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不得不”的选择
2022-05-30
新冠疫情两年多以来,出入境人数大幅减少,东南亚留学市场却“火”了。除了为谋求教职脱产读博的人,在职的普通高校教师成了中国学生在东南亚读博的主力。
宽进严出
2020年8月,硕士毕业的徐妍(化名)拒绝了新疆一所高校的教职后,申请上了马来西亚私立高校泰莱大学的博士,学制三年。在最新QS世界大学榜上,泰莱大学排名284位,拿中国高校做参照,榜上最接近的是中山大学,第267名。
疫情之下,徐妍在国内上了一年多线上课程。直到2022年4月1日,马来西亚边境重新开放后,徐妍才前往吉隆坡。这时,她已经在读博二下学期,学校不再有课程安排。
自从博二开始,徐妍每个月要和主导师、副导师各交流两次,汇报论文进度。每三个月还要向学校上交和导师见面的书面记录。见面次数如果不达标,会被评定为“不满意”,接着,学业警告就来了,连收两次,会受到延期毕业半年的处罚。
在毕业论文上通关,则要完成三次答辩。按照学校规定,入学半年后就可以参加开题答辩,要求是完成论文前三章,包括研究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中采用何种研究方法。现实情况是,直到2022年3月底,入学1年半后,徐妍才通过了这场答辩。和同期入学的中国留学生相比,她已经算是“学霸”了——直到现在,还有人没参加开题答辩;也有同学被导师要求继续修改半年。
刚过去的9月7日,是徐妍上交论文最重要的数据分析部分内容的截止期限。完成这个小目标后,她将在11月进行中期答辩。要是一切顺利,导师预计她会在2023年3月完成最终的答辩。
“时间太紧了,不可能。”徐妍觉得,导师高估了自己进度。她给自己设定的底线是在2023年内毕业,“三年学制,延期半年还说得过去”。
35岁前毕业,“还有机会进体制内高校”
2021年硕士毕业后,程浩宇(化名)在云南某民办高校找到了教职。工作一年,他就体会到博士学历在高校评价体系里的重要性。同事的妻子拿到马来西亚高校的博士学位后,被贵州一所公办师范学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同事则以家属身份由校方分配工作。一个博士学历,解决了夫妻两人的就业。学历优势也会直观地体现在工资上:每月多发5000元津贴,一年下来,能多6万元收入。
程浩宇所在的系里40多位老师,2人正在职攻读国内高校博士学位,9人是马来西亚“准”博士,包括他在内的5人都是2022年刚申请上的。读博的同事都是90后,打算趁着35岁前毕业,“还有机会进入体制内高校”。
对高校来说,教师的博士率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教师申请读博,提升学历,学校都会持鼓励态度。在程浩宇的学校,老師被允许以停薪留职方式出境学习。
能力之内的选择
去东南亚读博,在这些普通高校老师的意愿里,曾是排在最末位的选项。因为博士学位已经成为在高校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内考博竞争激烈,又考虑到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东南亚于是成了一种“不得不”的群体性选择。
去马来西亚读博,费用在一个工薪家庭的承受范围内:徐妍算的账是,3年学费10万元左右,出国待一年,算上房租,每月生活费大约5000元上下,再加上来回机票,要是精打细算,可以把总开销控制在30万元以内。
从事马来西亚留学咨询的董林(化名)发现,咨询者大多倾向于读一个排名没那么靠前,同时也被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高校,“他们不求博士学到多少东西,就是用人单位需要这个学位。”
在董林看来,到东南亚读博的高校教师,像是被中介收割的“韭菜”。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被变着花招收钱,最终拿到的博士学历,也可能加剧贬值。他指出,到两三年后,疫情期间增长的东南亚博士们几乎同时毕业,回到国内就业市场,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即便是不担心就业问题的在职教师,到时的福利待遇也可能比不上如今。
(摘自《南方周末》 韩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