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问题在哪里

2022-05-30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就业率生源

在过去5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从83所大学的名单上消失了。高校专业的撤销和新增,实际是一项非常正常的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每年集中进行一次。最近一次是2022年3月,全国高校一共新增了31个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撤销了804个专业。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待5年内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必有那么值得惊讶。毕竟,大学的专业设置确实要考虑与时俱进,该新增的新增,该撤销的撤销,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但是,一个专业因何而撤,因何而增,却应该被严肃对待。比如,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高校撤销专业的理由大多是“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然而,如果说“生源不足、就业质量不佳”还可理解为是社会观念和需求产生了变化,那么,“教学质量不高”,是否说明高校在最初设立某个专业时就属于“冲动”行事,根本就不具备足够开设专业的能力?一部分高校在設立新专业之初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就是存疑的。或许,正因为它好“糊弄”,所以成了一些高校追求专业扩张的优先选择。

也就是说,一些专业的设置,并不是从专业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来考量,而主要是满足学校的功利化目的,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同样的,撤销某个专业,一些学校也可能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小九九”。比如,从就业率来考虑某个专业的去留,似乎成了一道“铁律”。像最近就有地方提出,3年内就业率未达60%的专业停招。这或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影响学校和地方的就业率考核。但其实,一个专业的就业率低,并不一定是说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也可能是专业培养能力不够,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对专业的撤销,显然也应该有更周全的“专业”考虑。

对于高校专业来说,不论增加还是撤销,都应该回归最基本的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视角,而不仅仅是被就业率的高低等外部因素牵着走,我们的学科发展才能少一些外行,多一些专业,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科学。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就业率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