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东方-2022”战略演习亮点频出
2022-05-30
近日,由俄罗斯组织的“东方-2022”演习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并进行了全员全装全要素实兵实弹合练。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中方首次派出三军部队参加俄罗斯组织的战略演习,而且中方派出的装备非常先进,展现了双方高度的军事互信。
解放军三军精锐齐出
当地时间9月3日下午,“东方-2022”演习举行全员全装全要素实兵实弹合练。中方参演部队陆上、空中力量在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参加合练,海上力量在日本海相关海域参加合练。
报道称,参演的中方空中战术群包括歼-10B战机,该机与俄方侦察机、轰炸机联合行动,在高空对“敌”重要目标展开精确打击;中方陆上战术群的装备包括直-10、直-19等武装直升机以及99型坦克、04A步战车等装备。中方海上战术群由南昌舰、盐城舰、东平湖舰组成。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表示,在各国参演兵力中,中方装备特别是海上装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南昌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驱逐舰首舰,是所有参加演习的各国舰艇中,技术最先进、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水面舰艇。该舰装备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远程防空系统,大型垂发系统可发射对空、对海等导弹。而盐城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导弹护卫舰,东平湖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大型综合补给舰。99式主战坦克、04A步战车性能也在参演的坦克装甲车辆中居于前列。歼-10B战斗机和俄罗斯苏-35S、苏-30SM处于一个水平线。
俄罗斯也几乎把压箱底的装备拿了出来,其中包括不少敏感装备。俄卫星通讯社4日报道称,在演习期间,俄军使用“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保护该地区军事基础设施和部队免遭假想敌空中雷达侦察,特别注意保护野战指挥所、防空系统和军事编队等。同时,使用“博里索格列布斯克-2”电子战系统检测和定位模拟敌人的无线电电子装备。另外还大量使用先进的“海底动物”和“小树林”电子战系统,对假想敌的电子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
锤炼联合战役协同能力
《解放军报》的报道称,这次合练分为夺占有利地区、实施集火打击、转入进攻三个阶段,旨在锤炼多国参演部队联合战役协同能力。中方参演部队与多国部队同台操练、陆海空协同作战,既检验了联合战役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又检验了实兵部队的联合行动、联合打击、联合保障等能力。外方参演官兵表示,中国军队展现了很高的战术素养和良好的协同能力。
海上演练方面,在风力较大的条件下,官兵根据指挥所传来的目标信息,百余发炮弹瞬间倾泻而出,数千米外的伞靶应声坠海。此次演练,中方旨在检验装备性能,促进与外军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舰艇防空反导能力和对空作战训练水平。
俄罗斯媒体则透露了更多细节。俄新社9月4日报道称,在“东方-2022”演习期间进行了反登陆演习,俄军摧毁了在萨哈林岛登陆的假想敌。在乌斯佩诺夫斯基训练场,作为“东方-2022”演习的一部分,俄罗斯东部军区的陆军部队对登陆“敌人”采取军事打击行动,以保卫特定区域并摧毁在岛上登陆的敌人。
同时,俄机步部队利用MT-LB多用途装甲输送车与T-80坦克部队以及装备各种火炮和多管火箭系统的部队一起向模拟敌装甲、车辆和特种装备部队的目标开火。为了防止敌人突破到侧翼,对确定的目标进行持续火力打击。
军事专家宋忠平4日表示,當前中俄军事各领域交往已经实现常态化,“不排除在演习结束后中俄举行再一次联合巡航。当前形势下,中俄强化全面合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军事领域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但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方”。
(摘自《环球时报》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