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2022-05-30丁燕红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

丁燕红

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在农村高中教育中学校仍担当着主导的角色,是教育高中生的主体,但考虑到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农村高中教育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应是教育高中生的基础,而社会应是教育高中生的支撑,只有“家”“校”“社”三者的协同与融合才能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一、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

在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愈演愈烈,尤其是农村区域,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为保证生活基础,众多家长均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区域的高中生家庭教育缺失。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为高中生提供的教育内容相对有限,即使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诸如“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但学校教育并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其一在于教育环境的不同,其二在于教育内容的不同。此外,近年来社会层面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辅助育人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尚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的分析是提出有效对策的基础,所以本节结合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现阶段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内涵有待提升

在“家校社”合作内涵之中合作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本节围绕合作方式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学者“Morgan”曾在其发表的著作中围绕家长的参与将“家校”合作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以及组织参与,其中低层次参与主要是指家长参与家长会,配合教师进行线上交互,或参与学校所举办的各类活动等;高层次参与主要是指日常家访、家长参与学校课内外教学活动,帮助学校教育收集教具等;组织参与则指家长与教师联合组建行动小组开展校内外教育活动。结合农村高中“家校”合作现状可知,现阶段农村高中的“家校”合作尚停留在低层次的“家校”合作,主要以线上交互为主,家长会为辅。与此同时,除日常的家长会以外,因农村地形、地貌的独特性,高中院校的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班家访,所以现阶段农村高中的“家校”合作若想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社会层面上看社区作为新时代社会参与学校教学的一个中坚力量,现阶段农村“校”“社”的合作主要停留在社区向学校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诸如走进高中校园开展普法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等并不常见,这一现状可能与社区并未认识到自身育人责任存在直接关系。总体来看,农

村高中“家校社”的合作方式较为单一,合作内涵有待

提升。

(二)家庭教育责任有待明晰

从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层面上看,“家校社”是学生实现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存在直接的影响,而在三要素中学校教育一直担任着主导角色,加之农村家庭隔代带娃的现状致使家庭教育责任逐渐淡化。在日常的“家校”合作中学生家长往往是被动地接收高中学校各学科教师或是班主任所提供的信息,而学校方面一贯希望家长能完全配合相关教育工作,学校和教师的强势潜移默化地将家长的教育地位从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人下降至从属位置,合作地位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对育人权责的认知。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家长一方面逃避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有心无力,不愿意或无法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究其原因,与家长对家庭教育责任的认知存在直接关系,与社会发展对农村家庭所提出的高要求存在间接关系。

(三)社区联动机制有待健全

在社区方面农村高中“校社”的联动存在合作意识淡薄、可调动资源不足等问题。首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社会、社区始终处于一个边缘地位,学校若存在育人需求,区域社区将会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反之则不会主动参与学校育人,分析这一现状的原因,本文认为与社区合作意识淡薄存在直接关系。其次,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区域的可调动资源并不充足,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下社区无法高效地参与学校育人活动,继而社会所起到的育人辅助价值较低。

二、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对策

(一)建立联动机制

若想推动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先要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联动机制,利用联动机制转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传统观念,整合除学校外的一切可供教育利用的资源,才能将“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在建立联动机制的过程中,其一,高中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家校社”办公室,考虑到农村高中基础设施条件,高中学校可利用微信群的方式,在线上成立办公室,在节省教师资源的同时实现“家校社”信息化联动。在拟定办公室人员的过程中,学校方面以教务处工作者、各班级班主任为主,各学科任课教师选择性参加;家庭层面由各班级班主任“拉人进群”,保证各班级每名学生、每位家长均在办公室群中;社会层面由学校教导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将农村区域的社区工作人员、文化馆工作人员、普法教育宣传人员等“拉进群”。通过线上“家校社”办公室的组建,这一行为能初步唤醒家庭、社会对自身育人责任的重视。

其二,农村高中学校从国家立法、学生发展、学校教育有限性三个方面在线上办公室内推送相关资讯,用以进一步促进家庭、社会明晰自身育人责任。国家立法层面,农村高中学校可以将近期国家或是区域教育部门所发布的相关政策推送至线上办公室中;学生发展与学校教育有限性两个方面,高中学校可以在群中向家庭、社会解释环境差异,使家庭和社会明确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身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其三,高中学校应积极整合“家校社”教育资源,实现“家校社”教育资源的联动。在具体的操作中高中学校一方面应开放家庭、社会对学校管理的建议渠道,为日常学科教学改革与学校的教研工作创设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应积极向家庭、社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能在家庭允许下、社会支持下走出校门,助力学生道德品质、劳动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每逢植树节,学校积极与区域的林业部门交互,由林业部门提供树苗和植树场地,由校内各班级主任学习植树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植树。通过此种亲历的方式能使环境保护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此种方式相较于校内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更具

实效。

(二)创新合作模式

传统以学校为本的“家校社”合作模式虽然能保证“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实施,但学校一直处于权威的地位,很难保证家庭和学校具备持久的参与积极性,尤其在农村高中学校中,因社会资源的限制与家长的无力参与,农村高中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令人担忧。对此,现阶段农村高中学校应积极创新合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尊重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另一方面寻求最具操作性的模式维护“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常态化开展。以学生安全为切入点举例分析,农村高中在创新合作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成立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基地的场所可以选择在区域的少年宫,也可以选择公共场所,如户外的公园,或是校内集体会议室,安全教育的人员由学校安保教育人员以及社会公安人员担任,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接受安全教育,如存在家长外出务工者提倡长辈前往指定地点听课。

(三)丰富合作内容

以学生安全为例,农村高中在丰富“家校社”合作内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不同主体的育人特点,将不同主体置于其特定的环境中涉及合作内容,本文将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如下:第一,家庭力行“五要”。针对沉迷网络问题,家庭教育要善引导、重监督。家庭教育要重表率、立榜样,如做好读书的表率,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家庭教育要常陪伴,增亲情,通过与学生一起做家务、农耕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家庭教育要导心理,促健康,通过与学生的交互疏导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解答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要多配合、常沟通,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二,学校强调安全常识。拟爱走斑马线、右侧上下车、横过马路需专注、骑自行车或电动车遵守交通规则、辨别大型货车内轮差、不做低头族等安全教育内容。第三,社会教育側重普法。拟网络信息真假辨别、网络诈骗、崇尚科学、对邪教说不、个人信息保密、谨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内容。在本文中农村高中所开展的学生安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涉猎较为广泛,且各教育内容均具备教育操作性。

(四)拓宽合作渠道

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合作渠道的拓宽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线上渠道现阶段农村高中已经建立了可供三主体互联的微信群。除此之外,本文建议高中学校通过推广学校网站,利用新媒体建立学校账号等方式,使家庭和社会在日常收集信息、观看视频的同时能接收到高中学校所发布的相关教育活动。线下渠道现阶段尚停滞在家庭、社会走进学校的合作状态,除此之外本文建议农村高中学校能带领家庭主动地走向社会,并在原合作基础上积极尝试跨区合作,继而为本校高中生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问题不应局限于教育本身,实际上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是每一个家庭的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所以“家校社”的协同是环境上的系统整合,是资源上的丰富与利用,也是教育力量的有机合并。虽然农村高中的“家校社”协同在家长参与度、社会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较城市高中“家校社”存在无法改变的短板,在持续优化、积极争取的行动下农村高中“家校社”的协同育人必将会得到全面落实,而这一育人机制的落实所辐射出来的光将会照耀在每一名农村高中生的身上,助力农村高中生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注: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003)的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