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问学课堂中问学单的设计要点探讨

2022-05-30赵舒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问学课程标准文本

赵舒婷

问学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方式,是有效课堂调查的有效载体。问学单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通过适当的学习计划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方式。问学单的合理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需求导向、开放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促进学生行使学习自主权,创造一个积极、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氛围。本文对小学语文问学课堂中问学单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问学课程中巧妙设计问学单提供参考。

一、基于课标要求设计问学单

在语文课上,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我该如何选择?通过问学单,每个文本中的语言智慧是如何传达给学生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仔细选择课程标准。无论风格、课程类型和学生类型如何,问学单都必须基于课程要求。

例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要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确定教学的原因和程度。从编辑角度对教材进行了总结,并对教材的目标和组织体系进行了思考。教师在仔细解读课程标准后,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条件重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创建问学单。如,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的字词掌握数量的标准和要求中,教师就可以在单元中设计问学单,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去自主学习掌握常用的汉字、词语等。教师在鼓励小学生用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基于文本特點设计不同的问学单

由于小学语文的素材广泛,课程文体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方法和问学单的设计上需要有所调整,不能够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来进行。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进行设计,提高整个问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节选于《三国演义》,文章白话文内容与古文的内容混杂。整个课程中不仅描述了故事情节,还刻画了人物的特点、对白等。因此,在整个问学单的设计中,要能够突出这种文本的特点进行设计,才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

三、基于文本特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通过课前自读课文,发现文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和现在不同?

2.对哪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太理解?

3.通过初读课文,对文中主人公: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分别有哪些初步印象?

当然,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可以设计成让孩子们可以填写或说一个问题,讨论。总的来说,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课文的基本内容,不同的文本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即一些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个性化表达。通过这些差异,可以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即语言的规律性和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在问学单时,应该捕捉这些语言规则,适当地与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收集,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应用。

四、基于学生的学情设计吸引学生兴趣的问学单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的内容丰富,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如果在问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讲授的教学思路进行问学单的设计,将影响到小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的发展,降低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设计问学单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

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要能够结合文字的表述来让学生了解雷锋的行为,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仔细地讲解和解读,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精神的追求向学生进行描述,促进小学生对雷锋的了解。

这时教师可以设计问学单:

你觉得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了解人物形象或者人物事迹?

你愿意学习雷锋吗?为什么?

在你身边有哪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为?

在问学单的设计完成以后,鼓励小学生进行回答。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内容的解读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在回答表述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问学单的整理和分析,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他们想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思维的发展状况,通过这种了解,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应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解决问题,促进思维发展,让课堂发挥真正的作用。

猜你喜欢

问学课程标准文本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问学”之“圈地运动”——译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课堂教学中“导问”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