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教育单位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的策略研究

2022-05-30卢晓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功能定位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实施了“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的课后服务。校外教育单位承担着“对区域内青少年儿童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功能职责,理应为学校课后服务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为学校提供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推荐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课后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鼓励骨干教师到学校带教示范等方式,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此外,校外教育单位应引导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进入学校课后服务领域,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多元需求。

关键词:校外教育单位;功能定位;课后服务;提升效能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2)04-0009-08

作者简介:卢晓明,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会长,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校外教育管理和研究。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旨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核心是回归教育本源,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成长。“双减”政策指出:“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1]这是在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对校外活动场所尤其是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校外教育单位在课后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是校外教育单位的重要功能职责

本文所言的校外教育单位,指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所属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社会实践基地等综合性或专门性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单位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是青少年儿童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催生校外教育单位功能定位的转型

自20世纪50年代创办以来,我国校外教育单位始终将培养青少年儿童科技、艺术等兴趣和特长作为其基本的功能定位,致力于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等活动、开设科技艺术等培训班,以及开放阵地等,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抢占创新制高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对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校外教育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校外教育单位应承担政府职能延伸的综合性职能的要求也愈益凸显,校外教育单位应协助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学校的科技、艺术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综上所述,校外教育单位长期以来主要定位于培养科技、艺术等特长学生以及策划组织活动的传统功能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校外教育单位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把握时代需求,找准自己的工作坐标,努力形成新的功能定位。上海教育系统所属校外教育单位的功能定位已于“十一五”期间逐步转型,形成新的功能定位,即接受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对区域内青少年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体制内校外教育单位的功能应定位于“中小学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的专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促使功能定位的转型有两个动因:一是受上海市市教委委托,自2009年起,市、区两级校外教育单位承担了全市中小学科技、艺术教育辅导员和校外教育单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并成立了“上海市校外课外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专职从事促进科技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二是全市校外课外科技艺术教育在教学研究上形成了“管理+专业”的两级运作模式,即每个教研组由该项目相对较强区的校外教育单位领衔,由区校外教育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领军人物和专家型教师担任副组长,有效保证了教研管理的有效性和项目研究的专业性;同时形成了市和区两个层级的教学研究,市级项目教研组被称为中心教研组,参加对象为市与区校外教育单位与特色学校的项目教师,区级项目教研组参加对象为区域内中小学科技、艺术项目教师。

实践证明,上海市校外教育单位功能转型后依据新的定位所形成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是成功的,有效发挥了对区域内中小学校科技、艺术教育的指导服务和统筹协调作用,促进了全市科技、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全市科技、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校外教育单位功能转型后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于五个“有效”:一是有效策划组织区域内青少年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二是为区域内学校有效策划设计科技、艺术等各项专题活动;三是对区域内学校科技、艺术等工作有效进行科学评价;四是对区域内学校科技、艺术等教师有效进行专业培训和开展教学研究;五是有效开发和整合区域内科技、文化、艺术等社会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

(二)校外教育单位应突显功能优势,在学校课后服务中发挥作用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学校所实施的课后服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国情调查中心成立“全国‘双减成效调查课题组”,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13个区县、3564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显示,85.8%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超过74%的学生每周参加5天课后服务[2]。目前,上海市约96.6%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约94.8%的教师投入了课后服务[3]。与此同时,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上海市某区少年宫于2022年年初就“双减”后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召开区域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发现目前学校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课后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课程资源和活动项目较为短缺,这一情况在小学低年级更为突出;二是具有科技、艺术等特长的师资较为缺乏,尤其在中学生科技、艺术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方面显得较为突出。笔者曾就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部分校长和教师作了多次交流,也得出了同样答案。

上述调研反映出目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基本状况: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且绝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课后服务,教师也能积极投入课后服务;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课后服务方面,学校目前的主要瓶颈是缺乏足够的活动项目、课程资源和相关师资,这也是目前课后服务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校外教育单位“对区域内青少年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功能定位,其理应发挥功能优势,帮助学校解决目前开展课后服务遇到的困难,以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多元需求。

二、校外教育单位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的策略

校外教育单位要发挥其在科技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势,面向学校课后服务应实施以下五方面的策略,以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

(一)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

校外教育单位应主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科技、艺术等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通过课后服务这一平台为学生送去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素质教育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潜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校外教育单位提供的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应体现下列原则。

