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英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2022-05-30张运杰

今古文创 2022年45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用学语用功能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双语现象的普遍产生,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逐渐出现——语码转换。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有意识地从日常会话中收集一些例子,分析语码转换是怎样基于语用学视角下实现其语用功能的。通过收集到的例子分析可知,语码转换可以反映语言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是人们为了适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而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用学;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12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40

一、引言

随着多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日常会话中使用一些英语单词或英语表达进行交流。现在,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语或多语社区。许多外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交际目的,也会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品种进行交际。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数大学生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包括英语。在他们的汉语交流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经常会插入英语。比如,明天我有个pre要做、我有个assignment要due,deadline是今晚……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在说话时一种语言夹杂着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被称为语码转换。

在西方和中国的一些日常对话中,也很容易发现大量这样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在广告、口语交际、书面语篇、杂志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语码转换案例。这些情况的结合表明,许多人可以选择使用语码转换来实现他们的交际目的。语码转换具有多种用途,语码转换不仅涉及日常的言语、文字工作,而且还涉及互联网。本文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更有说服力地解释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的动态过程。语用学的目的是分析特定语境下语言使用的复杂性,从而更现实、更具体,更能描述和解释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

二、研究背景

(一)语码与语码转换

语码是“一种语言的可区分品种,涉及系统的选择集、特定的地理因素、社会阶层、函数的分配或特定的使用环境”。语码可以被认为是任何可以用来发送消息的信号系统。从狭义上讲,语码指的是某种语言或方言。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语言和方言,还包括同一语言不同的社会多样性和风格多样性。

“语码转换”一词最早出现在Hans Vogt的文章中。美国语言学家Roman Jacobson把这个术语引入了语言学。在语言学上,他将语言转换、借用中共存的语音系统和信息理论进行了类比,在信息理论中,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Gal根据他对双语的关注给出了这个定义。一般来说,语码转换是人们用来改变人际关系的一种会话策略。奥尔指出,语码转换是指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的会话回合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的现象或行为。Verschueren主要是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码转换,认为语码转换是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目的是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和流行的策略,尤其是在英语口语中。

(二)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角度

语用学对于语言使用者来说,是对特定语境中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动态研究。就语码转换而言,如果仅从一种角度来看,由于社会的复杂性,语言的多样性,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太单一,其知识和内容二者不能兼得。而用语用学的角度看待语码转换,就可以给出更充分、合理的解释。此外,语用学是动态的,它揭示了听话者和发话者双方二者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描述这一语言现象。因此,语用学研究的这个维度就是语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语用学的角度下,必须提到一个人——  Jef Verschueren。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旨在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文化、语言和认知等。语码转换作为语言使用者对语境适应的实现,导致了许多交际功能的实现。顺应是指人类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协商,选择合适的语言,以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使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语码转换者在使用语码的过程中无论是顺应语言现实、社会习俗还是他们的心理动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语码转换是交际中传达信息、表达交际者意图的最佳选择之一,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语码转换具有许多语用功能。

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码转换可以看作是双语或多语交流的结果,它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汉英语码转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适应语言现实、社会习俗和心理动机而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通过这些顺应,在日常生活中的语码转换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身份认知

有些人用语码转换来表达身份。说到身份,每个人都能想到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身份一般指国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人们可以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和社會地位等。他们选择使用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他们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而语言,恰恰相反,揭示了说话人的信息。这种身份可以体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中。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标记自己的身份,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语码转换来实现这一目的。

例如,公元11世纪,由于诺曼人征服了英国,法语就成了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语言,是权力和受人尊敬的象征。英国的上流社会更喜欢说法语,这标志着他们不同的身份。英国上层社会的人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所以他们选择说法语而不是母语。同样,在中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是良好教育的体现。一些外国公司的员工,甚至是中国公司的员工,经常用英文名互相称呼(如Jack)。这是因为他们想要表达“在一家国际公司工作”这一不同寻常的身份。此外,一些英国学生可能会对非英国学生说在伦敦坐地铁,“I take the tube in London”。这是关于认同“英国学生”,而不是“美国学生”。从给出的例子可以看出,身份认知可以通过说话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语码转换来实现。

(二)权力表达

众所周知,语言经常用来表达思想或指称事物。语言也能传达说话人与发话人之间的关系。权势(Power)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换句话说,身份越高,他获得的权力就越大。一个比别人地位高的人拥有一定的特殊权力,而他的下属对他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共聚(Solidarity)意味着说话者的社会距离。也就是说,它反映了说话人之间的相似程度,比如

他们的年龄、职业、社会背景等是否相同。说话人若转换了语码,场景不同了,其谈话中的社交距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一位男教授被任命为学院的教务长,他的一个朋友去他的办公室用“How are you?”他回答说,“What can I do for you?”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回答“fine, and you?”或者一些礼貌的回答。他以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回答,表明他现在被任命为教务长。事实上,他转变话语,建立了新的权力以表明他们在这所大学不再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再举一个例子,有两个江西人在北京旅游,他们正在一家商店里买东西。他们用江西方言互相交谈,其中一人用普通话向店员询问产品的价格。店员听到顾客的声音,就用普通话问他们是不是江西人。店员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就用江西方言对他们说话,表示他们是同省人。店员首先转换语码,以缩小顾客之间的社交距离,而后来的顾客则把普通话换成江西话,以减少他们之间的社交距离,来达到给商品打折扣的目的。

(三)社会场景展示

语码转换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明确社交对话的背景,也可以从一个会话背景转场到另一个会话背景。这里的社交场合(Social scene)一般是指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境,如家庭、学校、公司等。通过语码转换,说话人可以呈现他或她所参与的不同社会场景。影响谈话社会背景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谈话的话题、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谈话的场景等。因此,在会话中,人们可以根据上述条件和因素,选择合适的语码进行会话。

例如当一个人工作面试时的一段对话:

Hr:你好,请坐。我这里是×××公司,欢迎来面试。

应聘者:你好。

Hr: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in English?

