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社会转型期视域下西北基层图书馆服务活动述论

2022-05-30杨建梅

今古文创 2022年45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图书馆

【摘要】 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既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传统藏书楼向新式图书馆发展的转型期,以西北为代表的基层公共图書馆的成立及发展,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在民众教育中发挥了作用。为了厘清近代社会转型期视域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各种业务服务活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以西北地区图书馆为中心,通过对图书馆各种业务活动的追索,梳理近代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近代社会转型;图书馆;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12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39

中国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从传统藏书楼向新式图书馆转型发展,各省基层图书馆的成立及发展,既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推进了民众教育与素质提升。

从近代社会转型期视域下看,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有民众阅报所(阅报处)、阅览室等固定服务,巡回文库、流通图书馆等流动服务或通信服务,讲演所或图书馆举办的讲演活动,读书会、陈列、展览等推广活动,还有民众读物的出版、识字活动、民众学校等。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在行政管理、业务推广和人员配备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了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以民众阅报机构为中心的固定服务

近代图书馆的固定服务有民众阅报所/阅报处和阅览室,阅览室有普通阅览室(有的称民众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妇女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等。

早期的民众阅览机构是萌芽于维新变法时期的阅报所。目前所见资料中,较早的独立的阅报社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于汉口大夹街陶家巷的阅报总会。从光绪三十年(1904)下半年开始,各种阅报总会、阅报公会、阅书报公所等在各地纷纷涌现。阅报所同宣讲所、演说会、戏曲改良、识字运动一起,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方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部颁布《劝学所章程》,设定劝学所为各厅州县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章程中“推广学务”项下有“开风气”一条,规定“组织宣讲所、阅报所”,全国许多地方都设置了阅报所。进入民国后,阅报所的设置更加普遍。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阅报所设置比较普及,西南的云南、贵州,西北的甘肃、青海等省都有设置。从设置时间上看,东部地区和较大的城市,如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等地设置时间较早;西部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设置的时间稍晚。从各县设置的地点来看,阅报所、阅报处或阅报牌的设置范围比较广,往往分布在一个县民众聚集的地方,在一些乡镇也有设置。

根据民国时期地方志中的记载,梳理西北各地阅报所的设置情况:1.陕西省。咸阳于1927年成立阅报社;盩庢县阅报社附设讲演所内;横山县全县各区设立通俗讲演所五处,均附设公共阅报社;洛川1927年成立阅报所一处。2.甘肃省,张掖县民国十五年成立阅报所,经费六百元;华亭县1928年成立民众阅报观书处。3.宁夏省。1935年创设省立图书馆,有图书七年余册;此外,还有兰江图书馆、济苍图书馆,其他民众教育馆并各机关学校附设之图书馆或图书室。与此同时,各县均普遍成立民众教育馆,附设在教育局内。1936年创设省立民众教育馆。宁夏全省有民众阅报处四处,职员四人,有民众书报阅览室一处,职员二人;隆德县在县城及市镇设有阅报所。化平县有阅报所一处。4.青海省。西宁、大通、乐都、互助、民和、贵德、湟源、循化等县,各有小图书馆一所,或名民众书报处,西宁设阅报所数处、讲演社一处。

阅书室或阅报室是各地图书馆和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部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服务阵地。图书馆的阅览室基本是免费提供阅览服务,读者向管理员索取阅览券即可。大部分图书馆只提供到馆阅览服务,不允许图书外借。有些允许外借,须有人担保,或交纳押金。

二、以巡回文库为形式的流动服务

巡回文库是在没有设置图书馆的地区或比较偏远乡村,设置一个固定的图书流通处,定期或不定期更换图书,以满足民众对图书阅读的需要。巡回文库起源于欧美,是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区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图书馆设置的“免费的巡回文库”是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巡回文库。

1912年颁布的《民国教育部官职令草案》,其中,社会教育司所掌事务”第五条即是“关于通俗图书馆巡回文库事项”;1914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提出要设置巡行文库,“其法于各县设通俗文库总部一所,采集人民必须通晓之图书输送城镇乡各支部,再由支部转送于村落阅览所,限定日期阅毕,由各处送回本部收存,是为今日之巫务”。1927年,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图书馆条例》,规定“图书馆为便利阅览起见,得设分馆、巡回文库及代办处,并得与就近之学校订特别协助之约”。1941年教育部专门颁布《县(市)立图书馆设置巡回文库办法》,包括巡回文库的名称、区域划分、地点、文库的内容原则、目录编制、记录统计、图书保管、业务内容、费用、管理及奖惩等方面。1947年颁布的《图书馆规程》表述略有变动:“图书馆为便利阅览起见,得设分馆、巡回文库、图书站及代办处,并得协助学校办理图书事宜”。早期的巡行文库是各地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有些是独立设置的,并不归属于图书馆管理。

随着图书馆的普遍建立,图书馆业务内容的日益发展,巡回文库成为图书馆推广工作的一部分。巡回文库为基层民众服务,尤其在乡村民众的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西北地区的陕西省凤翔县在于四镇(陈村、柳林、横水、彪角)设图书巡回阅览站。其图书门类包括科学、卫生、寓言故事、通俗文学等。按季节派人将图书送达各站,供民众阅览。巡回文库是偏重平民教育的,它使图书馆更接近普通民众,达到了普及新文化、新知识,向广大民众进行教育的目的。巡回文库作为固定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在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精神。

