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絮叨”的写实派

2022-05-30王楠

摄影与摄像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然主义本土化商业模式

王楠

呢喃核电影诞生于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独立电影圈,本文将分析呢喃核的关学特质和时代价值,纵观几位呢喃核代表影人如何在低成本制作的情况下形成个人美学风格,以及后续如何与商业模式接轨观如今呢喃核的表现形式融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在观影介质多元的环境下'呢喃核可以作为青年导演寻求突破的一种解决方式。关键词:呢喃核:自然主义:商业模式:本土化

一、昵喃核电影的形式解构

呢喃核(Mumblecore)是美国独立电影界于2000年之后兴起的电影创作形式,基于自然主义的表演模式、采用密集对话和小情节叙事生成的电影。呢喃核电影大多预算较低,考虑非职业演员,并一定程度上纳入脱离文本的即兴表演,摄影风格多为手持、倾向用自然光线与实地拍摄。呢喃核电影的创作者多将镜头对准美国的年轻人,聚焦他们迷失的生活与混乱的情感关系,从而对年轻人悬浮的当下提出批判性思辨。

2005年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上(South bySouthwest,简称sxsw),导演布加尔斯基的混音师埃里克·增永(Eric Masunaga)创造了“呢喃核”一词,对其影片中人物绵密繁絮、含糊不清的对话做了一个形式概括。2007年,独立电影频道中心在纽约市开办了一个以10部呢喃核短片电影为主题的影展:The NewTalkies:Generation D.I.Y。至此,呢喃核作为一种新颖的独立电影模式踏入了电影界。呢喃核电影自问世以来受到美国年轻独立导演青睐,而该风格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电影史的“文艺复兴”,其电影本体的理念遵从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的“现实一影像”的精神性认定,亦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理论的延续。

呢喃核电影的经典之作《弗兰西斯·哈》(FrancesHa),由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执导,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主演,细致描摹了当代“纽漂”的个体在经济萧条处境中不断挣扎的状态。这部影片中,演员格蕾塔·葛韦格,同时作为《弗兰西斯·哈》的编剧之一,在采访中透露影片中大部分男女对话的情节参考了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的“六个道德故事”(Six contes moraux)。电影开头,一系列快切的镜头建立了弗兰西丝(格蕾塔·葛韦格饰)和索菲(米奇萨姆纳饰)的亲密友谊,这与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gois Truffaut)的《祖与占》(Jules etJim)中祖和占嬉皮耍闹的开场有极高的相似性;弗兰西斯在巴黎的周末逗留是孤独的,在该序列的结尾,她挤进一个老式公寓楼的小电梯里,脸被关上的门框住,就像特吕弗镜头下少年安托万的脸被《四百击》(LesQuatre Cents Coups)中铁丝网的囚笼框住一般;弗兰西斯在街边跳跃奔跑的一组画面,配以大卫·鲍伊(DavidBowie)的《摩登爱情》(Modern Love)这首摇滚乐,莱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执导的《坏血》(Mauvaissang)中一颗不朽的长镜头一男主角马克那段忘情的伴有舞蹈形体的跳跃和奔跑,同样使用《摩登爱情》作为背景音乐,两者产生了联动。鲍姆巴赫还采用了法国作曲家佐治·狄奈许( Georges Delerue)《Camille》,《King of Hearts La Pavane Polka》这两首曲目作为影片配乐,而狄奈许也是特吕弗热崇的作曲家,他的《祖与占》采用了《Le Tourbillon,Par Jeanne Moreau》,《枪击钢琴师》(Tirez sur le pianiste)采用了《TirezSur Le Pianiste》;此外,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的《蔑视》(Le Mepris)也以狄奈许的《Themede Camille》作为关键情节的配乐。[1]可以看出,从镜头语言,叙事技法再到电影音乐, 《弗兰西斯·哈》秉承着法国新浪潮一脉相承的呈现形式,加以好莱坞一贯的剪辑风格,自成一派。