1.激发兴趣爱好,实现“五育”并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德育渗透,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求及活动过程中的快乐与认同等感受作为策划设计活动的基本要素,既突出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培育良好品德,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外活动的主体,让青少年学生积极踊跃主动地参与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让学生有所选择

策划实施的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应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有所选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青少年儿童在自己最好的方面做最好的自己,以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后备人才。

3.精心策划有内涵、有故事的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以科技活动为例,课外校外活动不一定要借助先进的科技设备。上海市已举办35届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该赛事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仅用一张A4纸就可以开发出30多项活动,如折纸棒,学生最长可折三米多且不弯折;折纸桥,上面放硬币,看谁的纸桥承受重量最多。这些渗透科学原理的活动,学生都很感兴趣。此外,活动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吸管、易拉罐甚至泥巴、木头等作为材料。先进的科技设备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也必须让学生了解,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活动应利用一切手段和形式。课外校外活动的关键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涵,有引发学生兴趣的故事和亮点,能塑造学生不一样的头脑,这就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

4.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后服务的融合,设计和开发优质线上课后服务的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课后服务中要开设信息技术(如编程、算法等)教学体验活动,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校教师在课后服务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

对区域内学校科技、艺术辅导员进行培训并开展教学研究是校外教育单位指导学校课后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功能定位所赋予的重要职责。当前,有些学校的科技、艺术辅导员存在知识老化、专业单一、缺乏综合驾驭专业知识和组织活动的能力等问题,迫切需要充实和提高。对此,校外教育单位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承担提升区域内学校科技、艺术辅导员综合素养的职责,并不断探索科技、艺术师资培训和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通过讲座、研讨、考察、观摩和交流等形式,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信息、教育手段、工作经验。

1.创新学校科技、艺术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这需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和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教师的学习与实践是相互交融的,在培训中应选择具有时代感且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要注重实践环节,可适时将培训空间转移到科技、艺术等工作现场,鼓励教师在工作现场建构与创造其实践的知识,以形成自身的教学理念。

2.组织学校科技、艺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创新科技、艺术教研方式

在教研活动中应结合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相互关系等科学规律,真正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实践研究为形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有效教研机制,努力为学校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艺术师资队伍。

(三)为学校课后服务推荐经开发整合的优质社会教育资源

一般來说,社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各类科技、艺术、体育等社会活动场所;高校、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机构;众多热心于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专家教授、工匠和非遗传承人等。以社会活动场所为例,上海市近年来仅公共科技场馆等市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就达285家,科普教育基地特别是科技场馆数量之多、硬件设施之先进,并不亚于发达国家,这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科技教育资源。

然而,尽管社会活动场所资源日益丰富,但利用率有限,有些仅停留在以参观为主的层面,距充分发挥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作用还有较大距离。校外教育单位应主动承担开发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工作,将课后服务的课程项目与社会活动场所有机结合,把社会活动场所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转化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生动教材。

校外教育单位应有目的、有主题地将社会教育资源纳入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渠道,形成以开发、整合和协调为主要功能的社会教育资源的中介服务机制。将经过开发整合的科技、艺术活动场所等社会教育资源推荐给学校为课后服务所用;引导学校和学生走进科技、艺术活动场所等社会大课堂,为青少年儿童提供经过开发和再加工的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将课堂和活动搬进社会科技、艺术等活动场所,让优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在充分利用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四)领衔对学校课后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校外教育单位应领衔对学校课后服务中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活动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素质教育活动主要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设计,在评价方面也应与之相匹配。应形成基于培育学生课程项目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从以往的知识与技能单一评价转向课程项目核心素养达成度的评价,准确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增值和收获,注重学生兴趣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除从学生成长与收获的角度对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外,还应从政府、学校、承办机构、学生家庭等多个维度设计课后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获得关于课后服务质量评价的更为全面的信息,这有助于完善政府课后服务相关政策与措施、改进并提升学校和社会承接方提供课后服务的质量[4]。校外教育单位也可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如高校、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机构。引进第三方评估可有效弥补传统评价的缺陷,在提升课后服务效能方面发挥更为公正、客观的作用。

