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夕阳红处 尽显风姿

2022-05-30王慧

环球慈善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志愿志愿者

王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提高,中国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如何构建“积极健康向善的活力老龄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的内在要求。社区服务作为备受关注的安老解决途径,让社会养老问题不再仅停留在家庭层面,而是聚集各种社会力量协助养老,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与认可。

志愿者作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长年累月奉献于基层,在为居民提供物质、精神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家住朝阳门新鲜社区的杨玉芳今年64岁,她不仅是社区志愿者,也是一位老党员。她身体残障,一场手術之后,她很多事情记不起来,唯独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至于具体入党时间,她说只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获知了。

杨玉芳告诉环球慈善记者,她的整个背上钉着钢板,她的上半身无法和正常人一样弯曲自如,只能长期直立,身体更不敢下蹲。

手术后的她曾一度在家养病,社区里的街坊邻居纷纷来看望她,大家关切的问候,热心的帮助,鼓励她早日战胜病魔,她被深深地打动了。躺在病床上的她在手指无法伸直的情况下坚持钩织了53双袜子,送给曾经帮助过她的人,作以报答。后来她才知道,因为当时手指无法完全张开,以致刚开始钩织的袜子柔软性不够,根本不能穿。

“我是共产党员,要以党员的觉悟和责任为社区服务尽己所能,发挥余热。”在亲朋好友的照顾和鼓励下,逐渐康复的杨玉芳也暗自加把劲儿。她利用卧病在床的时间坚持学习各种电脑软件,一心想着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社区服务中去。

2014年,杨玉芳正式成为一名北京市志愿者,她自豪地称自己和受助对象是“挂靠”关系,这形容十分贴切,让她责任感倍增。在没有正式加入志愿者之前,就已经有3名老人长期“挂靠”在她身上了,这些老人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都是挂在杨玉芳心尖上的事儿。特别是过年过节,自从有了杨玉芳的细心照顾,围绕在老人们身边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没有缺席。端午的粽子、腊八的粥、年三十儿的饺子,杨玉芳都是提前给老人们送过去,让受助老人热乎乎地吃到了嘴里,甜到了心里。

杨玉芳告诉记者,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是琐碎而全面的,为受助老人买药、做顿热乎的饭菜、帮助他们洗澡、带他们去医院挂号看病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却需要日积月累地常年坚持。“由于受助者的子女不在身边,很多老人在家庭生活方面缺乏感情慰藉,他们长期得不到儿女和周围人的爱,导致情绪低落,身体健康更无法保证。作为老党员,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和帮助这些老人,我们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老伴儿身体不好只能求助好友关照

2020年,杨玉芳在北京思诚公益基金会的鼓励与响应下,创办了“相依相守 互帮互助”专项基金,基金以“共建、共约、共筹、共享”为宗旨,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携手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会工作者等公益伙伴,团结带领志愿者发挥各自特长和潜能,发光发热、互帮互助,帮助解决社区邻里之间的烦心事、困难事。

这也是朝阳门第一家民间互帮互助组,杨玉芳担任执行主任,主要负责考勤、日常宣传、落实管委会决议等工作。管委会从刚开始确认的5户困难老人已发展到目前的14户受助人员,其中残疾人的比例偏高,在疫情防护常态化形势下,杨玉芳和她的志愿团队在社区服务工作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勇气。

据杨玉芳介绍,她们的志愿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60至70岁,她今年64岁,在团队里面还算年轻力量,志愿者们在安顿好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专心做公益,实属不易。比如,有的老社区没有安装电梯,志愿者们需要每天两趟一层层地爬楼梯去服务受助人,确实很吃力。

2021年,志愿者改为2人一组负责1户,包户到位,各组相互支援,保持信息畅通,有情况会随时调整形式,力求志愿服务精益求精。志愿者团队根据受助人的实际情况分组包户,两名志愿者每周上门服务两到三次,有事则多次去服务。

疫情期间,杨玉芳和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坚持上门关照帮助,为一些残障人员,独居、失独老人等提供买药、买菜、取钱等生活日常服务。安慰受助者不要担心害怕,有事找志愿者。

认识杨玉芳的朋友都知道她很忙,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她自己的老伴儿身体不好,只好求助好朋友关照,自己早上4点钟起床,备上当天的药物和三餐,把时间留给外面的公益事宜和志愿活动。她自己的身体更是时好时坏,赶上阴雨雪天浑身难受,但只要有事找她,硬撑着也要去办。

爱出者爱返。从新鲜胡同,到周围的礼士胡同、演乐胡同、大方家胡同,一些受助者从四面八方纷纷写来表扬信,感谢杨玉芳和她的志愿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解困难者之所急,帮困难者之所需,她们顽强的志愿精神支撑着年迈的身体服务身边人的热心行为令人赞叹。

杨玉芳说,谁让我是党员呢,再苦再累都不怕,和这些老人相处久了,大家都产生了相互依守的深厚感情,放不下啊,心里也不落忍。再者,自己有点事干心里高兴,生活有奔头儿。

用爱心影响独居老人

灯草胡同的王长松今年75岁,是位孤寡老人,杨玉芳已照顾了他10年。他身有残疾,日常经济来源靠政府补助。采访当日,记者跟随杨玉芳来到了老人的家中。

王长松老人的家简易而整洁,室内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杨玉芳为每个受助人定制的新年挂历,上面印着受助人的头像。老人向记者讲述了10年来杨玉芳对他的关心和照顾,老人的床上铺着杨玉芳亲手缝制的新棉被,冰箱里塞满了志愿者前几日包好的饺子。

老人感动地说:“您也要照顾一下家里,我这儿没事,太感谢你们了。”杨玉芳说:“老哥哥,您不要感谢我们,要感谢党啊!这么好的时代,我们都要开开心心地活着。”

杨玉芳说,老人从前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以前不敢说话的他也不爱打扫卫生,现在志愿者的爱心影响着他去做一个热爱生活、干净体面的人。

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照顾,杨玉芳每年都带着老人在近郊玩一次,老人孤单一人,生活单调,常年没什么娱乐,只是在自己家门口种些花花草草。杨玉芳说,等天儿暖和了,疫情结束了,争取找机会再带老人出去玩玩。

为丰富残障朋友们的精神生活,爱心志愿老师们及朝阳门残联、北京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共同组建“一家人”戏剧社和手工编织小组,经过6个月的刻苦排练,1月19日,“一家人”戏剧社在中国美术馆77剧场演出成功,得到评委、导演的一致好评。

为积极响应“时间银行”在社区的广泛推广,志愿者和公益老师们共同学习探讨“时间银行”积分制度和分配方法。杨玉芳说,“时间银行”让志愿者对自己的晚年生活看到了希望,看着“时间银行”里的积分越来越多,志愿者感到开心和安心。

随着社区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是构建有温度社区的必然途径。杨玉芳希望能有更多的中青年群体加入到她们的团队中来。做子女的不应该把赡养老人的任务整个甩锅给社会,大家都应该抽出一点时间,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她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持续关注孤、残、弱、失独老人等弱势群体,继续发扬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