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探究

2022-05-30陈玉保牛雨桐万新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5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师生

陈玉保 牛雨桐 万新濛

[摘           要]  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建设中容易忽视的板块,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前进动力,是提升服务育人内核的精神支柱。从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内涵入手,对其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在分析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建设符合学校办学特色、顺应学校教育理念的后勤文化提出建议,为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关    键   词]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178-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国家不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而紧随时代脚步的各大高校,也正在传承、发展和创新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文化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发挥后勤文化育人功能,是实现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高校后勤科学管理水平、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加快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一、新时代高校后勤文化内涵

高校后勤文化是以高校后勤员工为主体,以“三服务”(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和“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在后勤员工开展服务、管理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校后勤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高校后勤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后勤文化中最表层、最易被察觉的文化,主要包括后勤环境、后勤产品。后勤环境体现在校园绿化环境、餐厅环境、公寓环境等,是后勤员工为师生提供各项服务保障的工作环境,如干净整洁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宿舍。后勤产品是能够感受到的有形与无形的物质表现形态,如食堂令人回味的特色小吃和可口的饭菜、后勤员工养护的参天大树和绿油油的草坪、超市人员摆放的整齐的货架、理发人员修剪的美观的发型。高校后勤物质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是保障師生高质量校园生活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志。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高校后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后勤部门内部管理和服务所提出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体现出来。制度的合理性建立是实际工作的理论基础,制约着后勤员工的行为,从而直接影响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高校后勤制度文化的建设,是指导后勤服务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办事指南,是决定高校后勤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后勤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学习娱乐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后勤管理经营风格、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表现,也是后勤精神、后勤价值观的折射。高校后勤行为文化包括后勤集体行为文化、后勤领导的行为文化、后勤先进模范人物的行为文化和后勤员工的行为文化等。它既是对个体的反映,又是后勤员工整体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影响最终工作成果的直接因素。

(四)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后勤文化中最深层次的无形的文化系统,精神文化建设依靠从过往的工作活动中吸取经验,提取精神文化理念,从而凝结成后勤部门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系。高校后勤精神文化建设,应以“三服务、三育人”为宗旨,以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主题,以提高后勤员工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为出发点,以缓解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后勤保障能力、后勤服务质量之间矛盾为目标,使后勤文化在文化育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文化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在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过程中,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承载着“培育人才、凝聚人心、提质增效”的使命。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承载着育人重任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对于高校而言,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是其根本追求,“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卓越的高校后勤保障。作为高校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部门,高校后勤始终如一地体现服务保障职能。由于自身服务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的管理和服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后勤服务理念。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素质或成果的展现来熏陶、陶冶服务对象,发挥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高校后勤文化有着极强的凝聚力量。通过培育后勤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员工与后勤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等与整个后勤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文化氛围,以此激发后勤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后勤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担负着提质增效的使命

后勤文化建设是后勤管理的软实力,通过明确后勤工作目标,制定后勤工作规范和标准,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学习型后勤文化建设等,不断转变员工思想观念,端正员工工作态度,使后勤组织的信念逐步转变成后勤员工个人信念,把后勤集体的事业转变成个人的事业,提高后勤员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品质和服务水平。

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

(一)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一门学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不加以深入研究,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在后勤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组织规划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修养、跟紧时代步伐,加强对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视,提升员工文化修养,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与一致性。然而由于高校后勤服务范围广、管理责任大、保障任务重,后勤员工很容易陷入繁杂的日常事务处理中不能自拔,研究后勤文化建设的时间和精力相应不足。有的高校对后勤文化建设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只重视短期效益,忽视品牌效应,不重视后勤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和固化。由于管理人员不重视,工作人员无意识,后勤文化氛圍很难形成,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很难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涵正经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也被注入全新的含义,最终演变成后勤文化建设追求持续发展的永恒定律。后勤部门的文化理念、文化载体及其文化执行都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是在一代又一代高校后勤员工长期探索和不断积累中丰富与完善的。而现如今部分高校后勤部门对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个别高层管理人员文化更新慢,缺乏对已有文化理念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认识,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和科学决策;后勤一线员工在工作实施环节,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有限,未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部门文化,仍然墨守成规,从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