新一代的电影运动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美学的多样化,根植于不同时期自然主义流派的大师,对其精神和质感上的遵从,从而形成了独有的美学能力,因此,呢喃核电影的成功不仅具备时代价值,更是在美学理念上保持了高阶水准,而拍摄一部成功的呢喃核电影,也成为了美国独立导演证明自己的方式之一。

二、美国昵喃核电影的演变

呢喃核电影诞生后的十年,因为其局限的商业模式一直未能有改观, “呢喃核已死”的标题出现在一些影评杂志中,而最早的那批呢喃核骨干导演纷纷转向更大的项目中,开始与明星演员合作。2017年,葛韦格自编自导电影《伯德小姐》(Lady Bird),这是一部标志着葛韦格突破呢喃核电影本体的作品,其讲述了高中生克里斯汀逃离家乡想去纽约上大学,但终究无法挣脱家庭尤其是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羁绊,该片在2018年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项提名。从呢喃核到美国主流电影,葛韦格在《伯德小姐》中做出了改变与融合。

和先前的作品相似, 《伯德小姐》也是带有葛韋格半自传色彩的故事。影片中,女孩经历了对爱情和亲情美好幻想的破灭和重建,经历了从小镇母亲身边逃离到纽约去上学,结尾,她拨通了家中的电话向母亲表露爱意。她的创作始终关注着青年女性的成长问题。不同的是,故事里面的哲学探讨较导演以往的影片更为显著,大体量的台词也有更大的占比去揭示信息和表达主题思想。《伯德小姐》作为电影工业内主流的青年成长故事,叙事逻辑也不再同于呢喃核电影描绘的“四处找事的无所事事”或者“有所求无所谓”等持续动态的,却最终回归原点的人物状态,而是用叙事技法表现了青春的幼稚到成年人理智之间的一种含糊的跨越。《弗兰西斯·哈》中的弗兰西斯和索菲、 《伯德小姐》中的母女,这些女性之间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相互缠绕着的人物关系,一般来说,葛韦格,包括其他呢喃核电影导演,他们所描绘的成长故事并不是青年朝向成年的单向叙事,而更多是散文式,人物的成长不拘泥于在结尾表现。 但《伯德小姐》最后给出了人物成长的情节,尽管表现的方式有一层迷雾包裹着,但这也标志着葛韦格寻求与主流电影融合的改变。

在《伯德小姐》之前,葛韦格参与的电影多采纳现场即兴表演的方式,当拥有可观的制片预算后,她开始调整创作方式,以法国新浪潮为典范,实现某种即不沉重也不混乱,但精心编排且充满活力的轻盈的彩排方式。[2]为了在《伯德小姐》中实现这一目的,葛韦格让演员们集体排练了四周, 并以角色的行为方式来生活,反复排演能让异质的台词成为演员的本能,配合肢体动作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等到正式拍摄时,演员已经融合了角色,达到“扮演自我”的程度。葛韦格在摒弃即兴发挥的前提下,依旧营造出极致的自然主义的感官效果。资本的介入使得呢喃核电影在制作上得到改良,粗糙混乱的局限视听被排除,而表演的即兴效果,则以严格地缩小演员人格与剧本角色人格的距离至趋近于零而本质上非即兴的方式,得到了保留。

《伯德小姐》依然有着浓烈的呢喃核外观和印记,这是葛韦格所信奉的电影质感,她是后经济衰退时期的作者导演,有着青年群体共有的焦虑和宣泄企图,而她的电影从“自己的”到“观众的”产生了某种平衡,用来源于自我的真实故事让观众有所共鸣,这也得益于葛韦格的另一身份演员。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在《电影中的风格与媒介》(Styleand Medium in theMotion Pictures)中说到,电影演员高于电影剧本既定的角色,实际表演是在角色本身的基础之上,且他认为电影的创作应遵循民俗文化,即观众的口味。[3]某种程度上,葛韦格作为演员时在表演自己,而她通过训练,把表演自己的理念传输给她导演作品中的演员,做到了演员高于角色的假象,也就是即兴感。作品的信息传递又与同时代,同年龄阶层的观众产生对话。葛韦格的电影本体和潘诺夫斯基的电影理论产生形态上的互文,也是对不同理论下的写实派电影无意自发的归属。

