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22-05-30陈蒨
陈蒨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流思想,而这些都推动了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优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學方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方面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已有的知识内容,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大多数学生串联知识点的能力较弱,教师要带领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创建自己能理解的知识框架,以此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可以自主将知识形成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文章时,因为大部分学生对鲁迅先生知之甚少,所以无法通过现有知识分析鲁迅先生的行文思想。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以及鲁迅先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一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自行体会感悟,然后对这些文章进行梳理归纳,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回顾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大幅度提升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渗透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如果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够,在这方面的教学质量较低,那么很难培养出具有优秀语文思维的学生。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将语文思维的培养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思维。例如,在教学《诫子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课程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逐步加深课文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该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通过播放录音作为开篇引导,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韵律美。随后再进行关键词句的分析,如在分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虚词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联想日常虚词的运用,然后进行猜读翻译,最后组成句子。通过这种由易到难的学习,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学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树立更严密的逻辑思维。
三、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广泛性
语文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都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也决定了语文课本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所研究的现象和范围是广阔的,所以教师应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范围,从而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比如,在教学《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课文时,教师结合课本教材内容给学生引入一些课外的话题。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可以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或者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播放有关太空方面的电影,类似《星际穿越》《太空旅客》等,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的航天英雄,让学生讲述这些英雄故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航天知识与航天事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将课本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引起高度的兴趣。该课文属于新闻传记类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给学生详细地介绍新闻文章的相关类型,以及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格式、手法,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介绍新闻的特点,同时以该篇课文的题材介绍其他文学类型,并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拓展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类比的眼光看待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帮助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可以多提一些有关于文章的开放性问题,多听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多让学生思考,我们从文字中看到的荷塘是什么样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作者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在欣赏这样的景色,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写一段自己印象里的夜色。月色单调,但在作者眼里,它形态不一,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出在自己理解下,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想象和思考能让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也能帮助学生将自己放进作者描绘的世界里,思考作者的理解,品味作者的意图,强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交流性
语文所表现的形式不仅局限于文字,还有肢体语言、口语,这些都是语文发展的特点,这就注定了语文的思维空间是十分广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养成思维方面的交流性,从而让学生在表达时可以将思维快速地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学生的交流以及书面表达更优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某一板块的教学达到培养目标,可以以某一篇课文作为切入点,如教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时,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具体地介绍一下四大名著,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我国的相关名著,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给学生播放有关四大名著的相关视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魅力,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文章。因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阅读严重不足,而言情小说、娱乐杂志在学生群体中占据主流地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设立相关的图书角,让学生捐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杂志,在班级营造起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交流能力。
六、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能充分体现
目前很多高中的教學更注重技巧,希望学生能掌握技巧,从而在做题时能“少走弯路”,但是这种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自己原本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语文比作广袤的土地,那么学生应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开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放飞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特点,面对问题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适时鼓励、夸奖学生,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阿房宫赋》时,可以鼓励学生探讨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可以点评秦国的做法以及阿房宫的建筑。也可以鼓励学生在上课之前查找文献资料,鼓励学生质疑。《阿房宫赋》美丽的辞藻和阿房宫华丽的装潢以及秦国的结局融为一体,像五彩斑斓的油画,鼓励学生层层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不怕错误是学生迈出的第一步,这时教师的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高中所学的很多文章都可以进行适当的交流、讨论,这样的过程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将他们自己的个性彰显出来。这个质疑、思考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并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七、加强教学课堂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方面才会有更大的突破,才会形成自己的思维,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作品。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实现思维上的跳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因为,有的时候教师也会发生一些思维上的错误,如果学生具有思维创新能力就会敢于打破教师传统的教学想法,敢于质疑教师,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里以教师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这篇课文的体载小说,对学生而言,这类体裁的课文是比较有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发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对牧羊人的看法。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是你,你愿意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吗?你愿意在这里奉献自己的一生去植树造林吗?并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牧羊人,在将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困难?会遇到什么问题?自己将会如何去克服?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牧羊人,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八、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鼓励和表扬。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本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平等对待学生的理念客观评价学生。学生得到表扬后会更有信心,课堂参与度会越高,相应的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越高。每个教师都应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原则进行教学,只有当学生热爱课堂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语文思维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当然并不是一味地表扬,不批评。批评要采取合适的方式,首先要对学生的勇敢发言表示鼓励,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最后感谢学生的发言为我们排除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要让学生认为自己对课堂十分重要,为他们的独立思考打下基础,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思维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提高语文思维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让学生养成科学的语文思维体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