应聘者:OK.

在本次对话中,说话人从汉语开始突然转换为英语说话,并使用汉英语码转换来实现对话背景的转换,这一转换已经明确了说话人对话的意图,目的是检验被访谈者的英语水平。双方的角色变得更加清晰,所以对话的目的也更加清晰。在中国,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尽可能为学生呈现语言教学环境,而在课下就会用母语与学生闲聊,使用语码转换改变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权势关系。语码转换具有社交场景呈现功能。交际者可以有意识地转换语码,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语码转换可能是交际者想要表明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交场合,或者想要改变社交场合时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方便快捷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时人们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單词。同一个词可能有多个意思,这些意思的多样化会导致会话中的偏差。所以谈话的双方可能不理解对方。有时,某一个英语单词或句子无法用汉语准确翻译,所以通常用语码转换,直接用英语表达原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因此,语码转换是为了方便填补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以表达语言的原意。

例如,当代大学生都熟悉的presentation,大学生们都会说明天有个pre,代替“我明天会到讲台上用演示文稿做一个几分钟的展示,然后就回座位上”,估计听的同学也会一头雾水。此外,在中国,当人们谈论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事情时,他们经常用英语进行语码转换,如Word, Excel, PPT等。人们可以在报刊上发现许多专有名词混杂在汉语中;科学家们用英语专有名词时给科学研究报告,如APEC(亚太经合组织)、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WTO(世界贸易组织)等等。除了这些技术词汇,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许多外国服装品牌也在中国进口。虽然这些外国服装品牌都有自己的译名,但人们还是愿意使用它们的原名。人们使用自己品牌的名字,似乎不仅接受了品牌本身,也接受了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为了实现方便,交流者选择使用这些原始词汇来表达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避免禁忌

由于文化差异,有时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会相处得不愉快。不同的文化对什么是公共话题,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恰当地表达某些话题有不同的看法。每一个语言使用者都生活在一个真正的社会群体中,他们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习俗的约束。在这里,社会习俗(social conventions)指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方式被认为是传统的,并且为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

例如,在交流中,如果说话者想要说出听者的缺点或批评听者,说话者通常会选择转换说话方式。换句话说,如果说话人想要得到被听者广泛接受的建议或意见,可以选择语码转换实现他的目的。语码转换在这种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消除会话中的心理障碍。在我国,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性”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所以在谈论时,说话人可能会改变到其他语言,比如英语sex,甚至其他语言。这种情况下使用语码转换,是为了避免社交场合的尴尬,既顾及了听者的心理感受,又符合社会的不成文规则,使听者易于接受,起到了委婉语的作用。

例如一些歌曲的歌词:不可一世太嚣张we dont need you anymore go to hell.与会话一样,歌词会话涉及一些敏感或禁忌的话题时,有些意思是不方便直接表达的。在提倡保留的中国文化中,禁忌更为普遍。使用另一种暗语间接表达禁忌话题,可以减轻语言负担,缓和气氛,削弱情绪,起到委婉的效果。

(六)情感表达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语言变体,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由于说话人的语言、生活、文化等环境不同,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社会距离。因此,他们转换语码来表达他们的情绪,这样既能表现出说话人对说话人的礼貌和尊重,又能为谈话扫清语言障碍。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更传统,更含蓄。语码转换既能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又能表达情感。例如,当一对夫妇晚饭后看电视节目时,丈夫使用“Darling”而不是妻子的名字。丈夫转换语码来表达他的情感,以表明他的妻子对他很特别,减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因此,语码转换的情感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丈夫身上。语码转换可以使说话者恰当地表达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那些热爱中国,但汉语说不流利的外国朋友,能说几句汉语加深他们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可以深刻地表达他们的感情。英国某位教授应邀到中国的一所大学做讲座说的第一句话:谢谢!你們好!I‘m so sorry that I can‘t say some perfect Chinese. I‘m so glad to be invited here to give a speech……在主持人介绍完他之后,教授用中文表达了他的感谢,然后用中文问候在场的人。他把语码转换成中文,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社会距离,让听众更愿意听他的演讲,让原本严肃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并在他和他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感。他通过语码转换来表达情感。

四、结语

随着全民英语的普及化,语码转换已成为人们交际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语码转换作为双语或多语群体交际的产物,具有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其次,从日常会话中搜集的例子可以看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为了适应语言现实、社会习俗和心理动机而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本文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从一些日常对话中收集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有限的例子数量可能会影响分析的结果。另外,希望以后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码转换本身,也不应局限于语码转换的语言学研究,而应转向语码转换的社会研究。语码转换对听者或读者的反应和影响决定了是否应该限制或推广语码转换的使用,以使交流更容易、更快、更普及。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4):429-435.

[2]Auer P,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Language,2000,76(4):949.

[3]高昂之.歌词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132-133.

[4]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 —— 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外语,1999,(04):429-435.

[5]邱娅梅.我国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7,34(03):168-174.

[6]张卿,侯柏.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研究[J].才智,2019,(26):146-147.

作者简介:

张运杰,女,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语用学语用功能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归化与异化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中文电视访谈中闪避策略的语用研究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