三、昵喃核电影后续的商业模式

呢喃核电影从西南偏南电影节里走出来,对于整个美国电影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拍摄过《寂静城市》(Quiet City)和《美国舞会》(Dance Party USA)的导演亚伦·卡茨(Aaron Katz)就曾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像我这样没有任何钱和关系的人,也可以走出去拍电影。”无数青年受到了呢喃核电影的感召,采用这种全新的方式去制作电影,尝试完成自己的艺术表达。

莉娜·邓纳姆(Lena Dunha)的首作长片《微型家具》(Tiny Furniture)获得西南偏南的叙事长片奖和独立精神奖的最佳首部剧本奖,为她赢得了与HBO的合作,在2012年推出了被称为千禧一代《欲望都市》(Sexand the City)的《都市女孩》(Girls)。《都市女孩》后,HBO继续尝试将这样的自然主义风格带入剧集当中,开发了同性题材的《寻》(Looking);2015年首播的《患难与共》(Togetherness)由杜普拉斯兄弟执导:斯万博格在网飞执导编剧了剧集《随性》(Easy):泰·韦斯特(Ti West)为亚马逊执导科幻剧集《环形物语》(Talesfrom the Loop),剧集几乎成为了呢喃核导演事业发展的最大出口。

在美国独立电影公司中,A24近几年来备受瞩目,这家公司制作并发行了《月光男孩》(Moonlight)、《伯德小姐》、 《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等众多优秀独立电影。A24 -直秉持着一个宗旨:“打造拥有独特视点的电影作品”(make movies from adistinctive p01nt of view),目标就是要为胆大有为的年轻导演们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在被好莱坞大制作统治的电影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某种程度上,A24发行院线电影,已经做到了和视频网站发行网络电影一样的决策数据化。从“呢喃核”走出来的导演己逐步同A24合作: 《月光男孩》的导演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的处女座《忧郁的解药》(Medicinefor Melancholy),作品风格与呢喃核导演类似,因涉及非裔美国人题材,早期被媒体称为“黑人呢喃核”;萨弗迪兄弟与A24合作了《好时光》,也是具备较高票房的作品;还有“呢喃核恐怖片”的重要成员泰·韦斯特,他执导的新片《X》于2022年3月份在美国上映,全权由A24制作并发行。[4]

呢喃核作為美国独立电影的亚类型,是可以丰富好莱坞电影内容产出的一种模式。近几年,由于萨弗迪和葛韦格等导演被资本认可,跳出呢喃核电影的圈子,导致其发展青黄不接,但在今年的洛迦诺电影节上,华裔美国导演Kit Zauhar带着自己的呢喃核电影《纽约真人类》(Actual People)进入了当代影人单元。不妨设想,当一代年轻人面对危机迷茫困惑、需要吐露心声时,呢喃核电影依然是有效的表达方式。

四、国内昵喃核“气质”电影的形态

作为一种美学风格、制片方式或发行标签的呢喃核电影已经走出呢喃核导演群的小圈子,扩展到了更多美国以外的独立电影人身上,广义上的呢喃核电影已经几乎等同于微成本电影,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回应,像影评界在提及洪常秀(Sang-soo Hong)的几部作品如《这时对那时错》(Right Now,Wrong Then)时就用到了“韩国呢喃核”的说法,而莱尼施(Axel Ranisch)、拉斯(Jakob Lass)和施泊(Sebastian Schippe)等德国导演的作品也被认为是模仿美国呢喃核电影制作出来的。[5]