三、以讲演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教育活动

演讲属于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初演讲所附设于劝学所,独立设置,有的演講所附设阅报室或图书室。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部颁布《劝学所章程》。设定劝学所为各厅州县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章程中“推广学务”项下有“开风气”一条,规定“组织宣讲所、阅报所”。1915年《教育部呈准图书馆规程、通俗图书馆规程、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通俗教育讲演规则》规定:“图书馆为表彰文化,发扬国光,广求知识,振兴学艺所必须;通俗图书馆为灌输常识,启迪国民之关键;通俗教育讲演为广施劝教,指导社会之要务。”其中,《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规定了讲演所的设立、命名、分布、备案管理等事项,明确规定“通俗教育讲演所在省会地方须设置四所以上,在县治及繁盛市镇须设置二所以上,在乡村各地方由地方长官酌量推行”,“通俗教育讲演所私人或私法人均得设立,但须察请地方官核准,详报该地方最高级行政长官备案”。在此社会环境下,各地纷纷成立宣讲所或通俗教育讲演所,设专职讲演人员开展宣讲括动。以陕西地区为例,咸阳县于1927年设立县立第一民众图书馆,内分讲演、图书、陈列、体育四部”;1931年设立“县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内分讲演、陈列、学校、古迹四部”。盩厔县在县署前门内东厢设立第一通俗教育讲演所,委讲演主任一人,讲演员二人,轮讲一切关于社会教育事宜,同时在讲演所内设立阅报社。此外,邠州县、乾县、蓝田县、大荔县、同官县、横山县、洛川县、黄陵县、南郑县等县,或立民众图书馆,或设民众教育馆,或为通俗教育讲演所,聘讲员二人,按日讲演,均有书报阅览处,附设公共阅览图报室,购订图报多种。就甘肃地区而论,张掖县于1922年在西街仙姑庙设立讲演所,1928年设立图书馆;崇信县于1916年设立演讲所,讲演员一,以每月单日为讲演日期,游行讲演不拘地点时间;华亭县于1928年设立民众阅报观书处、讲演所,县政府委派经理一名、讲演员二名,1929年成立益智图书馆,搜集新旧图书以备民众领阅,又组织学生讲演团在城关轮流讲演。而青海地区除了“其范围之大,藏书之多,为西北各省第一”的青海省立图书馆外,还有省立民众阅报社五处、讲演所二处,西宁、大通、乐都、互助、民和、贵德、涅源、循化等县,各有小图书馆一所,或名民众书报处,有多有讲演所,还有的地方称为讲学所或讲学会。值得一提的还有,宁夏地区的化平县,“虽系边瘠之区,然设有讲演所二处、阅报所一处。既经卑所督促各讲员订定规则,履行职务,不得徒托空名”;同时“宽筹经费,以便加派讲员,游行讲演”。这些通俗教育讲演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启导国民,改良社会”,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鼓励爱国,勤勉守法,增进道德,灌输常识,启发美感,提倡实业,注重体育,劝导卫生”等等。每次演讲前,演讲所都要把讲题公布在门口的揭示牌上,让人们事先了解。讲演后,讲稿要汇编成册。通过以讲演为主要方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启导国民,改良社会”的作用,为当地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受民众喜爱。需要说明的是,阅报所、阅书所、图书社、讲演所在业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阅报、读书与科学知识的宣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

四、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民国时期基层图书馆举办的推广活动包括读书会或读书竞赛会、壁报或展览、民众读物的出版、识字活动、民众学校,有的还办有公共体育场和茶园。在地方和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图书馆发展的政策法规中,都有关于举办读书会的相关规定。在各地方图书馆的史料中,也见到关于读书会活动的记载。在各地图书馆史料中,有关于举办读书会或阅读竞赛的记载。展览也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部分。如浙江南康图书馆设有书报展览处,与会议厅设在一起。江苏无锡张径图书馆定期出版壁报,每周一次,征求意见,介绍书刊,与读者密切关系。从目前搜集到的史料来看,有部分图书馆举办壁报,而在政策法规中也有此方面的规定,1939年公布的《图书馆工作大纲》和1944年公布的《图书馆工作实施办法》,其中关于县市(普通市)立图书馆之工作规定中,推广组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举办巡回壁报,发表民众论著,辅导民众作家”。如陕西省大荔县,1927年就关帝庙剧楼改立通俗图书馆,1930年改为民众教育馆,设馆长一、教导主任一、干事一、分任事务,办理民众壁报,经费年支七百八十元。而乾县则在“1938年由书报阅览处改组成立民众教育馆,1940年增设收音机两架,1941年又增设俱乐部及古物陈列室”。宁夏省化平县“责成各区学校,在附近人烟稠密之处,将该校阅毕之报,逐日张贴,以便公阅而开风气”。这样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普通人也能够看报纸,无论是种田的、当兵的、做买卖的等等,在阅读报刊新闻之间,既增进了学问,又增长了见识。文献整理出版亦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基层图书馆的资料中,也见到一些关于出版的记载。基层图书馆主要出版读书周报、宣传小丛书、小册子等。从目前所见史料来看,基层图书馆编印出版民众刊物不在少数。如厦门图书馆出版刊物《厦门图书馆声》,内容主要报告图书馆发展情形。由此可见,以“民众壁报”“收音机”“报纸逐日张贴”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助于基层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热爱学习的新风尚。

综上所述,从近代社会转型期视域下看,近代西北地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是中国图书馆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传播科学知识、促进风俗转变、开启民智方面,还是在服务读者、开展民众教育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从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中服务理念的新变化。不可否认,近代图书馆人的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既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又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这必将是激励当代图书馆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澍时.民国时期基层图书馆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65-104.

[2]吴静.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7,(11):78-80.

[3]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90-992.

[4]叶祖灏编著.宁夏纪要[M].南京:正论社,1947:100-120.

作者简介:

杨建梅,女,甘肃武威人。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与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