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偌し⑽难晕目翁媒萄Щ盍
2022-05-30张洁
张洁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头疼的存在,除了时代的隔阂、语言表达的差异外,课堂上老师陈旧的授課模式也是导致学生不爱学的重要原因。回顾我的课堂,大量的烦琐的文言字词训练和短暂的片段的文本分析让最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环节变得无足轻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场老师对学生的单向“奔赴”,实在苦不堪言。
为了破解文言文教学这种困境,我尝试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些许改变。分析我自己的教学,为什么总喜欢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文言文字词,除了“惰性”之外,还源于对学生的不放心,怕他们遗漏了知识点。但是当下,参考书、网络资源数不胜数,高中生又有文言文基础,想要解决课内文言字词并不是一件难事。基于此,我开始调整教学思路,首先,将预习前置,扫清字词“拦路虎”。在文言文新授课前教师就把需要背诵落实的字词句发给学生,这其中既有复习回顾的知识,也有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给予学生明确的方向。接着让全班同学形成互帮互助小组,扫清字词障碍。预习环节结束后,由课代表统一将不理解的知识整理汇总,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前置性预习改变了很多学生课上机械记忆、不动脑筋的坏习惯,而且给文言文文本讲解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因为互帮互助小组的存在,给了很多基础较好的同学展示的机会,学习文言文便有了成就感;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乐于听其他同学讲解,学习的内驱力也无形中被激发出来。
第二,创新创设教学情境,让主动探索成为常态。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仅仅依靠课堂的讲授,很难让学生真正走入典籍,融入传统文化,所以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更好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操作中,我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一是课堂上老师设置情境,学生思考完成。比如《登泰山记》一文,我给学生设计的情境是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按照作者登山的游踪设计出泰山讲解词。再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我给学生设计的情境是揣摩学生心理,分角色朗读四子志向。教师设计情境的优势是活化课堂形式,让学生有新鲜感和沉浸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二是课堂上或课后由学生自主设计形式,完成对文本的演绎。比如有的学生会以话剧的形式重新演绎经典《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而有的同学则会以《百家讲坛》的形式讲述历史人物和事迹。这时的老师应当只是一名观众,我们只需要为学生的创意喝彩,为学生的勇气加油。
第三,成立学生讲师团,让学习成为“双向奔赴”。作为教师要时刻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求学才能创造“奇迹”。为了调动更多同学的积极性,我没有固定讲师团的人数和人员,而是分成了“文言文讲师团”“作文讲师团”“诗歌鉴赏讲师团”等,让不同学生发挥特长,互相促进。
“学生讲师团”的成立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转变自己是知识的权威的观念,而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信息的不对等,学生习惯了听命于老师,而缺少批判性思维。刚开始的时候,操作其实并不顺利,让讲师团“小老师”讲解文言文,学生的内向让讲解声音如蚊蝇;遇到讲解错误时,其他学生并不会指出;还有几次,听着“小老师”的讲解,我总会忍不住打断他们……
但是,学生都是聪明而好学的,经过一段时间磨砺,总算初见成效,课堂气氛变得民主、自由而平等,“教学相长”不再是空话,文言文学习开始了学生与我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