极的学习和实践中,并在实践历练中激发自己的责任感,做勇于担当的人。
(2)始终把第一课堂作为改善学风的核心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成效,让学生愿意上课、喜欢上课、参与上课。课堂,解惑与育人相结合。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围绕课程性质与内容、授课方式方法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教条性质的填鸭式教育、师生主客体性质的启发式教育向双主体性质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6]教育转变,提升教师本人的育德能力,关注学生课堂的知识需求和价值需求,挖掘课程的育德资源,将德育内容融入专业课,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的应用与价值。课程设置上应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照本宣科、脱离社会需求的课程得不到学生的欢迎。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和应用相结合,增加实践内容,通过让学生多动手激发其专业兴趣。有些课程的内容严重滞后,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完全可以上网查到。
(3)始终把各类主题实践作为改善学风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强化校园学习氛围,积淀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让学生时时刻刻处处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与关注。针对学生呈现出的“即时获得感”这一特征,主题实践教育的设计要能够抓住学生对情境的体验、感受,要能够把教育引导像“盐入水”一样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着重考虑学生的当下,尝试转化和细化未来不确定性或“危险的存在”给学生当下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不宜只教不谈,可以选择将生涯进行逐步分类细化,要在生涯的几个阶段和学生确立每个阶段所应承受的责任、义务、生活需求、能力需求、价值需求等等。因此,第二和第三课堂(网络)在改善学风方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三个课堂”相辅相成,不能分裂。
(4)始终把家校协同、社校衔接作为改善学风的突破口,全方位落到实处,明确家长、社会在培养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在责任界定的时候会选择外归因,而不是内归因,即选择外界干扰、评价或议论对自己的影响,而不是自己内在的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差。所以学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之际,要及时围绕学生状态与家庭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引导家长与学生学习共成长,但家长不是监督,而是参与沟通,针对个别特殊学生,发挥家庭引导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社会对学生的接纳与认可,争取社会资源,形成“开门办教育”“开门办思政”格局,通过先进模范进校园、举办大家讲堂、引进企业宣讲等各类活动,形成社会、学校、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全方位培养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5)始终关注学生不同情境下所展现出的不同表现,通过大数据或信息手段,逐步探讨“三大规律”的运行状态。研究进一步发现,特定场域或情境中的学生所体现的情感、认知、性格、言行是不一致的。例如: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时,和他们在与恋人交流时呈现的是不同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和他们在课后与教师的交流所呈现的也是不同的表现。为此,在改善学风的路径中,要能够对不同场域或情境中学生的变化进行掌握和应对,学校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善于借助大数据,挖掘不同场域里学生语言、行为的特征和模式,从而促进思政工作规律、教师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制度与机制,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强化,在强化中夯实,真正把改善学风落实落地;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则要注重提升学生生活学习的文化体验、环境体验,逐步完善宿区、图书馆、教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借助软文化布置,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学习小组.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02).
[2] 王昭.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 558): 92-93.
[3] 陈玉栋.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 (4): 92-96.
[4] 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等.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 15):44-46.
[5] 蔣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 2): 60 - 64.
[6] 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
(编辑:程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