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革新、创新

2022-05-30黄建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劳动笔者家庭

黄建利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笔者发现低段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存在极大的问题,他们的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能力低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笔者从现阶段家庭劳动教育的实际出发,提高家长对于家庭劳动教育的认知,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

一、更新定位,引导回归“劳动育人”

(一)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笔者指导家长转变观念,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认识到家庭劳动对孩子心智发展的积极作用,用积极的劳动观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笔者的学校为了更好地指导家长,特意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家校共育课堂、家长会、微信群推送等,每一次活动,家长们总是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活动,积极学习。除此之外,笔者还引导家长借阅或购买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家长们通过阅读、理解、反思,从而习得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习了一些正确的劳动教养方式,对他们的家庭劳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做好示范,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要比简单的说服教育更有效。笔者向家长们提出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劳动,尊重体力劳动者,积极投身家庭劳动实践,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了家长可以起到更好的榜样示范作用,笔者要求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示范作用:注重仪容仪表、参与清洁劳动、整理私人区域、纠正不良习惯。家长们都比较配合,把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大部分家长做得都比较好,也有一部分家长感觉有点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们说为了孩子,他们会努力的,他们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三)正确评价,激发劳动的积极效应

其实,有些家庭劳动我们看着挺简单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年龄太小,没

有丰富的经验,好多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那么面对这些状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教育呢?

甩掉标签,笔者让家长们明确当孩子把事情搞砸时,一定要避免责罚,应该和孩子一起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在实际的教育中,有些家长就会跟孩子说:“哦,不要怕,要不我和你一起来做吧!”这样孩子就不会害怕,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他们敢于挑战难题。

强化鼓励,在笔者的指导下,当孩子不会做时,家长们基本能够做到耐心训练,多鼓励孩子,不会苛刻要求完成的质量,而是鼓励孩子的贡献和付出,这样处理,孩子们就更有了做家庭劳动的动力。

二、革新技能,借力体现“劳动智慧”

(一)因势利导,制作独特的劳动工具

在家庭生活中,家庭中劳动或者说家务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为成人所准备的。很多孩子在实际参与家庭劳动的时候会此为借口,不参与家庭劳动。在笔者的指导下,家长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与孩子结合实际需要共同制作了一些定制化的工具:小扫帚、小抹布、小簸箕、小铲子等等。在制作工具的时候,有些工具还是孩子自己亲手设计的。家长和孩子一旦合作起来,潜力还是无穷的,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他们制作了

许多独特的劳动工具。

(二)因地制宜,创造合适的劳动机会

笔者指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锻炼机会,让孩子有机会为家庭提供帮助,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一些适合孩子做的家务,父母没有必要完全包办,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于是在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他们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每天的全家总动员、每周的家庭大扫除、每月的卫生大检查、每年的年終大清扫等。孩子在参与家庭劳动的过程中,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仅学会了做一些家务,而且在与父母合作的劳动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因人而异,传授正确的劳动技能

笔者指出家长们要明确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庭劳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家庭劳动有:自己洗手帕、洗红领巾、洗袜子等小物件;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扫地、拖地等等。笔者指出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家长要传授给孩子一定的技能:如何洗涤衣物、如何整理物件、如何搞好清洁卫生。于是家长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手把手地教孩子劳动的技能,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的劳动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创新形式,鼓励参与“劳动实践”

(一)创设情境,用角色感悟劳动的艰辛

笔者指出在家庭生活中,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是劳动教育的具体路径之一,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式。于是,有些家长让孩子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承担相应的家庭劳动,体验买菜、做饭、刷碗、扫地、拖地等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家庭运行的程序,同时体会了父母长辈劳动的艰辛。有些家长让孩子进行职业角色体验,走进爸爸妈妈的工作岗位,通过参与父母的工作,体会了父母的生活,以及工作的艰辛。

(二)亲子协作,用责任激发劳动的兴趣

笔者使家长明确要让孩子明确家庭劳动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一起承担协作完成。于是,家长们就在自己的家里召开家庭会议,按照每个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分配了家庭劳动,制定了一份份“家庭劳动值日生轮流表”,大家各司其责。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很公平,会负起责任,也就会自愿参加家庭劳动了。

(三)赋予权力,用独立证明劳动的能力

笔者指出家长们在日常的家庭劳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绝不依赖他人。于是家长们就赋予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权利,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必要时,家长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可以赋予孩子的劳动权利有下面这些:自已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贴身衣物自己洗、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等等。孩子们得到了这些权力之后,他们就会萌生一种独立的自豪感,还有一种被大人尊重的自豪感,于是更愿意在实际的劳动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从现阶段家庭劳动教育的实际出发,以“三新”为亮点——“更新定位、革新技能、创新形式”,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教育,使孩子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猜你喜欢

劳动笔者家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热爱劳动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