(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部分高校后勤单单注重文化理念的确立,过于强调后勤部门文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口号常常挂嘴边,却与实际行为相脱节;只注重部门的外在宣传、会议形式与文化形象等,后勤基层员工未能真正认同文化内涵,把文化建设看作表面形式与负担,学习宣传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职工参与后勤文化建设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不仅加重了部门工作的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会导致后勤部门难以树立文化自信。

四、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高校后勤文化系统,完善后勤工作规章制度

高校后勤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大学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后勤工作的精神动力,高校后勤部门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应当具有高校特色,应当健全文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将后勤文化建设思路、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夯实制度基础, 将一系列后勤精神、价值观念、管理服务经营理念和后勤文化的行为规范渗透到管理制度和机制中,有效规范和约束后勤工作和员工行为[4]。要通过人员培训、会议宣讲、基层调研等形式结合高校的办学特色,完善后勤部门文化理念,健全管理机制。面对部门内人员文化水平的不同,在统一文化理念的前提下,采取不同人员进行分批管理,分开培训的措施,增强后勤职工对自己岗位的认同感,不断地将文化建设落实到位,提升后勤人员的文化素养。

(二)自觉吸收新时代文化血液,凝练新时代后勤文化内涵

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日渐成熟,新科技迅猛地走入千家万户,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日新月异。高校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科技知识的开拓者,更应自觉吸收和运用新时代文化血液。后勤管理工作中应科学有效地采纳先进的管理理论,应用智能化科技产品,改善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优化后勤管理质量、解放劳动力、节约人力成本,推动高校信息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5]。考虑到高校后勤员工大部分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适应新文化的能力差等现实问题,新时代青年具有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后勤管理团队应该对新时代的年轻人敞开胸怀,逐步地吸收、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拥抱新文化,为后勤队伍注入新活力,使年轻的血液注入后勤的管理与文化建设当中,为后勤部门的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活力,不断增强后勤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保持后勤文化具有旺盛活力和生命力。

(三)注重问题导向,多方合力推进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作为一个服务性的部门,在文化建设方面反对假大空的文化形式主义,应当侧重实用性,以满足师生对生活学习等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切实地深入群众,办实事,通过帮助师生排忧解难来树立后勤公信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后勤文化建设需要多方合力,努力形成由党组织牵头、行政支撑、工会群团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党委负责制定“绿叶精神”建设规划和年度推进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后勤重点和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以“优质服务、百日晋级”为重点的后勤保障服务活动;工会借助后勤之家,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有力地促进班组、岗位文明程度的提高;共青团组织积极发挥青年特点,坚持把“青年文明号”“青年先锋岗”等创建活动作为群团工作的主要抓手,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做贡献,鼓励青年开拓、进取、成才[6]。

(四)搭建有效沟通机制,塑造良好后勤形象

搭建沟通平台、拓展宣传渠道、占领宣传高地,是建设良好高校后勤文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充分了解师生的实际需要与真实声音并及时给予有效反馈,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与师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确保师生的心声能够被接收和反馈,确保后勤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后勤部门能够将工作成效及文化内涵及时展现给师生群体,从而保证后勤部门发展目标明确,在提升服务质量的道路上与师生同频共振,从而达到服务育人的最终目标。其次,要充分利用新时代多媒体平台,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媒介,将后勤文化精神内核、服务育人典型事迹、服务模范标兵等后勤文化相关内容传播出去,从而提升后勤服务形象,提升师生对后勤部门的信任度与依赖感。同时,应当重视后勤文化内核的有效提升,积极扩大后勤文化的影响力,让后勤职工理解、营造、践行后勤文化,让广大师生在后勤文化氛围的感染与启迪下深刻领悟文化的重要性,继而做优秀文化的传播使者,从而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五、结语

后勤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后勤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行为支柱,是后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应该准确把握高校后勤文化内涵,充分认清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掌握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当前高校后勤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培植和推行先进的高校后勤文化,创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吴秀清.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74-77.

[4]陈宏尔.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1(6).

[5]张美婷.新时代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1):21-24.

[6]胡博.高校后勤文化建设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J].高校后勤研究,2018(3):51-52.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麻辣师生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