(五)鼓励校外教育单位教师到学校带教示范

有些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直接到学校顶岗实施课后服务,这也是校外活动场所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的途径之一,但这种做法存在一些不足:与校外教育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不尽相符;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在数量上无法满足区域内所有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需求,教师直接顶岗无异于杯水车薪。学校提升课后服务效能的关键取决于建设一支师德优良、理念先进、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因此,应鼓励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到中小学带教示范,但不提倡顶岗包办代替。

三、引导优质的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进入学校课后服务领域

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半月谈》期刊呼吁,要引导优质的社会培训机构进入学校课后服务、社区家庭教育等领域,以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 [5]。优质的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确实是学校课后服务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区域内青少年儿童科技、艺术等课外校外教育专业指导机构”的校外教育单位,应主动承担引导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进入学校课后服务领域的职责。

(一)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是学校课后服务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日前,上海市教委在印发的《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中专门提到:校外资源来源广泛,包括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系统外部资源如社区、企事业单位。此外,还包括经遴选符合相应要求的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 [3]。上海市教委相关部门已评选出1600余门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通过“上海市學生体育艺术科技教育活动平台”推荐给学校作为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其中不乏由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推荐的课程项目资源。

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确实是学校课后服务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机构的教师从个体来说基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从教育素养的角度来说仍存在一些不足。作为民营性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贯彻教育方针、把握教育方向尚不尽全面;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技能、轻综合素养等问题;不少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素养较为欠缺;社会培训机构属民营机构,有时在教学中带有营销倾向。对此,无论是政府对社会培训机构的要求,还是公众特别是家长对办学机构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抑或是社会培训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自我完善的意愿,都有必要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以助推社会培训机构质量的提升。

(二)校外教育单位应引导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尽管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属于民营性质的教育机构,但培养青少年儿童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提升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使命与校外教育单位是一致的;社会培训机构教师与校外教育单位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也是一致的,都承担着培养人的重要职责。

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于2020年年初牵头在全市1000余家美术类社会培训机构中遴选出100多家社会声誉好、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机构,成立了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美术中心教研组,包括绘画、书法、动漫三个专业教研组,拓展美术教育教学特色,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使社会培训机构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更具实效性,以进一步推动社会培训机构美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培训机构美术中心教研组是目前上海市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众多项目中首个教研组,由校外教育单位相关骨干教师组织进行师资培训、开展教学研究及专业交流展示等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组织社会培训机构教师学习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教研活动中,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美术培训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教师把握正确的艺术教育规律和方向;在教研活动中,围绕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多元素质结构,精心设计和策划专题讲座、教学点评、交流展示、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活动,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

上述举措有效提升了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其进入学校课后服务领域,为学校提供科学、健康、有益的活动项目和课程资源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总体来说,目前体制内外教育单位在教育教学交流上还远远不够。近日,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正在筹备组建社会培训机构音乐中心教研组。

总之,在学校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校外教育单位应充分发挥功能优势,履行对青少年儿童科技、艺术、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教育的专业指导和服务职责,努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效能,以进一步构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 546576.html.

[2] 熊旭,秦華.北师大发布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 建议完善课后服务制度[EB/OL].(2022-03-04).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304/c1053-32366647.html.

[3] 助力“双减”,上海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发布[EB/OL].(2022-02-16).https://www.thepaper.cn/neauthorDetail_ forward_16725308.

[4] 周玲.“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供给方式及质量评估[J].中小学管理,2021(12):35-38.

[5] 赵琬微.校外教培机构走投无路?教育公共服务领域仍然需要其发挥作用[EB/OL].(2021-07-31).http://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210731/1000200033134991627709112013882049_1.html.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for After-school Education to Improve Its Service Effectiveness

LU Xiao-ming

(Shanghai Extra-curriculum Education Association)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 new model of after-school service is adopted which combines homework guidance with well-organized high-quality activities. Extra-curriculum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providers of after-school education services, play an essential and complementary role in guiding and serving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 and social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service effectiveness, such organizations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providing activity programs and relevant curriculum resources, organizing teachers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es with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society, evaluat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after-school education, and encouraging key teachers to share demo lessons with school colleagu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after-school services. Meanwhile,  non-disciplinary soci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should also be guided to provide more services that can make up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school education, better meeting the divers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for after-school services.

Keywords: Extra-curriculum Education Organization; Function Positioning; After-school Service;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功能定位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如何加强中学课后体育服务的探究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于校外课后服务机构入驻小学校园问题的探究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
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