纵观国内,2018年出品的,由女导演杨明明自编自导自演的《柔情史>,是一部典型的呢喃核电影,影片讲述了在北京胡同中,不得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母女“相爱相杀”的故事,导演将母女的亲密关系放置在一系列小情节中,展示生活的横截面,其制作和影像叙事的表达上沿袭了呢喃核的方式。《柔情史》制作团队在吴天明青年电影基金合作戛纳中国制片推介项目中预算为500万;内容方面,导演明显地给到影片北京的地域特征:深入去隐私化的胡同,加以北京特有的饮食文化和语言结构;创作阶段,导演开拍前改了六稿,拍摄期间没有突发情况,全程严格执行剧本,和葛韦格在指导《伯德小姐》的演员表演时相同,但《柔情史》具备杨明明的独特风格,台词上设计了很多无序的书面语和哲理说教的语言,这种对白的方式出现在镜头真实还原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对立感。杨明明的影片似乎在影相本体上符合呢喃核电影特征,但台词却是去生活化、戏剧感的,俩者在一起构建了特殊的美学符号,且带有对部分生活的讽刺意味。

另一部院线电影大作,由邵艺辉执导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這部影片中也有着诸多“呢喃核”的印记,大量沪语的对白,贯穿着的小情节为上海市井生活中的几位人物建构起情感的细密交织。作为“沪漂”的邵艺辉,坦言在上海居住期间,周边的环境还有众多朋友成为了她创作的灵感来源,实景呈现的真实的生活感是搭景难以达到的,结合导演在剧本阶段就决定使用沪语方言,拍摄前,导演尽可能多方面的做到现实还原,演员处在这样的氛围所调动的表演能量促成上海“地域性”特有的鲜活韵味;人物没有善恶对立,不突出阶级感,几组人物关系的发展暗流涌动又融洽自如。这也是为什么观众会用“生活流”来描述这部影片,因为导演注重用散文化的艺术结构来拓展生活领域,更好地体现了海派文化的艺术魅力。一般而言, 《爱情神话》这部与呢喃核电影相似的艺术作品是主流类型片所忌讳的,但邵艺辉抓住了社会转型期的相应表征,在文化思潮翻涌的年代抛出如同美国21世纪初呢喃核运动的一种可能的代表形式,它将大众视线从以往悬心跌宕的观影体验中剥离出来,转而聚焦在真实的生活上,使观众思考建立在生活逻辑基础上的观点与哲理。

呢喃核气质的中国电影能否有可观的发展潜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影片的地域特色、生活在相应地域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内心冲突,小情节的故事使人们更关注人物的人格而非外部事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不同地域特色的故事都具备独特的前提。如今,大多数的青年导演面临资金和发行的问题,呢喃核运动作为美国21世纪初的一种运动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流媒体时代去传播类似呢喃核电影的低成本作品,或许是当下青年导演可以尝试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Tim Jackson. Film Review:  "Frances Ha" - An Indie Classic That Celebrates Resilience.  [EBIOL].[2013-05-24].   https: //artsfuse. org/83094/fuse-classic-that-celebrates-resilience/.

[2]王昕.格蕾塔·葛韦格:  “后大衰退”时代的姿势、声音与成长叙事.当代电影.2021(06).

[3][美]欧文·潘诺夫斯基.电影中的风格和媒介.杨振宇译.新美术.2017,  38 (12).

[4] Nick Johnston.X' Review:Ti West takes the 'elevated' out of A24'sielevated horror'  [EBIOIl.

[2022-03-18].  https: //vanyaland.  com/2022/03/18/x-review-t i-west-takes-the-elevated-out-of-a24s-elevated-horror/.

[5]赖金鑫.亚文化、独立电影和跨媒介运作:第26届西南偏南电影节策展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 (11).

猜你喜欢

自然主义本土化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画布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